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院校师生提供了一个开放与发展的教育教学平台,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校企合作项目,以企业的实际产品为载体,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将课程教学、实训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全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在高职教育课程教学团队、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流程、课程服务于企业方面的改革与实践研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项目化"教学法是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它对转变教学模式,凸显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及工学结合,为现代课程教学和学习模式的转变指引了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项目化教学实践经验出发,结合校企合作以《建筑法规》课程为例,浅析了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意义及项目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教材作为教学内容传递的主要载体,在课程上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教材改革也必须与时俱进,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思想制导下,对教材编写进行改革,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5.
工学结合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为载体,把课堂学习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文章就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推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初步提出企业、学校、学生三赢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工学结合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做好工学结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文章分别从学生顶岗工作安排、企业课程学习、日常生活管理三方面来简述本校机电系学生在企业实习情况,并介绍校企科研、职业教育等领域的合作,探讨顶岗实习、校企合作模式,同时浅析如何提高工学结合质量以及深化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7.
石建宇 《文教资料》2007,(23):36-37
当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特色,而高职类音乐专业教育在这方面则较为落后,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单位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在音乐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缺乏正确的认识。为此,本文将从专业方向与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在高职音乐专业的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8.
董先智 《教师》2010,(26):25-25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院校师生提供了一个开放与发展的教育教学平台,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校企合作项目,以企业的实际产品为载体,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将课程教学、实训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全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9.
"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校企共同全程与全面参与。本文认为师资队伍的"双师"要求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实践教学指导是"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关键,制度、文化和机制建设则是校企长效运行机制建设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基于工作过程的焊接工艺课程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菁菁 《辽宁高职学报》2011,13(11):66-67,72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根据焊接工艺课程的特点,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采取以项目为载体开发课程单元,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共创机制,进行系统化课程改革等措施,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焊接工艺课程体系,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综合素质以及就业竞争实力,最终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1.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解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主体学生对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态度与看法。笔者与课题组成员作了一项专门调查。根据调查统计结果,文章对学生参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意愿度,学生家长的看法,学生在企业工作环境,学生参与校企合作收获,学生对学校课程安排、设置的建议,学生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建议以及影响校企合作学生满意度等因素作了分析,并从学生角度针对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艺术设计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在校内设立"艺术设计空间",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与企业共同开发工学结合课程,建立以核心技能为主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建设工学结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推行"专业技能+实际项目"教学模式,实现了学习与工作、课堂与市场的融合.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探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切入点."工学结合"模式运行的动力机制是调动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共同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工学结合"模式运行的合作机制,一是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二是校企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工学结合"模式的创新课程改革机制,一是课程目标突出"双证"课程,实行"双证融通",二是课程模式实行"工作过程化",三是课程内容实行模块化教学.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应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课程改革为着力点,构建"四平台八模块"课程体系;以能力为核心,以职业实践为主线,实施"讲训并重,学练结合,理实融合"的"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加强校企合作,推进"校企一体"课程改革,共育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5.
高职工科类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紧密与企业合作,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第一步。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在工学结合、工学交替中实施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的出发点。教学实践证明,实施校企合作机制下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培育出深受企业欢迎的用得上留得住的优质高职人才。  相似文献   

16.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文章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下高职"导游服务技能"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工学结合"模式下,从设计课程教学体系、教学过程的工学交替、推行全新课业评价方案、加强校企合作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开发教材、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师资团队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形态。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中,学校应制定必修和选修相结合、梯度式的工学结合计划,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工学结合质量监控体系;企业应建立校企合作管理机构,并将工学结合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学生应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关注自身职业素质的提升。在校企生三主体维度下融入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学校、企业、学生的团体荣誉感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与五粮液集团宜宾普什模具有限公司深度合作,由企业成立模具教学事业部,校企共同制订并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基于模具产品"真实生产过程"的"2+1+假期"的"工学结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的良性机制;通过教学事业部对接行业职业岗位技能要求,融入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实施教学、考核与管理,有效提高了学生技能水平与职业素养,研究、探索并实践了校企合作运行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工学结合情境化教学模式通常有思路引领、内容导入、教学操作等程序。运用工学结合情境化教学模式对高职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进行教学,应配置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教学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课外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科学确定人才培养规格,为学生获得双证书开拓资源;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开放式工学结合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20.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网络课程大多数由任课教师团队自己设计开发,课程设计基于学科本位,不能体现企业的用人需要及岗位能力。校企合作建设网络课程能够有效弥补教师团队单方开发的不足,使网络课程资源转变为工学结合、突出职业能力的新型课程资源。校企共建网络课程可以有效补充线下教学与培训的不足,实现学生与学徒同步培养,优化学生实习实训,实现透明化管理与双导师指导制度等多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