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民间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其作品深刻而真实地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之中,不受功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制约,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  相似文献   

2.
剪纸是一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装饰艺术形式。它扎根于生活,流行于民间,以动物、植物、民间故事、戏剧人物及日常生活作为题材来寄托劳动人民的理想、希望和情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作品,表达劳动人民纯朴的思想感情与健康独特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3.
民间美术来自民间,它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曾被鲁迅先生称之为“生产者的艺术”。它是相对于宫廷美术、文人士大夫美术和专业美术而言的,多以劳动人民为主体创作者,是为满足劳动人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和审美需要而创造的。中国民间美术根植于中国文化的沃土,其文化内涵、艺术形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宇宙观、审美观,既在造型、图式、色彩、材质等方面体现出了先人独到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也反映出了中国本原文化的哲学思想——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4.
民间美术是母体艺术,是民族造型艺术、美术家创作和艺术心理之源,是集实用与审美于一体的劳动人民独特的艺术创造。它美化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民族精神和人民理想的集中体现。它突出地表现着人民所理解的真善美,引导人们去追求高层次的艺术享受。民间美术构成了劳动人民情感交流的独特语言和工具,它所创造的精神境界是崇高的,是中华民族的情之源,美之根,其历史价值和为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无可估量。  相似文献   

5.
李滔 《教书育人》2004,(10):14-15
中国民间美术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伴随着社会进步和民俗演进,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门类众多的艺术样式、异彩纷呈的艺术面貌和鲜明强烈的个性特色,显示出不可替代的艺术形态和历久弥新的艺术魄力,是中国人民贡献于全人类的宝贵文化财富。中国民间美术是大众的艺术,是劳动者的艺术,是嬗延生息于中国古老大地上最普通人群的独特审美感悟和艺术创造。淳朴善良、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才华,赋予中国民间美术浓郁的民族民间美学特色和纯真朴拙的艺术风采;因此,中国民间美术反映和折射的是中国劳动人民最普通、最朴素的美学观念…  相似文献   

6.
<正>民歌作为一种民间音乐形式,形成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与劳作过程中,凝聚着朴实的劳动情感与地域文化元素,可充分彰显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艺术情感,能为大众了解不同地域人们生活特点提供依据。合唱是民歌重要的呈现方式。在研究民歌合唱这种呈现艺术形式时,必须立足整体性视角,围绕其产生和发展的地域环境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是流传于历代民间,为劳动人民的生活而服务的,为劳动人民所喜闻乐见的艺术风格,反映在设计中有很多内容。在艺术设计中,剪纸是继形式、材质和色彩后又一重要的设计元素,这一设计元素已成为现代设计师的一种前卫设计观念。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理念已经被更多的业内人士所接受,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重视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如何合理、有效地将剪纸传统图案融入生活应用的实践中,一直是设计师们努力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木刻年画是我国民间一种独有的绘画艺术形式,门神画又是民间木刻年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门神画形成发展于民间,在适合劳动人民审美意识的基础上,吸取中国传统哲学、绘画的营养,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形式,是劳动自由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9.
剪窗花     
代霞 《辅导员》2013,(2):23
窗花这项艺术来自于民间,是劳动人民用来反映自己生活的一种艺术创作形式,表达了劳动人民美好生活的愿望和朴实的情感。传统的窗花在取材方面,大多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及民间传说、动物、花鸟等内容。随着剪纸这门民间艺术的发展,时代扩大了它的取材范围,生活场景、工作场面等现实写生也成了它要表现的内容,它已成为美化人民生活、宣传精神文明的极好形式。窗花大致分为手剪、刀刻两类(也有  相似文献   

10.
民歌,即民间歌曲。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实践中集体创作的,经过口口相传,并不断地加工演变的一种艺术形式。她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及思想感情,音乐语言凝练简明,音乐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纯真质朴。民歌具有很大的继承性,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精神特征,同时又最富有时代气息,是民族音乐艺术发展的根基。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冼  相似文献   

11.
虞海萍 《考试周刊》2015,(20):194-195
民间美术艺术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民族民间美术是弘扬我国民族文化与精神的重要载体。为了帮助幼儿在现代文化氛围中汲取民族文化的精髓,让他们认识并融入到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我们把民间美术渗入到幼儿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并以民间工艺美术为教育的切入点,不仅让幼儿学习民间工艺美术中反映出的美术形式和工艺技法,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习存在于劳动人民身上的那种善良、勤恳、坚韧、乐观和智慧的品格,理解中国劳动人民在苦难重重的生产生活环境中的浪漫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要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因此,让民间美术走进幼儿的活动室是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李楠 《考试周刊》2011,(41):38-39
传统民间艺术对现代包装设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民间艺术是流传于历代民间,为劳动人民的生活而服务的,是劳动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风格。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成的文化瑰宝和独特风格对当今的包装设计潮流有着重大影响。现代包装设计,既是一种商品,更是一种艺术制品,所以包装设计应具有自身所特有的艺术形式,要与本民族的文化艺术结合,在外形与内涵上高度统一,体现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3.
木刻年画是我国民间一种独有的绘画艺术形式 ,门神画又是民间木刻年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门神画形成发展于民间 ,在适合劳动人民审美意识的基础上 ,吸取中国传统哲学、绘画的营养 ,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形式 ,是劳动者自由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4.
民间艺术,是指根植于民间,由广大生活在社会最基层、最普通的劳动人民群众群体为满足自身社会生活需要而创造的艺术。它依附于古老的文化传统和习俗,是群众性最广泛、与社会生活关系最密切、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地域最广阔、民族地域特征最鲜明的源远流长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  相似文献   

15.
秦红 《幼儿教育》2012,(Z1):36-37
民间文化是由劳动人民创造、存在于民间的民众通俗文化,一般划分为民间习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游戏等范畴。民间文化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和价值观。民间文化所具有的生活性、稚拙性、娱乐性等特点,符合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要求,是独具价值的、鲜活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幼儿在接触民间文化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甲马是流行于民间,专供民间宗教祭祀活动中用于焚烧或者张贴的民俗文化用品,是劳动人民祈福纳祥、禳灾辟邪的特殊精神寄托媒介,是一种民间木刻版画。它集民俗、宗教、艺术于一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民族文化内涵,是珍贵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7.
在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民间美术资源是重要的组成元素之一。基于民间美术资源,能够了解到劳动人民如何通过艺术形式来表达美好生活。在现代教育过程中,将民间美术资源科学开发并利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对于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河南坠子这一地方性曲艺形式,产生并流行于民间,它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从形成到发展,都和人民的生活与劳动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艺术形式,综合文学、音乐、表演于一体,以说唱为主要艺术手段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抒发感情。本文分别从文学审美特征、音乐审美特征和表演审美特征,对河南坠子的审美特征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间剪纸的意象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国民间剪纸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为满足自身精神需求而创造的一种纯朴的艺术样式。它植根广大人民群众,不受功利观念制约,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表现风格。它最集中、最全面地概括了我国民间艺术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民间美术是一种由劳动人民在生活与劳动中创造的艺术,同原始艺术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它以浓艳为特点的色彩多重性与以夸张为主的造型多样性昭示出特有的个性与魅力,吸引着人们关注它。探寻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