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俊 《小学生》2013,(8):70-70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1、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中感受语言。2、指导学生声情并茂,从而进入意境。3、指导学生体验朗读,以此激活语感。  相似文献   

2.
朗读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朗读可以规范学生的口语,增强学生的语感,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那么,如何对低年级的朗读训练进行指导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经过反复的摸索、实践,我体会到,低年级学生朗读训练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3.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学生可以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神韵、风格,受到熏陶感染,在反复朗读吟诵当中,词、语、句、段、篇能够顺利的进入学生语言仓库,既锻炼学生用语言描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朗读方法的指导,还要注意朗读习惯的培养。要通过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训练学生反复朗读,品味课文中的美。  相似文献   

5.
要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首先要引导学生大量接触古诗词,培养良好的语感;其次是指导反复朗读,鼓励大胆想象,张扬学生个性。可以采用示范朗读、比较朗读以及配乐朗读、课外比赛朗读等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感受经典,陶冶性情。  相似文献   

6.
丁燕 《宁夏教育》2006,(10):51-52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学生可以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神韵、风格,受到熏陶感染,在反复朗读呤诵当中,词、语、句、段、篇能够顺利的进入学生语言仓库,既锻炼学生用语言描绘事物的能力,又提高学生听、说和写作  相似文献   

7.
培养语感是语言文字训练的最高境界,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培养准确、敏捷语感的首要途径是语感实践,而朗读是进行语感实践的主要手段。教师要充分认识朗读对于语感培养的重要作用,并在教学中有效地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8.
朗读是学好英语的基础,朗读能促进听力水平、记忆力的提高,是培养语感的最佳途径,有助于学生开口说英语。朗读英语也要有正确的途径,才能更好更快地提高英语朗读水平。学生要大声朗读、大量模仿、反复诵读,同时教师指导朗读技巧,营造朗读氛围。只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坚持朗读训练,就能提高他们自主朗读英语的能力并形成有效的朗读策略,形成语感,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朗读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语言,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同时使学生受到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通过加强朗读训练来优化阅读教学。(1)要创设情境,激发情趣。(2)要善于范读,感染学生。(3)要精于指导,反复强化。①指导学生正确认读,养成习惯。②指导学生熟练朗读,掌握节奏。③指导学生读中感悟,张扬个性。(4)要创新形式,开放读法。  相似文献   

10.
朗读是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让学生在朗读中领会内容、体验情感、陶冶情操;能起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思的特殊功效;还能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训练语感、规范语言.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的指导尤其重要,在教学中总结经验,寻找朗读规律,引导学生领略课文蕴含的情感,使学生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味.  相似文献   

11.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子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字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靠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相似文献   

12.
朗读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语言,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同时使学生受到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通过加强朗读训练来优化阅读教学,要创设情境,激发情趣;要善于范读,感染学生;要精于指导,反复强化;要创新形式,开放读法.  相似文献   

13.
杜玉玲 《考试周刊》2012,(91):38-38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的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地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  相似文献   

14.
顾敏 《江西教育》2010,(11):26-28
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但是重视朗读,绝不是让学生机械反复地读,读,读,而要有教师艺术的、富有变化的指导。教师的指导离不开语言,由于课堂的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以长篇大论的教学语言指导学生朗读,而只能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来点铁成金、画龙点睛。  相似文献   

15.
指导学生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指导学生朗读,应从激发朗读兴趣、明确朗读目标、运用多种朗读形式、给足朗读时间等四个方面切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和目的性.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朗读这一手段。指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做到声情并茂,进入情境,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验感情,发展语言。  相似文献   

17.
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有一个反复训练的过程.在"反复"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朗读评价,有效的朗读评价能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反之,则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阻力,严重影响朗读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童话《动物过冬》是小语三册中的一篇阅读课文,它和本册其他八篇阅读课文一样,全文用汉语拼音注音。教这篇课文,要以指导朗读为主,要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课本的注音反复朗读课文,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朗读指导中要特别注意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体会几种小动物说话的不同语气和神态。朗读指导可按以下步骤进行:预习。要求学生把没有学过的“阵、极、杜、鹃、鹂、窝、垫、岸、眠、刨、既、舒”  相似文献   

19.
培养朗读能力,提高朗读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雪琴 《成才之路》2009,(31):37-37
朗读时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朗读兴趣和朗读习惯对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深深的体会到:读,特别是朗读可以帮助学生规范口语,增强语感,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语言。陶冶学生的情操。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达到这个要求呢?小学语文教材中,名篇比比皆是。认为应该在教学中加强朗读的指导和反复有效的训练,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文章内容,在读中加深情感的体验,在读中逐步掌握语言的运用规律。正是想通过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来探究语文教学中朗读的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