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清末留日经费的筹付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政府派遣大批学生赴日游学,分官费生与自费生,其经费来源主要是中央及地方政府的筹措。留学生的身份不同,所得学费亦有别。同时,清政府试图通过对留日经费的管理来约束留学生,提高留学生的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2.
中日留学生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但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中日两国间的留学生交流都是单向的《从日本到中国,从中国到日本)。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特别是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把向国外派遣留学生的事业作为改革开放的一部分积极推进。中日留学生交流空前发展,从过去单向派遣发展为相互派遣、双向交流的新阶段。从1978年邓小平提出要向国外大规模派遣留学生开始,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国打开了新的到国外留学的大门。日本作为中国学生留学的主要目的国之  相似文献   

3.
《留学生》2006,(4)
2006年是中国向日本派遣留学生110周年。为宣传留日110年的历史,宣传留日学人的业绩,宣传中日交流和友好,动员广大留日学人以先辈为光辉榜样,高举留学报国的伟大旗帜,充分发挥留日学人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贡献力量,2006年4月15日下午,由留日同学会主办的"中国留学生留日110周年纪念会"在全国政协礼堂隆重举行。参加纪念大会的有: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宋健,原中国驻日本大使、留日同学会顾问杨振亚,日本驻华使馆公使井出敬二,九州大学副校长柳原正治,各界  相似文献   

4.
略论清末民初留学毕业生考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学生毕业归国,无论留学何国、毕业何校、获有何种学位、均须经过国家统一考试,始能授以出身,给予官职,这是清末民初一种特有的考试制度。清末政府和民初北京政府为什么要举办留学毕业生统一考试?留学毕业生考试有哪些特点?其影响是什么?本文试图作一些探讨。一清政府向外国派遣公费留学生始于1872年,派遣目的是学习外国的军政、船政和科学技术,以图国家的“自强”。留学生最先是被派往美国的,随后又向欧洲和日本派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中国近代开始向日本派遣留学生110周年。在纪念中国人留学日本110周年之际,为进一步发展中日留学生交流工作、推动两国各领域的合作关系健康发展,现就中日两国留学生交流,特别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的留学生交流情况稍做回顾和展望。中日留学生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古代中日间的留学生交流开始于距今约1300多年以前,也就是中国的隋唐时代、日本的天平年间。那时主要是日本人到中国留学。阿倍仲麻吕、弘法大师空海和尚、吉备真备、井真成等日本留学生和留学僧们,通过在唐朝学习经文、建筑技术、绘画、书法、雕…  相似文献   

6.
留日教育乃甲午战后清末留学教育的核心.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对日本刮目相看,主张派遣学生赴日游学.留日热潮出现于1903年,1905年至1907年间达到顶峰.而此期间正是杨枢出任驻日公使时期,身为使日大臣,对留日教育影响极大:从数量和质量上推动了留日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与该校中国留学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九世纪末叶,先进的中国人看到西方“成功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和“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的确凿事实,①产生了学习外国的强烈愿望,于是乎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四出留学。清末民初中国向先进国家“派遣留学生之多,达到了惊人的程度。”②留日人数居于首位,其中有一大批是专学军事的,又大多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这些人的出国动机和归国后的所作所为,当然不尽相同,甚至完全相反。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他们与中国近现代史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故陆士与该校中国  相似文献   

8.
中国自晚清开始向西方国家派遣留学生,留美和留欧教育开启了留学教育之风。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中,派遣留学生的留学教育是它对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幼童赴美留学和船政局派遣的留欧学生是晚清政府派出去的第一批留学生,开创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先河。开展及分析留美与留欧教育二者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有利于得出对留学教育的评价,进而引起对当今留学教育的反思。  相似文献   

9.
近百年来,日本政府非常重视留学生的工作。他们认为接受外国留学生和派遣本国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均能促进教育、科学和文化方面的国际交流。在日本的国际交流事业中,日本攻府是把派遣留学生的工作同国家的人材开发计划统一起来进行的。日本向国外派遣的留学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研究进修生和技术进修生这几年都超过一万四千人。  相似文献   

10.
陈健 《教育》2013,(11):19-23
清末:留学风起青萍之末留学实况1847年春由香港出发赴美学习的容闳等3人,成为中国近代最早的留学生。当时的留学生,大多是跟外国传教士出国和得到教会资助或引见的。从1871年起,清政府开始派遣官费留学生。在1871年至1889年期间,清政府先后派出4批,每批30名,共派120名赴美留学生,由于当时守旧势力的攻击反对,这批人未满学习期限,就被迫全部撤回;派出留欧学生3批78名,加上一些临时派遣出  相似文献   

11.
清末赴日本学习及考察的中国人,分青年学生和官绅两大类.1905年以前,以南方两湖、江浙、广东、四川等数省的青年学生为主;1905年以后则以直隶为中心的体制内的官绅为主.二者在日本所关注和学习的内容不同,思想和行动有别;归国后的作用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在近代中国人赴日留学的大潮中,鲁籍留日生人数众多,清末时便成为仅次于直隶的江北第二留日大省。进入民国时期,赴日留学的人数仍稳居江北各省的次席。据现有的资料估算,民国时期山东约有1400人负笈东瀛。便利的海路交通、早期留日生的宣传鼓动、自身发展的需要与抗日救亡的驱动等,是促使山东学子在中日关系波澜丛生、风波迭起的背景下仍把日本作为留学首选国度的主要原因。鲁籍留日生除具有全国留日学生的一般特征外,也因山东特定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因素,而呈现出一些独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捻军失败后,因直隶善后问题而在清政府高层中引发了淮军等勇营武装能否留防直隶的论争,最后以“直隶附近京畿并两陵重地,宜用兵而不宜用勇”而否决了淮军等勇营武装留防畿辅之议。然而,以天津教案为肇端,随着外来侵略势力对畿辅地区一波又一波的武力威胁,清政府迅速对淮军开启了大门,随后淮军等勇营武装开进直隶,并落地生根,成为宿卫雄师。直隶地区不同武装力量的迅速转换,标志着在国际风云的冲击下,清政府不得不进行被动的因应和调整。  相似文献   

14.
桐城古文派自兴起以来,其师徒的传授始终以江南人为主。但自从张裕钊、吴汝纶北来直隶之后,这种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变,两人的弟子绝大部分为直隶人,而在直隶人中又以衡水人居多,其中更有贺涛等这样的晚期桐城古文派的代表人物。因此晚期桐城古文的中心在直隶,而这一结果的取得,衡水人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5.
清廷实行改书院、兴学堂的新政后,督抚士绅将选派留日师范生作为弭祸、兴国、造民、立教的重要手段来提倡,<学务纲要>更是极力倡导各省速派人员到东洋学习师范,四川留日师范教育因此得以发展起来,且规模较大、人数较多.四川留日师范学生大多在日本接受的是为期半年或一年的速成教育,不仅新学知识参差不齐,而且与传统文化存在疏离和冲突,部分人回国前后加入了同盟会并积极为四川引进民主革命思想与日本教育资源,大多数人回国后从事基层教育工作,部分优秀者还出任省县视学、地方军政官员等职,给四川教育转型、思想学术变迁、社会政治变革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代以来,由于国家战略态势的变动,直隶成为战略敏感地带,亦是朝廷重兵集结之区。甲午战后,清政府锐意裁兵,直隶绿营的裁撤程序也随之启动,历经王文韶、裕禄、袁世凯、陈夔龙等人的裁撤,迄至清亡,尚未完成裁撤任务。直隶绿营的裁撤在不同的时段,裁兵诉求也迥然相异,映射出多重的政治信息,是观察晚清绿营裁军的窗口。通过对直隶绿营裁军的研究,为我们考察晚清绿营裁军提供了极好的面相。  相似文献   

17.
保定初级师范学堂建堂初期为简易科,办学宗旨为造就直隶初等小学堂教员,隶属于直隶学务处,首任监督由学务处总理严修代理,教职员从学务处的工作人员中选拔,面向全省招收举贡生员。学堂治学严谨,具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奖惩措施,培养两期学员后暂停招生。  相似文献   

18.
位于中国东北的辽宁,在地理上与日本接近,历史上又与日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战争曾经给两国人民带来无尽的伤痛,但由于深远的历史渊源,作为近邻的中日两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这种纽带却从来没有被长期割断过。战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辽宁地区与日本的联系十分密切。对战后不同阶段辽宁与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进行论述,探讨其对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绥远建省是国民政府整顿地方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苏俄侵占外蒙古和日本对东蒙的渗透迫使国民政府加强对内蒙统治的产物.绥远建省对巩固国防和维护国家统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森 《教育与考试》2013,(1):42-47,60
清代顺天乡试共产生了112名解元,但籍贯是直隶省(包括今天的河北省、天津地区及北京地区)有106名,除去两名信息不全者,还剩104名。这些解元的省内地理分布呈现出与举人分布相契合的态势,同时在考进士时,其中式率要普遍高于一般举人,此外直隶省的解元绝大多数来自书香及官宦之家,而来自贫寒之家的子弟则很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