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及2.5%5-氟尿嘧啶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尿道内尖锐湿疣进行经尿道电切术加5-氟尿嘧啶局部灌注治疗。结果:治疗15例,治愈13例,尿道内复发2例。结论:经尿道电切术加2.5%氟尿嘧啶局部灌注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30例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30例均采用经尿道电切术加膀胱腔内灌注的治疗方法,无并发症发生。随访8个月-5年3个月,均达到治愈标准,无复发。结论:经尿道电切术加膀胱腔内灌注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并发BPH患者同期施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及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可行性。方法:对同期施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21例膀胱癌并发BP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患者均顺利康复,无明显并发症,术后复诊,2例出现肿瘤复发。结论: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及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安全,可行,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冷刀内切开及瘢痕电切治疗后尿道狭窄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8例后尿道狭窄行冷刀内切开联合瘢痕电切术治疗。结果:8例手术成功,其中7例一次成功,1例因狭窄复发而行二次腔内手术成功。术后均定期行尿道扩张,术后所有患者排尿困难症状均消失,疗效满意。结论:冷刀内切开联合瘢痕电切治疗后尿道狭窄方法简单、安全、疗效好、可反复治疗、创伤小,是治疗后尿道狭窄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BPH)300例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采用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PKRP)37例。结果:手术时间20~110min,平均70min,切除前列腺组织平均40.1g,术后,继发尿道狭窄2例。无永久性尿失禁及电切综合征发生。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是治疗BPH有效、安全而又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探讨经尿道气化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经尿道气化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术后痊愈,5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6.7%)均经处理恢复.结论:前列腺增生症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时,开放手术危险大,经尿道气化电切是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探讨早期经尿道前列腺隧道式电切治疗前列腺癌近距离照射治疗术后尿潴留的适应症及其对近距离照射治疗疗效的影响。创新要点:前列腺癌近距离照射治疗已经成为75岁以上患者的首选,前列腺癌近距离照射治疗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为1.5%~22.0%。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常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反复尿潴留患者,且手术时机多在近距离照射治疗术后6个月以后。经尿道前列腺隧道式电切治疗前列腺癌近距离照射治疗术后尿潴留可在6个月内进行,患者尿道症状从IV(出现尿潴留,需要导尿)下降为0级(没有症状)或I级(轻度,中度尿频,2~3次/晚),较术前改善明显,且对近距离照射治疗疗效无明显影响。研究方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2009年2月至2013年7月间所有接受前列腺癌近距离照射治疗的病例共190例,其中9例(4.7%)患者术后出现反复尿潴留,且早期行经尿道前列腺隧道式电切术治疗,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重要结论:前列腺癌近距离照射治疗术后反复尿潴留,在严格防护下早期行经尿道前列腺隧道式电切是安全有效的,且电切后对近距离照射治疗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方法采用德国STORZ电切镜施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BPH 2 530例。结果 2 286例获得1年以上随访,最大尿流率由术前6.9±1.2 mL/s上升到术后14.0±2.2 mL/s,残余尿量由术前145.6±33.2 mL下降至28.6±14.2 mL,手术前后有显著差异。术后并发症:暂时性尿失禁196例;肾盂肾炎31例;附睾炎21例;继发性出血32例;会阴水肿5例;残留前列腺组织28例;尿路感染23例;切穿前列腺包膜11例,其中6例出现TUR综合征,死亡2例。结论 TURP是治疗BPH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但手术操作的技术水平是治疗的难点和关键。  相似文献   

9.
联合应用前列腺局部注射加尿道张力性药物灌注治疗前列腺炎,73例患者治愈50例,显效15例,无效8例。认为其方法可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唯尔本注射液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电切或电灼术后的疗效。方法:对71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行经尿道电灼或电切术,术后膀胱药物灌注治疗。同时与31例单纯行膀胱电切或电灼的腺性膀胱炎进行比较。结果:71例术后用唯尔本注射液行膀胱灌注治疗并获得随访,总有效率91.8%;单纯膀胱电切或电灼总有效率72%。结论:唯尔本注射液膀胱灌注对预防腺性膀胱炎电切或电灼术后复发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现状,特征,制定防治对策,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原理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七种性传播疾病报告发病率从1996年的6.26/10万上升至2000年的61.14/10万,增长了876.68%,男女性别比为1.25:1,排前三位的依次是淋病、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各病种均以20岁年龄组及中学文化程度发病最多,并以农民,工人,个体三职业为主,传染源主要是本地非婚性接触者,结论:性传播疾病发病率高,流行广,危害大,是当前一个突出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2.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5-氟脲嘧啶治疗扁平疣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外用5-氟脲嘧啶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3月至2005年6月在荆楚理工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89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应用肌肉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外用5-氟脲嘧啶治疗;对照组44例,应用肌肉注射聚肌胞治疗,4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肌肉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外用5-氟脲嘧啶治疗扁平疣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5-Fu肠腔化疗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应用及其机制。方法:总结我院1995年2月~2005年5月125例结直肠癌在根治术中辅助应用5-Fu肠腔化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5例无一例死亡,2例术后吻合口漏。经再次手术后治愈;96例随诊1~5年,失访29例,5年存活82例,其中并存肝转移者3例,骨转移者2例。5年生存率65.6%。结论:直肠癌根治术中辅助5-Fu肠腔化疗方法简便,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1,3-二烷基-5-氟尿嘧啶的锂盐与苄基溴进行苄基化反应时产生了异常的反应结果.异常反应的产生可能是先经过1,3-二烷基-5-氟尿嘧啶(化合物1)的6-苄基化的中间体(化合物5),而后,化合物5再与1,3-二烷基-5-氟尿嘧啶脱去一分子的氟化氢所致.  相似文献   

15.
5-氟尿嘧啶与Mg2+配位选择性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B3LYP/6-31G(d,p)、B3LYP/6—31IG(d,p)水平上对5-氟尿嘧啶(5-FU)与Mg2+配合物几何结构、稳定性进行研究,计算结果显示5.FU…Mg2+(F1206)配合物稳定性更高,NBO分析表明06、09与F12位点孤对电子杂化方式不同,与Mg2+作用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6.
纳米Ti0_2光催化氧化法处理碱性紫5BN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脱色率为主要考察指标,研究了纳米TiO2光催化氧化法处理三苯甲烷染料碱性紫5BN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紫外光源为20 W的KL-1型光催化反应器,在平均粒径为30 nm的TiO2悬浮体系中,TiO2能够高效脱除碱性紫5BN的色度。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碱性紫5BN、活性艳红K-2BP,在KL-1型紫外光实验装置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碱性紫5BN在初始浓度80 mg/L时,TiO2用量1.0 g/L,pH值为3,外加催化剂H2O2加入量为2.5 ml/L,反应2.5 h,碱性紫5BN最大脱色率为98%。本试验为进一步进行碱性紫5BN的工业化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纳米TiO2光催化氧化法处理其他染料废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给出了完全二部图的P5-因子分解存在的必要条件,同时讨论了充分条件的几种情况,给出了四个猜想。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以乳化剂OP/正丁醇/正庚烷/水组成的微乳液为介质,5-Br-PADAP为显色剂,分光光度法测定铜的实验体系.结果表明:在波长为554nm下,铜离子浓度在0-6μg/10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相关系数r为0.9995,摩尔吸光系数ε为1.2×10^5L·moL^-1·cm^-1.该方法用于各类蜂花粉样中铜的测定,回收率达到91.5%~10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