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现过程哲学思想的过程论课程观认为,课程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创造的。过程论课程观与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相暗合。读书、听课、做作业是学生的“正业”,艺术化的闲暇生活是学生的“居学”。创造力是在创造性的“正业”和“居学”中培养起来的。要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选择适合个人创造潜力的、有可能完成的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2.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来实现教学目标,而其中的“过程与方法”突出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获得学习方法和能力发展的过程。这一维度目标从现代课程观出发,认为课程不再是学科的总和,而是“体验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提出并形成新知识的过程。学生是课程实施中的主体,他们在这一过程中的体验本身就是财富,  相似文献   

3.
“课程差异化”直到现在才被认为是使所有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之中和解决所有学生个别需要的一个重要工具。虽然“课程差异化”这一概念有不同的解释,但是总的说来,“课程差异化”是为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和最终使所有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依据学生的兴趣、学习情况和准备状态水平,对课程的内容、过程和结果不断进行调适的过程。学习因有差异化才变得有效。重要的是要承认旧的“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只是“课程差异化”的一个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祁薇  徐东 《教育技术导刊》2015,14(2):193-194
探讨如何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学习”的教学环境,突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做到“自学”、“乐学”、“会学”。以《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中“程序执行过程”教学设计为例,探讨如何利用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5.
培智学校课程改革事关培智学生学什么、培智学校教师教什么的问题。从我国培智学校课程的沿革来看,学生残疾程度加重、智力残疾人士生活质态低下导致生活化课程理念成为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核心”。生活化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中应该注意避免“唯生活化”和“低标准化”倾向,引领学生走向“有尊严地生活”。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也是经验、活动;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教师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数学的各种定理、定律、公式及推论,还要让学生经历这些知识的生成过程,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内因”,让学生带着兴趣和疑问去揭示数学原理,体验知识生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7.
黄霞 《华章》2012,(34)
本文以小学高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阐述“牛皮筋”课程开发的过程,通过实验、测试,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我校高年级学生自“牛皮筋”课程开发以来评判该课程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决定教学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当课程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与解读,从而对其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这样,教学就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课程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教学改革由此真正进入教育的内核,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能动力量,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确立了这一课程资源意识后,自然能意识到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因此就能强化“课堂在创生新资源”的认识,把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都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  相似文献   

9.
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决定教学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当课程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与解读,从而对其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这样,教学就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课程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教学改革由此真正进入教育的内核,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能动力量,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确立了这一课程资源意识后,自然能意识到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因此就能强化“课堂在创生新资源”的认识,把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都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  相似文献   

10.
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决定教学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当课程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与解读,从而对其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这样,教学就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课程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教学改革由此真正进入教育的内核,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能动力量,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确立了这一课程资源意识后,自然能意识到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因此就能强化“课堂在创生新资源”的认识,把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都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  相似文献   

11.
李咏霞 《教师》2013,(29):89-89
一、“工学结合”课程提出的背景随着我国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采用“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过程和课程开发项目的方法已成为职业课程开发主要的方法,这两种方法都强调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一些典型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实践任务,提高他们的整体专业能力、质量和基本的工作经验。“工学结合”是通过改变课程发展“学科知识”为中心的传统课程理论,结合研究、工程实践。培养学生“企业项目”为中心的课程,使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完成职业能力的学习和锻炼.获得知识、形成经验,通过具体的实践任务塑造社会企业需要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并逐步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相似文献   

12.
英语配音课程提高了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兴趣,是一门意义重大的课程。由于本课程形式、内容较为新颖,所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务必要把控好本门课程的教学方式和节奏,认识到“学生主动进行口语学习”和“教师引导对于学生进一步深入课堂”的意义,注重“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决定教学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当课程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与解读,从而对其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这样,教学就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课程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教学改革由此真正进入教育的内核,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能动力量,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确立了这一课程资源意识后,自然能意识到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因此就能强化“课堂在创生新资源”的认识,把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都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  相似文献   

14.
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决定教学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当课程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与解读,从而对其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这样,教学就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课程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教学改革由此真正进入教育的内核,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能动力量,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确立了这一课程资源意识后,自然能意识到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因此就能强化“课堂在创生新资源”的认识,把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都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  相似文献   

15.
“财务会计”课程在技师学院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居于承上启下的核心地位,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会计专业课程,因此,能否掌握、运用好“财务会计”的知识、技能,对技师学院会计专业的学生十分重要.但该课程在技师学院的现实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重塑教学理念、运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教学思想指导“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重构“财务会计”课程设计、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际操作的运用有机地糅合在一起,使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将”教、学、做“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活动的始终.运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逐步达到对知识学习的融会贯通,从而促进学生掌握和运用“财务会计”知识.采用过程性、多元化评价体系,使学生在“财务会计”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得到关注,学生的所有学习表现和活动过程都成为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课后服务课程“套餐”即在课后服务时段,学生在学校教师引领下,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和发展需求自主选择与建构的课后服务课程,课程多元“营养”丰富、贴合“体质”顺性适需、满足“食欲”契合兴趣、自主挑选各取所需。课后服务课程“套餐”表现为基本课程、特色课程、留白课程三种课程样态,通过科学搭配以满足学生多元化与个性化的发展需求。课后服务课程“套餐”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携手共进,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17.
数学校本选修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拓展与补充,没有高考压力,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内部动机起着更为主导的作用,学生的多元优势智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以《数学多棱镜》第四章中“探秘经典”单元—课时教学为例,通过“努力触发燃点线”“精心打造共同体”“细致滋养生长点”“缤纷绚烂展示群”的“四步”课程实施,让学生对“基本不等式”与“柯西不等式”的悠久历史、相互关联、几何背景、代数诠释、思想启示进行深入探究,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多元优势智能助推数理逻辑智能,推动学生的数学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18.
生命科学素养是学生重要的核心素养,学校通过课题研究,基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进行了生命科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1.依托社团和美育开发课程学校依托社团开发了7个生命科学社团课程,如“爱鸟爱自然”“大海,你好!”“神奇魔法屋”“青青绿舍”等课程。这些课程为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搭设发展的平台,引领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走进自己,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净化心灵,提升生命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9.
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即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共同参与着课程开发的全过程。这样教学就不仅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的过程,还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20.
孔慧华  史娜  宋妮  王鹏 《科教导刊》2023,(2):127-129
“随机过程”作为工科研究生的重要数学类基础课程,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文章从课程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等方面,结合个人的经验给出工科研究生“随机过程”教学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