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书装帧设计的印前色彩控制是一项复杂和程序性较强的工作 ,也是装帧设计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 ,直接关系到设计方案的后期印刷实现和还原。在具体印前实践工作中 ,对各相关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控 ,能使装帧设计中的印前色彩控制达到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在印前制版整个管理控制链中,色彩管理处于中心地位,色彩是印前、印刷质量控制的核心,应有效地控制印前制版过程中颜色信息的准确转换和传递,色彩管理系统中一项重要技术就是屏幕校准与屏幕软打样,如何做到屏幕显示的颜色与印刷颜色的基本一致,一直是业内人士最关心,最感兴趣的一个课题,也是在实际生产中最烦心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3.
数字打样是印刷工作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数字打样在印前可以检验制作的图像质量;为客户提供审校样张,客户签字的样张会作为生产商和客户之间对该批印刷品质量所达成的合同附件;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数字打样样张为印刷工序提供标准样张。  相似文献   

4.
可以说,处在印制生产链中第一环节的印前制作,其印前处理的工艺好坏直接决定了后期印刷品的质量高低,因此把好印前第一关,尤其是图像印前处理的工艺环节,将对印刷品的质量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这是担负着印前工作的编辑(主要是美术编辑)在工作中需要特别引起重视的部分.  相似文献   

5.
随着印前数字化流程的日益成熟和完善,目前商业印刷厂遇到的越来越多的都是电子文件和客户自己输出的数码打样。很多情况下,印刷厂按照自己的正常生产流程往往会出现印刷机不能追到客户数码样的状况。要想解决此类问题.就要从客户的电子文件入手.检查问题的所在,在印前制作和出版之前就应该进行色彩校正或者相关的色彩管理,使印刷追色有所保障。这里就将本人对印刷厂的一些色彩校正和色彩管理的方法和大家做简单交流。  相似文献   

6.
在印前处理和实际印刷过程中,信息相同的同一幅图在不同的显示器上显示时,呈现出的结果可能不尽相同;用不同的彩色打印机输出时颜色也会不完全相同;若印刷出来可能又和打印的效果大相径庭。同样的数据在不同的设备上得不到同样的颜色,在设计和印前生产作业的不同阶段所看到的颜色也很难一致,原因在于这些图像的数据表示使用的是RGB或CMYK颜色空间,它们都是与设备相关的表示方法。也就是说一组RGB或CMYK数据到底会使人眼看到什么颜色是与呈现这个颜色的设备特性密切相关。任何印刷过程都伴随有色彩变化,作为匹配最终印刷成品甚至就是最终印刷的数码印刷品来说,图像色彩的控制至关重要。传统印刷都是大批量印刷,色彩一旦偏差就很容易发觉,但数码印刷可能张张不同。没有有效的色彩工具,可能无法确保颜色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2010年,本刊特别开设“名家讲坛”栏目,盛邀业界技术专家定期撰稿,对业界最为关注的印前技术、色彩管理、工作流程、远程打样、数码印刷等技术进行深入系统的报道,持续地向读者传递最新技术及动态。上一期,印前专家殷幼芳为我们探讨了“印前系统的规范化管理”。专长于色彩管理技术的北京圣彩虹制版印刷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沈志伟在本期就“显示器色彩管理认证”问题与大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数字时代的印前、印刷技术、先进的ICC色彩管理技术,使印刷传播领域的工艺技术开始进入了全新的数字化生产阶段,解决了印刷媒体生产色彩基准和转换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9.
网页的色彩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远看色彩,近看花”。在海报、包装、样本广告等印刷品中,色彩给予人眼的影响是最早而且是最大的,充分利用色彩的功用以实现其设计目标已越来越多地得到平面设计师的认同与重视。网页设计也不例外。对网民而言,一个第一  相似文献   

10.
作品在个性化应用方面突出一种较强的发展趋势,选用多种不同纸质,利用印前色彩管理技术,为不同种类纸张“量身定制”合适的印刷曲线,提升印刷色彩。在印后进行不同表面处理,提升印刷质量,增添了特别效果。在印后加工方面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使用特殊精装相册制作工艺,加标金属条,令相册成品更为美观、牢固。  相似文献   

11.
在印前工艺制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设计效果与打印或印刷结果不相符的现象,达不到理想的成像效果。究其原由,除打印与印刷工序产生了特殊的错误外,主要是色彩管理与显示效果的问题。一、彩色显示技术与色彩显示  相似文献   

12.
印制一幅精美的印刷品.首要的工序是印前制作。印前能否制作出符合生产工艺要求.高质量的稿件.在整个工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印刷行业里,数字技术在印刷中的应用是核心技术的要点,数字化工作流程是数字技术在印刷中的具体应用。数字化工作流程是在数字技术的基础上,对印前、印刷.印后等工艺过程中的图文信息、生产控制信息和管理信息进行集成控制管理的系统和技术,它组合了组织上和技术上的工作步骤,使数字化的图文信息能够完整、准确地流通,并最终加工制作成完整的印刷品。  相似文献   

14.
颜色的质量评价及色差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刷品的质量评价,颜色是关键。对印刷品色彩的再现进行评价时需要考虑以原稿色彩为基础,对忠实于原稿的部分可以按照客观技术标准来衡量,对不能忠实于原稿的部分则需要结合主观因素来做评价。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打样是模拟印刷、检查制版阶调与色调能否良好合成再现、编辑校对信息的重要依据,不仅为修正或再版提供误差及数据标准,同时也是印刷墨色、墨层密度及网点扩大等数据的正式印刷参考,是保证印刷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标准。因此,打样是一个连接印前和印刷的重要工序,打样工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制版和印刷品的质量。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公司不断推出基于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印刷生产解决方案,传统的出版印刷行业开始全面进入数字化生产时代,数字打样技术也逐渐进入印前打样领域。数码打样是出版印刷流程数字化的关键性工艺环节,直接制约着出版印刷的生产流程与产品的质量。数字打样技术对纸张、油墨、硬件设备和软件等都要求严格,而目前即没有统一标准的高精度设备,更没有与硬件设备相匹配、对操作过程和色彩参数进行整体控制的打样软件,很多企业及其管理人员都对其敬而远之,仍采用原始的低效率打样方式。  相似文献   

16.
张勇  孙芳 《新闻前哨》2007,(1):73-73
大自然因其丰富的色彩而变得多姿多彩。同样,网页因色彩的魅力而变得更为靓丽,使人浏览起来视觉及心理上更为舒适。这就要求设计者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网站制作技术,还需要掌握网站的风格、配色等设计艺术。网页的色彩是树立网站形象的关键之一,因此,对于色彩心理研究在网站设计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在网页设计中对色彩的选择并非根据设计者自身的喜好来设定,而在于恰当地选择符合那些对该网站感兴趣的潜在用户的感受的色彩,从而使网页的访问者不因网页色彩和模式暗淡失色而感到失望。  相似文献   

17.
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后表面的加工与装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杰 《出版与印刷》2003,(Z1):11-12
就包装装潢印刷品的制作过程而言,设备性能优异的扫描仪、技能水准高超的操作人员、最新的制版工艺与设备如色度计、CTP直接制版、多色印刷是取得精美印刷品的先决条件,但必须用良好的印后加工设备对印刷品进行装饰,才能成为真正的印刷精品.所以,要想得到优质的精美的印刷产品,应该是在良好的印前技术与印刷技术应用之后,最终在印后加工技术应用中才能完美地体现.  相似文献   

18.
一、色彩的构成与电视荧屏色彩 现代物理学证实,色彩是光刺激眼睛再传到大脑的视觉中枢而产生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在当今电视制作的先进设备作用下,几乎毫无损失地得以还原。呈现在人们眼中的无限色彩,是电视相比其他传媒的技术优势。因此,制片人、编导、美术师和场景制作人利用色彩的还  相似文献   

19.
色彩管理是一种将图像从源设备色彩空间转换到目标设备所支持的色彩空间的技术,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跨外设和操作平台的一致的色彩再现机制。现代色彩管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彩色电子印前系统出现之初.色彩管理的概念已经被人们采用.但当时的彩色桌面印前系统相互之间不能兼容.要完成不同设备间的色彩传递相当复杂.需要采用多个独特的色彩转换程序才能实现,所以称其为传统的色彩管理技术。而在1993年.八大电脑及影像发展商成立了国际色彩联盟ICC.其目的是解决新产品间的色彩管理兼容问题。ICO将色彩管理系统建立于电脑操作系统之内.并利用色彩特性文件作为色彩转换的基础.任何输入和输出设备只要支持这种格式.它们之间就可以准确地进行色彩转换.这就是现代的色彩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0.
技术进步为印刷行业带来了新的工具和生产方式,但同时也产生了大量新问题,这些问题出现在印刷工艺,尤其是印前操作的各个方面,靠一篇文章自然不能详述。本文的重点在于讨论打样稿与印刷品的匹配预测问题,涉及颜色测量、观看条件和ICC标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