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6):135-138
为满足"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教学的需要,研发了一套风摆控制实验系统。该系统分为角度检测模块、控制驱动模块、上位机软件3部分。控制驱动模块接收来自角度检测模块的风摆角度信息,与上位机设定的目标角度进行比较,计算出当前的风机驱动量并调节风机风力,将风摆控制到目标位置。该系统提供了一个综合性实验平台,能够灵活地应用于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电机控制等课程。  相似文献   

2.
机电设备控制仿真平台由上下位机构成,上位机触摸屏(或PC机)与下位机嵌入式系统采用RS485相连,基于MODBUS协议通信。上位机触摸屏(或PC机)上的虚拟机电设备检测控制端口通过下位机嵌入式系统的实际端子与学生实际设计的PLC或单片机控制系统上的IO口端子相连,构成了虚实结合的机电设备控制仿真平台。下位机嵌入式系统由一个主模块和多个级联副模块构成。上位机的虚拟机电设备采用可视化组态软件MCGS完成,下位机采用Keil C语言进行设计。举例说明了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XY数控工作台和压蜡机的虚拟设计。  相似文献   

3.
设计一种基于WiFi远程控制的智能监控机器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以及控制算法。机械结构利用SolidWorks建模,通过3D打印成型|硬件电路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以STM32F407VGT6微控制器为控制核心,外围分布各功能模块|软件系统由下位机的μC/OS II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协同处理多任务,通过TCP/IP协议与上位机的手机端APP控制平台,以及PC机控制平台进行数据传输与交互。机器人控制遵循ZMP算法,通过对上位机指令的预执行及姿态解算使机器人稳定运动。应用实践表明,机器人组装方便、结构稳固,实现机器人与终端设备的视频、指令同时传输,在其行走、跟踪以及循迹过程中能保持稳定。系统设计方法可靠、切合实际,控制平台稳定、易用性强。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个符合教学需要的实验系统,该系统设计主要包括超声测距模块设计与实现、控制驱动模块设计与实现、上位机软件设计开发三部分。超声测距模块的功能是确定当前浮球的位置,并将此位置信息反馈给控制驱动模块。控制驱动模块接收来自超声测距模块的浮球位置信息,与来自上位机或就地设定的目标位置进行比较,采用PID控制算法调节风机风力,最终实现将浮球控制到目标位置,同时将浮球的运动轨迹信息传送到上位机。上位机软件可以设定浮球的目标位置或运动轨迹,并发送给控制驱动模块,同时接收浮球位置信息,进行其运行轨迹的显示、分析、处理。实践结果表明,该系统为学生学习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等课程提供了一个创新的实验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视频监控运动目标自动检测和跟踪的应用要求,设计了基于高性能DSP的运动目标跟踪嵌入式系统。该系统利用视频格式YUV420模型的Y分量进行运动目标检测,并以目标的形心为跟踪点,通过绝对误差和判决标准对运动目标进行跟踪;最终利用协同控制策略对摄像头进行控制,保证运动目标长时间保持在视野范围内。该系统通过基于DSP硬件结构的各软件模块优化,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实现了系统的高效跟踪。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嵌入式智能小车的一种设计方案:上位机采用嵌入式CPU,使用核心控制板,芯片采用ARM9;下位机采用16位单片机;以转接板实现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的连接;使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和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系统和PC机之间的通信;通过PC机对小车进行操作和控制.  相似文献   

7.
针对复杂环境中机动车跟踪问题,为克服光照变化、噪声干扰、其他随机运动物体干扰,提出一种机动车识别和跟踪实时性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光照补偿减少光照影响,用Surendra算法和三帧差法检测运动目标,并建立ROI(感兴趣区域)以缩小Haar识别范围提高系统响应速度;其次由训练好的级联分类器在ROI范围内识别机动车,从而保证高检测率和低误检率;最后利用Camshift算法跟踪机动车。为验证算法有效性搭建嵌入式系统平台,实验结果表明在背景复杂且其他运动物体干扰下,该算法较使用传统目标跟踪算法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8.
嵌入式系统与物联网应用中串行通信占关键性作用,与系统配套的串行通信上位机可以有效地接收和发送数据并能够检测数据的正确性,以利于工程应用。利用VC++6.0集成环境下MSComm控件实现串口通信上位机软件研究,采用串口通信的关键技术,并通过虚拟软件VSPD XP4.5模拟不同串口,实现串口通信上位机的检测与应用,可以有效改善嵌入式系统项目的研发难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稳定平台控制系统要求体积小、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等一系列特点,设计了一套以80×86架构嵌入式计算机为核心的机载三轴稳定平台控制系统;利用惯性坐标系、载体坐标系和天线平台坐标系之间的变换原理,设计了一种可以隔离载体干扰角运动并实现目标稳定跟踪的稳定平台双回路控制系统模型,并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正确性;详细设计了包括嵌入式计算机的各模块组成及连接,光电编码器、陀螺仪、GPS等惯性敏感元件的选型和配置,主控制程序及地面遥测计算机软件的流程与功能;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稳定平台目标跟踪误差范围达到±0.5°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9):106-110
三维虚拟现实机电设备控制仿真系统由上、下位机构成,上位机PC与下位机嵌入式系统采用RS232相连,基于MODBUS协议通信。上位机的虚拟机电设备采用Unity3D软件设计,其测控信号通过下位机I/O口映射模块与学生设计的单片机或PLC控制系统相连。以典型的XY数控工作台为例,说明控制仿真系统的设计方法。该仿真系统形成与实际设备相同或相似的编程与调试环境,改善了实验实训条件。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将ROS系统的AR.Drone飞行器作为载体,基于飞行器实现物体识别追踪的具体优化方案。在计算机视觉方面,结合物体识别OpenCV模块中的Haar级联分类器与卡尔曼滤波,实现无人机的目标识别以及对错误目标的过滤功能,使飞行器在搭载摄像头模块后,可结合现有视觉模型完成目标识别要求,算法融合后的系统性能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在飞行器控制方面,结合飞行器自身的反馈控制模块与基于相对位置控制的PD位置控制器,优化飞行器自身姿态及目标追踪过程中的动态参数调节优化功能,使飞行器在目标追踪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基于以上两点优化方案建立实验模型,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具体相对位置估计均方根误差实验结果为:在x方向上为0.124 5m,在y方向上为0.243 7m,在z方向上为0.176 8m,证明了该优化方案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基于NM I特征的目标识别与跟踪算法,与基于图像灰度的跟踪算法相比,该算法利用运动目标的NM I特征值,避免了背景亮度变化对目标识别和跟踪的干扰,具有实时性好、抗干扰性强的特点,适用于复杂背景下的运动目标检测和跟踪。  相似文献   

13.
高校计算机专业纷纷开设嵌入式方向,实验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嵌入式技术特点和嵌入式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根据嵌入式系统知识架构自下而上重构实验内容,从最小系统开始搭建开放、兼容的嵌入式软硬件实验平台,自顶向下构建基于“目标—能力—内容—平台”的实验教学体系,根据学校背景和专业特色确定嵌入式人才培养目标,为计算机专业嵌入式方向人才培养提供必要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轻医务人员劳动强度,同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辅助诊断信息,将自动识别追踪技术应用于医用内窥镜中,以辅助外科医生诊断与治疗,并为后续持镜机器人及手术机器人研发打下基础。对比模板匹配和边缘检测匹配两种算法之后,发现模板匹配方法容易受到光照影响,将两者综合后的算法对光照和像素迁移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适合于医用内窥镜光照条件不足的应用环境。此外,引入的CamShift 算法以颜色特征作为第二匹配依据,可应对边缘不明显的情况。实验中分别对手术器械和胆囊进行模拟识别跟踪,实验结果表明,在该运动目标检测跟踪算法下,视频画面的帧速率稳定在30fps,不会出现卡顿情况,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5%,并且在追踪过程中不会丢失目标。该算法原理简单、机理清晰,在实时性、鲁棒性等方面均可满足临床需求。  相似文献   

15.
实时背景更新是数字视频监控中进行运动目标检测的关键技术,与基于PC的监控系统不同,嵌入式系统资源有限,难以执行复杂算法。为此提出一种帧间差分和背景减除法相结合的新方法,通过引入备份帧,有效实现了监控系统的自适应背景更新,并在嵌入式处理器DM6437上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自动检测物体进出所引起的背景变化并进行背景更新,更新速度快,能够满足实时监控系统目标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研制了1套流水线炉温控制实验装嚣,可以进行控制对象特性测试实验研究、检测技术及自动化仪表实验研究、自动控制系统实验研究、复杂控制系统实验及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研究等。初步实验结果表明,装置工况调节稳定,控制系统控制精度高,符合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17.
由于小目标分辨率低、携带的信息少,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对小目标检测精度远远小于对大目标的检测精度。针对小目标检测精度问题,以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为切入点,系统总结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代表算法,并以检测精度和检测速度为标准分析各种算法优缺点。将能有效提高小目标检测精度的方法进行分类汇总,介绍了各种方法的相关应用。针对目标检测及小目标检测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目标检测领域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与展望。  相似文献   

18.
在复杂地物类型背景条件下,多目标跟踪算法通常表现出目标识别与跟踪能力较差问题,特别在被其它地物遮挡后目标跟踪丢失更严重。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多源特征提取与特征融合的多目标跟踪算法。为提高目标在复杂背景下的空间分辨力,充分利用对异类物体判别能力较强的高层特征和针对同类不同物体判别能力较强的浅层特征,提高复杂背景下地物目标的识别能力。同时,为了解决物体被遮挡后导致跟踪算法丢失目标问题,利用滤波器获得追踪目标的空间尺度大小,提高跟踪算法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实验表明,多目标跟踪算法识别目标的准确性可达87.5%,误差在[±2.31%]左右,具有良好的尺度估计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夜间事故勘察车载照明多采用传统自适应灯光,存在照射范围有限且调节照明方向繁琐等问题。因此,基于视觉设计一种车载照明自动跟踪系统。使用视觉处理技术与双步进电机控制对车载照明系统进行改进,以增强车载照明智能化和灵活性。针对传统自适应灯光需人为操纵照射目标的问题,车载照明系统在运行时对红外光源(移动目标)进行图像检测,实时反馈拍摄图像中红外光源位置坐标,再根据位置坐标信息控制双步进电机,带动车载照明灯准确地照射到红外光源坐标位置。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快速检测到照明目标位置坐标,准确控制步进电机移动,可满足跟踪目标的要求,准确率达 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