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天才搜索运动,对美国天才教育乃至普通学校教育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当今,美国接受天才搜索教育的学生通常在本年龄段学生群体的测验中会取得前3%或5%的高分。天才搜索机构还为天才学生提供发展的教育资源。天才搜索机构对天才学生的加速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天才搜索机构与学校教学相结合,为具有超常才能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随着天才搜索教育理念在普通学校中的进一步推广,天才搜索教育未来的发展会使更多早慧学生获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的教育目标是:致力于发掘每位学生的潜力。1984年颁布的“天才教育计划”,是天才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里,新加坡教育部对天才教育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改革,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中国开展天才教育已有30年的历史,在未来的天才教育改革中可以采取增进天才儿童与大众儿童的融合.减少天才学生的心理问题;编写专门的教材,改进对天才儿童的选拔;增加自我学习的时间.提高研究能力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美国天才儿童教育-学习权利社会保障的历史反思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被骗:学校如何阻碍了美国最聪明的学生》报告,系统地介绍和总结了美国针对天才儿童的"加速发展"教育模式,尖锐地提出并深入地分析了美国天才儿童的教育-学习权利社会保障所面临的问题,引起美国社会各界对天才儿童教育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本文依托该报告,对美国天才儿童教育-学习权利保障的"加速发展"教育模式的时代背景、发展轨迹和新近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简明的梳理和探索,以期对完整地把握和推进我国的超常儿童的教育-学习机会平等和权利保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1868年,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学校首次为聪明的学生采取了加速学习方式,从而揭开了美国天才教育的序幕。此后,培养天才生的各种形式便纷纷出现。其间天才教育虽几天经兴衰,但总的趋势是美国越来越重视天才教育,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天才教育已经成为美国教育的特色之一。研究美国的天才教育,对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博文天下     
天才教育的三个误区 现在中国流行搞所谓的“天才教育”,但教育部门和学校不应盲目跟风,一定要解决三个误区:一是学校没有很好地挖掘有可能成为天才的学生,只以考试选拔人才,这是失败的教育;二是认为只有学科中表现出色的学生才是天才,更是愚蠢的标准;三是不知道如何培养天才,更是无知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鉴别天才儿童的目的在于为其提供适宜的教育处置,促进其最优化的发展.现有对天才儿童的教育方案大致分两种:(1)抽离计划(pull-out program),即天才儿童在普通班中随班就读,但有几天时间对其进行知识的扩展教育;(2)加速计划(acceleration program),即让天才儿童提早入学、跳级或缩短学制.可以体会,无论采用何种教育方案,前提均应是科学准确地鉴别出天才儿童,因此,有必要对天才儿童的鉴别问题作以梳理,为教育实践提供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美国小学的天才儿童教育是一个渊源已久并行之有效的特殊教育计划。天才教育的具体实施方式由各州政府机构自行决定,此外还有民间教育机构参与。接受天才教育的学生需要优秀的学习成绩、很高的IQ测试成绩,还需要经过教师或家长的推荐和家长的批准。天才教育中常见的教学方法为浓缩教学法、富集教学法、独立自学法、建立综合能力教学法。天才教育既促进了资优学生智力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又有助于小学教育质量整体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锐眼·眼界     
研究>经合组织:重视天才学生教育政策据经合组织官网2021年12月17日报道,近日,经合组织发布了《经合组织国家关于包容天才学生的政策建议》《建议》指出,迄今为止,关于天赋的定义还没有形成“国际”甚至“国内”共识,这不可避免地对各国如何设计和实施天才教育计划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概况 新加坡的天才教育始于八十年代初。1981年,为了寻求适合其国情的天才教育模式,新加坡前教育部长率团亲赴美国、前苏联、以色列等国考察。随后,新加坡成立了专家咨询组,对在本国实施天才教育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并于1983年向教育部提交了天才教育实施建议,即1984年始执行的新加坡天才教育计划,简称GEP。 GEP实行前,新加坡教育当局成立了一个特别委员会,专门负责学生与教师的选拔,对从教人员的整体评估以及准备天才教育课程等工作。此外,他们还聘请天才教育专家对所有参与GEP计划的人员进行系统培训。GEP实行后,特别委员会的职能扩大为设计充实课程,确定GEP入选名单,指导GEP基层学校的教学与管理,以及对GEP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等。目前这个天才教育特别委员会成为新加坡天才教育的最高领导机构。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的天才教育政策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宜宸 《考试周刊》2011,(53):26-28
新加坡近几十年来发展十分迅猛。新加坡政府重视教育的作用,通过实行分流,选拔出国家需要的高端人才。1984年,新加坡教育部实施天才教育政策,以全面发展的眼光培养学业和能力超群的天才学生。本文对新加坡天才教育政策的背景、实施、效果及评价作了分析,以对我国的教育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俄罗斯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越来越指向于国家发展和国际水平,为此而积极参与各种国际测验,发现本国教育的优势与不足,检测其普通教育的国际水平.青年教育政策是俄罗斯近几年提出的一项涉及全俄范围的比较重大的政策措施,主要是为俄罗斯有潜质的天才学生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和援助,这与其参与国际水平的竞争如PISA、TIMSS有着重要的联系.本文介绍了俄罗斯参与国际测验的情况及其对天才学生的政策支持--青年教育政策.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少数天才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新加坡在小学阶段就开始选拔智力超群的学生,并推出了"天才教育计划",从全面发展的理念出发培养天才学生。  相似文献   

13.
自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竞争的日趋激烈,天才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出现了诸如加速学习、加深学习、丰富教学内容等多种培养天才学生的教学模式,其中天才学生的自主学习者模式紧扣科技发展的脉博,对天才学生的培养有着独特的功效。天才学生的自主学习者模式最初是为了满足中学天才学生的各种认知、情感和社会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经过几年的发展、实施和评价,现在已在美国、加拿大的许多学校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一世纪的政治教育要围绕创新教育这个中心,在中学阶段要大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已成为教育的主流,正如教育学家所言,人人都有创造性,人人都可以成为天才,但是真正成为天才发明家的只有少数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现行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甚至我国还严重存在  相似文献   

15.
荷兰具有高度分层的教育体系,其天才教育的政策演进经历了发端期、探索期和创新期三个阶段。荷兰基于卡特尔-霍恩-卡罗尔理论和交叉电池评估方法的相关理念,在天才儿童的早期发现和甄选机制上,主要采用智力测试、非语言能力测试和创造力测试等识别工具;同时将来自教师、家长、同伴和学生本人等多方主体的提名视为识别高天赋学生的另一种有效渠道。荷兰对于天才儿童主要采用隔离式和融合式两种安置方式,并通过加速和充实两种模式对其进行培养。荷兰天才儿童早期发现和培养机制的经验及特征体现在:贯彻天才教育新理念并关注潜在的天才儿童;倡导融合教育为主的安置方式以兼顾天才儿童和普通儿童的共同发展;基于趋同差异化和发散差异化两种策略优化培养模式;面向天才儿童开展循证教学以确保培养效果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对天才学生进行特殊教育已受到各国普遍重视。文章对加拿大天才教育与辅导的源起作了简要介绍,并总结了加拿大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旨在通过借鉴国外经验,促进我国英才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杨燕 《上海教育》2007,(7B):42-43
为了使少数天才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新加坡在小学阶段就开始选拔智力超群的学生,并推出了“天才教育计划”,从全面发展的理念出发培养天才学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法国对天才儿童的教育基于公平和个性化的基本教育理念,对天才儿童的特殊培养源于帮助智力早熟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这样的教育理念避免其过度功利化,同时为选拔优质人才提供坚实基础。法国对天才儿童的选拔和培养均基于多元智力理论,从认知、社会情感和行为个性多维度考察,采取融合教学、根据学生特点分组教学以及加速制教学等教学方式培养天才儿童,同时以立法、教师培训、财政支持以及鼓励设立相应研究机构等形式保障天才儿童培养的科学有效推进。法国的天才儿童教育体系对其国家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9.
这是美国心理学专家费尔德胡森(J.Feldhusen) 对当今美国天才教育组织及其多种教育模型的研究综述。1 针对并不乐观的美国天才教育实际,费氏指出,由于天才表现在不同的领域,尽管设立了各种特殊课堂或相应的全日制教学班级,现今的公共教学对于早慧学生能力开发的作用不大。本文介绍了各种才能定向和表现模式,强调个体能力倾向抉择。费氏认为,对学生才能鉴别具有长期作用,要求研究者和教育者使高智学生理解自身才能的本质,并投入到长期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20.
一、赏识教育的理念赏识教育——在教育理论中的含义应为:它是一种思维视角,即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看世界。它包括如下的基本理念:1.赏识教育的本质就是要爱学生。学会赏识,就是要学会爱。只有爱才会真正地赏识。爱的方式有许多种,赏识教育主张的是宽容的爱,而不是严厉的爱;更不认为体罚学生是作为爱学生的一种手段;赏识教育主张把爱表达出来。2.赏识教育就是老师要具有“每个学生都是天才”的教育思想。教师要具有人人都是天才的观点。只要教育得法,即使是普通的孩子,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3.赏识教育就是要多赞美学生。赏识教育家周弘指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