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白燕”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凯是元末明初著名的诗人,以《白燕》诗闻名,人称“袁白燕”,享年当在百岁上下。但是,关于他的生卒年代清初就有人质疑,当今学界对袁凯生卒年代的说法也多牵强。袁凯之父袁介也是当时著名诗人,有作品传世。然而,明清两代许多文献对于袁介存世的界定是不符合史实的。袁介为袁凯的文学才华提供了家学滋养,袁凯也很有乃父之风。现实中的袁凯喜欢交游,与之交游者多为当时俊彦。袁凯与家人感情甚笃,相濡以沫。饱读诗书的袁凯一生有仕有隐,富有传奇色彩,其后裔却湮没无闻。  相似文献   

2.
张见充  林淑媛 《师道》2013,(9):26-27
环节一:幼儿进场,表演唱《常回家看看》。谈话引入:引导幼儿复习上节课《早点回家》的故事,初步感受古诗内容。师:刚刚我们唱的这首《常回家看看》,说的是在外面工作的儿女给爸爸妈妈说的心里话。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诗人,他也常常在外面工作,叫袁凯。谁能说说袁凯的故事呀?幼1:袁凯在外地工作,有一天,他很想念家人,然后有一位驿差来送信。收到信以后,袁凯打开一看,原来是家人写给他的,他喜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1.学生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2.教师抓住关键词“只”、“又”、“绿”,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诗人感慨万千的思乡情感。3.拓展阅读《乡愁》,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进一步感受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怀乡思亲的情感。教学重点吟诵古诗、想象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情感,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教学难点入境入情,理解诗人表达的思乡之情。教学流程一、创境,未成曲调先有情1.配乐诵读。(1)同学们,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而思乡是古诗中常见的题材,你们都读过或学过哪些思乡诗呢?(2)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诵读思乡诗。2.引入诗题。…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品悟,让学生体会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2.通过情感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之情。3.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能力、品悟语言的能力、自学探究能力及团结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5.
教材分析:《一片槐树叶》选自语文出版社《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单元.这是一首咏物抒情诗,写于1954年.当时诗人已远离大陆故土6年了,思乡之情与日俱增.也许一次偶然翻阅旧书,夹在书中的一片槐树叶赫然跳入眼帘,由此触动了诗人.他的感情掀起了波澜.于是作者借夹在书中的这一片槐树叶抒发了游子思乡之情.  相似文献   

6.
九年义务制教材初中《语》第一册《枣核》一后,有台湾诗人彭邦桢写的一首思乡诗《月之故乡》。这首短诗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表达了作思念故乡的纯真感情。诗人把浓浓的思乡情融入圣诞夜的月光夜景之中,使我们感受到了“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炽热的赤子之心。  相似文献   

7.
钟淙 《学前教育》2022,(7):54-56
<正>我们班的新年歌会还余温未减,区教研组中创造性歌唱的话题又引发了我的好奇。虽然我和孩子们经常会快乐唱歌,但创造性歌唱尝试得并不多。幼儿的创造性歌唱都有哪些方式?创造性歌唱活动应该怎样进行?如何在歌唱中支持与鼓励幼儿的创造性?歌唱活动如何做到不仅仅是唱歌?怎样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带着许多疑惑和期待,我和孩子们一起开启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诵渎《长相思》,并积累有关乡愁的诗句。2.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诗人身向榆关、心系故园的思乡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相似文献   

9.
王英 《阅读与鉴赏》2008,(12):28-28,18
在古人笔下思乡念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他们因为各种原因背井离乡.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离开生活多年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自己是漂泊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当他们想归家时却是千里迢迢、路途遥遥。但这却隔不断他们那“迢迢不断如春水”的浓浓的思乡念亲之情.这时候他们便用诗歌来表达出这种感情。这些感情的表达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直白,也有“村桥原树似吾乡”的含蓄.而更有一种是不说自己如何思乡念亲而说亲人如何思念自己.让情从对面飞来的内蕴。  相似文献   

10.
隐匿的乡思     
赵冬俊 《湖南教育》2007,(11):17-17
王维的《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短短四句,只二十字,就将思乡人的“一种儿童式的天真”表现得淋漓尽致—来自故乡的旧友燃起了他浓浓的思乡之情。他思绪万千,心潮起伏。以至手足无措得不知如何“招呼”同乡旧友!“应知故乡事”,几近“正确的废话”。但正是这“笨拙”的开场,  相似文献   

11.
王彩霞 《快乐阅读》2011,(15):124-125
1.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什么样的感情?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杜甫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悟 ,让学生体会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2 .通过情感熏陶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 ,热爱祖国之情。 3.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能力、品悟语言的能力、自学探究能力及团结合作精神。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去感受诗人的情感。教学难点 :对诗中四种意象的体会把握。设计思路 :诗是最精练的语言艺术 ,它用最少的字句、最简练的结构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有无言之美 ,无尽之意。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以一组偏实的比喻性意象抒发了海外游子对故土故国的思念与热爱之情 ,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学中教者应引导学生走进诗人…  相似文献   

13.
天山是清代西域诗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熔铸了西域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天山的高峻、险要既带给诗人强烈的震撼,也是诗人命运坎坷的象征;诗人描写天山时蕴含了浓郁的思乡之情、深重的历史沧桑感,诗中既表达了其对天山的喜爱之情,有时也流露出至西域的愁苦之情。因此,要完全理解这些西域诗歌的深刻内涵,就必然要结合天山这一特殊的意象来解读清代西域诗歌。  相似文献   

14.
乡愁四韵     
思乡,自古以来一直是诗歌表现的主题之一。尤其是在交通、通讯极不发达的古代,一旦离乡,前路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家书谁传递?于是,远在他乡异地的诗人,常常不禁"思"从中来,美丽而忧伤的思乡诗句汨汨而出,成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篇。触景生情。诗人们魂牵梦萦的思乡之情,往往因遇到某种机缘而奔涌而出。暮春夜雨、明月高悬、夕阳西下、塞外芦笛等,都牵动着诗人对故土的思念,挥洒自己的诗情。被称做中国第一思乡诗的《静夜思》便是如此: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触发诗人思乡之情的是秋夜明月。深秋之夜,一轮满月挂在天边,月光透过窗户,照在诗人的床前,那么皎洁,以至诗人疑是"地上霜"。一个"霜"字,不仅写出了月色之白,更给人以清冷孤寂之感。诗人不禁"举"头望月、"低"头思乡。由"望"而"思",俯仰之间尽显愁思。仰望着玉盘的明洁,月桂的婆娑,诗人思绪联翩:今夜的月儿多圆啊,可人呢?怎能团圆!于是诗人想起了故乡。想起了故乡的什么呢?诗人没有具体讲,让我们想象吧。  相似文献   

15.
[教学环节]小组学习,紧扣“还“字,披文入情,体会思乡之情.   1.自由读诗,根据注释,四人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相似文献   

16.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幼儿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来自于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以此来发现与建构数学关系。那么在幼儿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让教师教得轻松,孩子学得轻松、学有所获;如何做到孩子是发现者、探求者、体验者,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启发者呢?  相似文献   

17.
家乡,在游子的心里,永远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组教材安排了三首古诗词.三篇现代著名女作家创作的名篇.可以说都是游子们思乡怀乡的绝唱。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因人而异.引发乡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教学时除了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的思恋、热爱之情.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还要感悟作者的感情是通过一些什么景物或事物表达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曾巨龙 《高中生》2010,(3):18-19
从历年的高考命题情况来看,思乡诗的提问方式主要有六种:①某句中的某字用得好,好在哪里?从首句的某字到末句的某字,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简析某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②有人认为诗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③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④从诗中的某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诗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⑤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诗作一赏析。  相似文献   

19.
朱华东 《师道》2006,(6):40
近日,我听了一位教师向学生讲授宋代王安石写的《泊船瓜洲》这首诗。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王安石的思乡之情。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想象体会。师:同学们,诗人泊船瓜洲,远望家乡钟山,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让我们想象一下:此时此刻,诗人那可爱的孩子正在家中做些什么?诗人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又在做些什么?在深情的音乐声中,学生们各抒己见,滔滔不绝。生1:春天的景色多美呀!可是诗人那可爱的孩子却没有心情欣赏这美景。他正站在家门口,眼望着爸爸远行的方向,眼巴巴地盼着爸爸快点回来。生2:我想,诗人那可怜的孩子…  相似文献   

20.
教材分析:《乡愁》是一首现代诗,余光中的经典之作,是几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诗两首》的第二首。本单元一组诗歌共同的主题就是爱国思乡之情,要求能领悟诗歌中所蕴涵着诗人深沉而炽烈的感情。吟诵诗歌,欣赏诗歌是本单元的主要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