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新闻前哨》2004,(3):35-35
根据新闻事业发展需要,经湖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与新闻前哨主管单位湖北日报报业集团研究,决定对本刊编委会进行调整,由此,本刊新一届编委会于2月上旬诞生。新一届编委会组成人员如下: 湖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李德华,湖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执行主席卢吉  相似文献   

2.
发挥编委会作用办"品牌"科技期刊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王新英  谨玉梅 《编辑学报》2001,13(Z1):85-86
针对实施"精品"战略问题,提出发挥编委会作用办"品牌"科技期刊.基于高校学报编委的特点,分析了编委会在保证稿源、学术把关、培养编辑和扩大学报影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认为目前高校学报要发挥编委会作用,需适时调整编委会,建立工作制度,并制定相应的政策.  相似文献   

3.
基于松散耦合视角对科技期刊编委会建设策略进行了探讨。结合松散耦合理论及松散耦合组织特征,提出可以从“制定科学的编委遴选制度”“增强编委在期刊运营中的参与感”“将期刊长远目标分解为编委明确任务”“制定合理考核激励淘汰制度”4个维度达到提升编委会建设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和婷 《编辑之友》2015,(7):43-48
文章对2012年评比的图书馆学优秀期刊的编委会进行多方面的结构分析并作横向比较,介绍了期刊和编委会的基本情况并论及明星编委,提出以“编委年均论文量”“学术氛围系数”和“期刊学术成就值”三个量化指标,对期刊进行内部评价,帮助学术期刊优化编委会结构,进一步提升其学术文章质量.  相似文献   

5.
聂震宇(中国出版集团管委会副主任)《出版发行研究》编辑部诚邀业内外朋友建言献策,不揣谫陋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主要是想借此表达我对刊物以及编辑们的热爱和敬意。  相似文献   

6.
李桥 《出版发行研究》2003,(4):78-79,77
3月28日,《出版发行研究》杂志社2003年编委会在北京召开,在京的十多位出版界、出版社领导:宋本文、许力以、张伯海、邬书林、袁亮、孙寿山、王化鹏、王俊国、蔡健光、韩绍祥、王志刚、张胜友、陶信成、向安全等同志以编委身份出席了此次会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持工作的副所长、党委书记、杂志社社长余敏,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杂志社主编郝振省同志出席并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关于科技期刊编委会地位和作用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王锋 《编辑学报》2003,15(1):53-54
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委员会不是国家规定必须设立的编辑机构,是否设立须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小型期刊编辑部和编辑出版任务量不大的主办(主管)单位,可以不设立期刊编辑委员会。讨论了编委会的地位与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8.
9.
编委会     
《现代出版》2013,(2):1-1
  相似文献   

10.
国家教委文科文献信息中心图书联合目录和期刊联合目录联合编委会召开国家教委文科文献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图书联合目录和期刊联合目录联合编委会于1996年6月27日至30日在厦门大学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司奚广庆司长,中心领导小组常务副...  相似文献   

11.
《生态学报》秉承“产生于科学性、立足于学术性、着眼于实践性、服务于社会性”的办刊理念,为生态学基础理论研究搭建交流平台,促进生态学研究深入发展。本文以《生态学报》为例,介绍其通过充分利用编委人才资源、发挥编委人才优势,在期刊选题策划、协助宣传推广、把控稿件学术质量、提供优质稿件等方面的多种方法创新和实践,以期为推进学术期刊高品质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杂志》2005,24(11):80-80
10月20日,《图书馆杂志》本届编委会首次全体会议在沪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专家与本地学者相聚一堂,共同探讨《图书馆杂志》的未来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编委会名单     
《新闻前哨》2008,(12):71-71
  相似文献   

14.
15.
2010年8月18日,《数字图书馆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了第二届编委会成立会议。 《数字图书馆论坛》(月刊)是由科技部主管、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一份专门以数字图书馆为主题的学术期刊,2005年3月正式创刊,2007年6月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办刊水平,进一步提升办刊质量,本刊于4月6-7日召开了全省通联工作暨宣传写作研讨班,以总结通联工作。表彰先进,为更好地开展档案宣传工作加油鼓劲,积蓄能量。在会议筹备阶段,省档案局副局长、《档案与建设》杂志编委会主任谈宝忠同志(以下简称谈)与编辑部全体人员(以下简称编辑)进行了专题研讨,就通联工作以及全省档案宣传工作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沟通。现将主要内容加以整理,摘要刊登。  相似文献   

17.
2014年8月7日,中华医学会系列电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电子版)》第一届编委会成立大会在丹东召开。中华医学会电子音像出版社社长史红、《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电子版)》主编陈建青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位编委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19.
《图书情报知识》首届编委会工作会议于2007年11月5日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圆满召开.会议由刊物主编马费成教授主持.信息管理学院院长陈传夫教授首先在会上致感谢辞.常务副主编周黎明编审代表编辑部在会上作了主题为《关注公众知识状态,引领学科发展潮流》的工作报告.随后,与会的各位编委就刊物的定位、刊物与编委、读者之间的互动合作关系、期刊的内容与形式等三个方面的问题献言献策.最后,马费成教授做了总结性发言,表示将认真研究专家建议并落实到办刊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20.
郭盛楠  郝洋 《编辑学报》2022,(3):301-305
科技期刊青年编委会的建设势头如火如荼。在此热潮下,各科技期刊编辑部纷纷组建自己的青年编委队伍。笔者所在单位的期刊也是如此,3种期刊分别建立了自己的青年编委会。在此过程中,笔者先后遇到了一些现象和问题,并进行了自己的思考,期待我们的经验能够为其他科技期刊在青年编委会组建过程中提供部分有益的参考。在科技期刊青年编委遴选、管理与建设过程中,期刊的优劣可能会被狭隘地以客观指标和青年编委遴选条件的高低而评判;设定的工作量评分可能难以充分顾及每位青年编委的专业和职位而有失公允;学术资源的有限分配可能会影响青年编委的内部和谐;科技期刊的发展与青年编委的进步能否做到同频共振,不同类型青年学者如何能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进而促进科技期刊建设。面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在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基础上,建立全面充分客观动态调整的青年编委工作量评价体系,设立科学合理及可落实的青年编委准入和退出机制可有助于规避或解决以上问题。科技期刊人应该切实从自身期刊实际情况考虑,不落伍不盲从,坚守好自己的学术阵地,为打造良好的学术生态发挥科技期刊人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