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运河史话     
我国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航道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它是沟通我国江、淮、河、海四大水系的一条水运动脉。它从北京到杭州,全程长达一千七百多公里。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文明的象征,它与我国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交织在一起,展示了我国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智慧和力量。京杭大运河在江苏境内的河道,在我国运河史上是开凿最早、变化最大的一段河道,也是现在的京杭大运河整治得最好、通航条件最好、运输最繁忙的一段河道。它从西北斜贯东南,沟通淮河、长江、太湖水系,北起邳县西北边与山东省台儿庄交界处,南至吴江县南边与浙江省王江泾交界处,全程长六百多公里。其中位于淮阴杨庄水利枢纽以北  相似文献   

2.
最悠久、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和一系列湖泊,全长1794km。长度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相似文献   

3.
临桂南陡河的历史和现状——南陡河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南陡河概况在桂林西南郊有一条开凿于七世纪末的古运河,名相思埭.《新唐书·地理志》七上记载:“临桂县有相思埭,长寿元年(公元692年)筑,分相思水使东西流”.埭就是坝,意思是筑坝阻遏相思水,使之向东西两边流,成为人工运河.由于古今水道名称不同,河道也有变化.明清后一般叫南陡河或南渠,当地人民则称之为“古柳运河”.  相似文献   

4.
明清京杭大运河的畅通,水神信仰随之繁盛。“功莫大于治河,政莫重于漕运”,在这一重大政策指引下,明清两朝不断的把一些历史名人和那些为保运利漕作出突出贡献的现实之人尊奉为水神,一个个新的人格神在运河区域被彰显或树立,同自然水神一道,佑助运河的畅通。运河区域逐渐形成了以人格神信仰为主的明清水神信仰文化。成为运河文化的一重要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从秦初洞庭一带民间所祀湘神,乃是与舜之传说相联系的"二妃",证明了屈原<九歌>二<湘>所祀神灵,也当与"舜,妃"有关.并从湘水之神的"原型"及其变迁上,论述了屈原时代所祀湘神,已不再是远古时代"万物有灵论"观念下产生的无主名水神,而已为有主名"舜、妃"之神所取代.在此基础上辩明王逸所注"湘夫人"为二妃,"湘君"则为二妃"所留"之舜;韩愈以娥皇为湘君、女英为湘夫人之说,乃是既不合情理也不合礼制的附会.由此得出游国恩、马茂元等的二<湘>"恋爱"说,并不符合舜与二妃的神话传说背景,而有的研究者试图用"殆已失考"的原始湘神传说,来为二<湘>"恋爱"说圆场,也无补于事.  相似文献   

6.
故事背景我们幼儿园原坐落于苏州城西、太湖之滨的木渎古镇,木渎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吴中第一镇”“秀绝冠江南”之誉。全镇四周环山,平原地与河道纵横交叉。公元前506年,伍子胥主持开挖了从苏州出发的第一条人工运河——胥江,这条人工运河的水引自太湖,经流胥口、木渎,是苏州的水路要冲。不久前,我园搬迁到距离胥江河畔50米左右的新址,胥江与幼儿园仅隔一条马路。  相似文献   

7.
姜新杰  赵锋 《上海教育》2012,(36):30-31
"真实的情景、真实的体验,才能给学生带来最真实的感受。"中国的农村到底什么样?在经历了30小时的火车和5小时崎岖山路的颠簸后,一幅中国传统农村的真实图景逐渐出现在杨睿眼前:被大面积瓦砾覆盖的泥泞土路;仅有一条靠人工开凿而成的百米隧道与外界连接的村  相似文献   

8.
当年梁实秋说:"冰心女士是一个散文作家、小说作家,不适宜于诗;《繁星》《春水》的体裁不值得仿效而流为时尚." 冰心适不适宜写诗我没有研究,但我想谈谈冰心散文的作文教学价值. 仔细品读会发现:《荷叶母亲》技巧娴熟,让人佩服;《金色花》技巧无痕,令人折服. 推测《荷叶 母亲》的创作,是先有母爱这一主题,再自现实生活中寻找对应物象来表现."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搭起了主题与物象的通道.放弃具体的人事,选择以物为喻,这是另辟蹊径,是写作的突破.父亲的朋友送我们两缸莲花仅是引子,三姐妹对三蒂莲应花瑞也只是铺垫,雨中荷叶对红莲的荫蔽让"我不宁的心绪散尽"才是核心.最后的感叹:"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总体而言,这条人工开凿的情感之河,设计精巧,布局合理,可以判定作者是一位出色的"河道"专家.  相似文献   

9.
听过这样一个童话故事:一位樵夫在过桥时不小心把铁斧失落在水里,这时水神出现了,手里拿着昂贵的金斧和银斧让樵夫辨认,樵夫却只是领回了自己的铁斧,诚实的樵夫因此得到了水神的赞扬与赐福.台湾漫画大师萧言中先生在他的作品《童话短路》里把这个著名的故事小小地"改编"了一下.水里冒出来的水神不是笑眯眯地拿着金斧银斧,而是脑袋上插着樵夫的铁斧,怒气冲天地大叫:"这是谁的斧子?!"而可怜的樵夫已经吓得战战兢兢、虚汗直流了……  相似文献   

10.
隋朝开凿通济渠后,在两岸多种植柳树用来保护河堤,河堤柳景由此肇始并传承于后世。因通济渠的开凿而形成汴河新柳景观,为郑州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并与大运河文化遗产产生了良好的互动关系。为重现汴河新柳景观,郑州市通过制定相关规划、整治河道河堤、栽种柳树和绿化草坪以及开展生态保遗工作等,打造了一条柳青水秀的美丽运河,为通济渠沿线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滹沱河是华北平原重要的河流之一,以善淤、善徙、善冲及泥沙多而著称,历史上人们视其为“决不可以人力治者”。民国时期,华北水利委员会与沿岸各地对滹沱河进行全面治理与开发,主要集中在水利测量、河道与堤防治理、农田水利开发等方面。运用西方科学治水理念,引进先进治水技术,政府与地方积极协调,减少滹沱河灾患的发生,增加引水灌溉面积,也推动了华北水利事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报导了氵舞水河的鱼类概况,共有鱼类71 种,隶属于5 目、14 科、55 属;列出了鱼类名录;同时也讨论了鱼类自然资源的保护、增值和利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略论黄河史研究:——关于黄河文化生态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即是一条自然的河,又是一条文化的河,一部黄河史,不只应当记述黄河的自然变迁,还应当阐明黄河的文化内涵,黄河在漫长的岁月中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黄河人,而黄河人同样在漫长的岁月中为黄河贯注了精气与灵魂,黄河与黄河流域的人类,将决定着黄河与黄河人的命运,已经流淌了百万年的黄河还将在地球的东方流淌下去,我们期待在新的世纪中,人类与黄河一道用更加协调的笔调,谱写出后续的篇章。  相似文献   

14.
自黄河夺淮入海以来几百年间,淮河泛滥不止,历代屡有治理,但限于认识、技术等条件限制,未能科学认识和治理淮河水患。民国以后,不断有中外有识之士及水利技术专家对此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方案,因局势不稳.未能实现。国民政府成立后,专门成立了导淮委员会,参酌中外专家的调查结果,结合以往治淮的经验,制定了一套较为科学的工程实旌计划,同时通过借款或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使得在抗战爆发前基本完成导淮计划的初步工程。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陈果夫贡献最大,出力最多,他还在具体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水利思想。  相似文献   

15.
秦汉时期人类开发活动对河套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暖湿期农业文化向北扩展是顺应干预型的综合开发,有其合理因素。阴山南麓,河套冲击平原,鄂尔多斯黄土高原相对适宜的生存条件和气候环境,决定了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青藏高原隆升,引起北方干旱和地质时期沙漠的形成、发展。第四纪环境是形成荒漠化的基础。临戎、三封、窳浑三城所在的乌兰布和北部古绿洲消亡的直接原因,可能与黄河干流改道有关。秦汉时生产力相对低下,处初垦状态,人类活动并没有对当时的生态环境构成威胁。其影响不应过于夸大。  相似文献   

16.
主人公哈克决定了小说的风格,但密西西比河决定了小说的形式,也只有这么一条宽阔的运蕴藏着巨大能量的大河才能左右主人公的前进旅程。可能就是这条河才能是所有的历险都有惊无险。如果说马克·吐温是这部小说的上帝的话,那么,密西西比河就是马克·吐温的上帝。因为它使这部小说成为了不起的佳作。  相似文献   

17.
岷江是成都平原的母亲河。当都江堰的调控力与岷江水势相平衡时,是兴利的最佳时刻;当岷江自然伟力超过都江堰的调控力时,岷江洪水就会给成都平原带来洪涝灾害,并损毁都江堰水利工程设施,有的洪灾甚至又进一步引起成都平原的旱灾。二千余年来,这类灾害常有发生,并有日益严重的趋势。本文试对成都平原上的旱涝灾害作一历史考察,以资当今对这一问题作正确的环保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改善成都平原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8.
黄河故道是由于黄河主流迁徙游动而遗留下来的一个自然环境比较独特的地理单元.黄河故道所在的黄淮海平原土地沙漠化扩展形势十分严峻,然而人们对它的发生、发展和存在潜在威胁的认识却远远落后于西北内陆和内蒙古高原沙漠区,这是防治该区沙漠化扩展、蔓延的最大障碍.文中以黄河故道典型区域山东聊城市为例,对该区的荒漠化程度进行景观尺度评价,并根据该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沙漠化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旧中国历代政府水务荒废,黄河南下长期侵蚀淮河水道,致使淮河流域灾害频仍。1950年淮河再次发生流域性水灾,淮河干支流堤坝溃漫无数,村没物毁,损失惨重。严重的灾情引起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关注,发出根治淮河的号召;周恩来主持召开中央治淮工作会议,确定了治淮方针,并成立专门的治淮领导机构治淮委员会。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之下,初期治淮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新中国治淮的良好起步。  相似文献   

20.
城市生态河道建设方法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城市河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恢复和强化河道的生态功能,河道生态治理与景观措施相结合,对生态河道建设设计理念及方法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