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李商隐是晚唐时期一位比较独特的诗人,他对道教抱着既信仰又批判的态度,显示出双重的仙道观,原因是道教并非李商隐的主流思想,但对其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却影响巨大,促成了他独特的诗歌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2.
李商隐与道教的关系颇为复杂,少年时代有过一段玉阳山隐居学道的经历,视道教为其精神寄托,对道教有一定程度的信仰,又有着理性的批判。而他的学道经历及其对道教典籍的理解则又对他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商隐是一位道教信仰者。他自少年时代就亲自参加过道教的养炼实践,入仕后也一直与道教保持着密切联系。视道教为其精神寄托,一生与其纠缠交接,未曾分离,道教极大地影响了他超俗的人格,情感,思维与审美。他的学道经历及其对道教典籍的理解铸就了他魅力独具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论玉阳山经历对李商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商隐坎坷复杂的人生经历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个性。青年时期在玉阳山隐居学道及在学道期间与女道士的恋爱极大地影响了他的人生态度和创作道路。玉阳山经历既强化了李商隐多情伤感、颓废沉迷的悲剧精神品格,又深化了他用爱情话语来把握世界的方式。同时学道生活使道语典故成为创作中一种自由的话语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道教宣扬语言文字的神秘性和神圣性,道书中的语言古奥怪谲,隐秘晦涩。作为道教信仰者,李商隐的诗歌创作深受道教语言的影响,其诗歌大量使用道教的隐语、典故及故实名词,从而呈现出别具一格的朦胧美,包括诗歌语言的模糊美、诗歌意境的迷幻美和诗歌主旨的隐晦美。  相似文献   

6.
北宋时期张士逊曾三次拜相,有过在襄阳、均州生活的经历,在北宋政坛有较大影响,文学创作虽无十分建树,但其生活经历和诗歌创作却是北宋的政治、社会生活、文化、文学,尤其是地缘文化包括道教文化等方面的一个折射,因而对其生平及部分诗歌创作进行考证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唐代是道教发展的鼎盛期,然而有关史料所载道士、女冠及宫观数字却未能真实地反映出唐代道教发展的规模。本文考察了唐代道教宫观,道士和女冠以及伪滥道众的实际情况,认为唐代道教发展声势浩大,各地道观林立,道徒众多,求仙学道之风遍及帝王公卿,工商百姓,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刘卫平 《文教资料》2010,(10):17-18
李商隐是晚唐杰出的抒情诗人。在晚唐诗歌创作的各个流派中,“温李”一派为大宗,其内部以温庭筠和李商隐为正宗。而李商隐又不限于这一派的正宗,他综合了前人丰富的艺术成果.融汇铸合成自己独特的情深词婉和风格.他的成就和影响超越了“温李”诗派的范围,达到了晚唐诗坛的高峰。  相似文献   

9.
道教文化对李白诗歌创作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是道教的发源地,出身于四川的李白,从小就深受道教文化的熏陶.品读李白其人其文,道教文化的影响贯穿了他的一生.李白在诗歌创作中尽情发挥了神仙道教信仰的审美因素,从而使他的诗歌作品成为一代神仙美学的独特表现.  相似文献   

10.
生活在盛唐时期的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唐代的重要诗人中,没有一位像李白那样受到道教那么深刻的影响。"道教是李白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学道求仙不仅是李白重要的人生经历,更是契合了李白的天赋秉性,建构了李白诗歌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成就了李白的诗仙气质。  相似文献   

11.
道教对士人阶层有着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士人日常生活的影响、士人受道教的熏染,拜师学道、归隐山林以及道教对士人文学风貌的熏染等方面。寄情宫观、赞咏山水、缅怀先圣、祖师、高道,是道教影响下士人文学的两大主题,酬赠友人、慨叹人生,为元代道教史籍中士人文学的普遍倾向。  相似文献   

12.
李商隐爱情诗女性形象神化倾向是唐代崇道氛围及李商隐个人学道经历的反映,同时也是诗人的一种抒写策略,其目的是隐匿和感情的提纯升华。女性形象神化倾向的重要表现及手段是具有神幻色彩典故的大量使用,而且一部分形成系列,并相应的影响了女性形象的表现手法。女性形象神化倾向使李商隐爱情诗具有象征意味,并使其风格趋于隐僻精深。  相似文献   

13.
苏过的道教情结是侧重于精神上的追求,这使其保持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进而影响其诗歌创作。苏过的诗歌着重表现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及抒发潇淡闲适的情怀,在风格上以平实质朴为主,并运用大量的道教意象。  相似文献   

14.
李商隐是晚唐一位非常有艺术个性的诗人。他的诗歌喜欢营造系列意象,并寓之以深刻内涵,表情达意。分析李商隐相关诗歌"神秘而梦幻、瑰丽而妖娆"的"仙道"意象特点,从李商隐诗作中有关的仙道故事入手,是探讨李商隐诗歌创作艺术特色的另一角度。  相似文献   

15.
解读李商隐诗歌中的忧患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悲剧性是李商隐生命的基调,更是他诗歌的基调。而忧患情结,作为他悲剧心理的重要内核,更是贯穿于他一生的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16.
在李商隐的仕宦生涯中,有一段在桂林将近一年的幕僚生活。这段经历在李商隐整个生命历程乃至仕途奔波中,所占的时间比重相当小,但却是李商隐整个政治生涯中举足轻重的一段经历,也是李商隐诗歌创作的丰收期和又一个高潮期。李商隐诗歌的伤感风格,也是从这段经历后开始走向最终的成熟的。  相似文献   

17.
李商隐作为晚唐诗坛重要的诗人之一,以其"幽美朦胧,深情婉约,含蓄艳丽"的艺术风格著称于当时和后世。特别是他幽美朦胧的诗风,与现代主义有着相似之处。通过对李商隐诗歌的解析,从象征、意象两个方面,阐析李商隐诗歌创作与现代主义的相似之处,从而探究李商隐诗歌的现代主义色彩及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以大中二年为界,李商隐诗歌创作风格呈现出明显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很多,但性格的变化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而博学宏词科考及入王幕娶王女对李商隐性格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对其诗风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大中二年为界,李商隐诗歌创作风格呈现出明显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很多,但性格的变化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而博学宏词科考及入王幕娶王女对李商隐性格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对其诗风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山东栖霞,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其中最有名且影响最大的是元朝的全真道龙门派祖师丘处机。丘处机在历史上有着多方面的贡献。其一,对全真教发展的贡献丘处机初追随全真教祖王重阳(王喆,一曰嘉),学道于宁海(今山东牟平)昆嵛山。他主张以道教学说为本,吸收儒、释学说(即吸收融合儒教之仁孝、佛教之戒律、道教之养生贵和),把道教与道教文化推向了一个鼎盛阶段。全真教得以盛行,丘处机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