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送出方志敏狱中文稿的又一个人《团结报》八月三日刊载倪俊的一篇文章,介绍将方志敏狱中文稿辗转送出的另一送稿人——凌凤梧的送稿经过。凌风格,浙江金华人。方志敏关押在南昌绥靖公署军法处看守所时,凌任该所所长。其时,凌曾奉命向方劝降,无意中流露出一些不满现实...  相似文献   

2.
2012年,《方志敏全集》历时数载终于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手捧新书,不免心潮起伏.作为一名来自方志敏烈士家乡的老党史工作者,我经历了从追寻方志敏的狱中文稿如何冲出监狱的考证,到亲身参与全集修订编辑工作,有太多的感受:为了实现烈士的遗愿和让这份厚重的精神财富永久传承,有多少人曾为它历经风险,它凝聚了几代人的胆识、情感以及心血和智慧.  相似文献   

3.
《铁窗英魂》是一曲催人泪下的历史悲歌,更是一曲激越高昂的时代壮歌。因为方志敏无论在监狱中还是刑场上,他都坚守信念,拒绝投降,一身正气,笑对死亡,慷慨就义,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所具有的可贵的革命气节和英雄本色,给我们竖立了一尊不朽的历史雕像。 方志敏虽然只有36年的短暂人生,但其革命经历还是丰富曲折的,然而剧作家却没有历时性地描写他的革命人生的全过程,正如剧名所示,作品截取的仅是方志敏铁窗斗争生活的几个片断,也是他短暂人生的最后时刻。因为这是方志敏最富光彩、最为亮丽的人生景观。在狱中,无论方志敏坚强…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8月25日晚中央1台播出《东方主战场》第一集《东方危急》,出现方志敏等人被捕后气宇轩昂的形象,画外音解说:"1934年4月,中国共产党以中国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筹备会的名义,发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基本纲领》。随后‘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成立,在北上抗日途中,遭国民党军重兵围攻,领导者方志敏被俘。在狱中,方志敏写下了《可爱的中国》:‘谁要想将有四千年历史  相似文献   

5.
1935年1月24日,方志敏同志不幸被蒋匪军捕获,囚于南昌军法处。为了“使全国红军和革命的工农群众,知道他们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友们,正在国民党监狱内,挨日子,受活罪,更加激怒起来,加紧奋斗,迅速璀毁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为一切被杀害,被斩首,被活活地折磨而死的战友们复仇!”方志敏同志在狱中半午多,克服种种困难,写下了如下著作:《方志敏自述》、  相似文献   

6.
1935年,在国民党南昌军人监狱诞生了“一份报纸”《面盆报》。该报的创始人、主编叫何秉才。何秉才在大革命失败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1月,他为掩护战友被捕,国民党当局以“政治犯”罪名,将他判了15年徒刑。入狱后,何秉才很快与狱中的共产党员取得联系,他们还秘密建立了狱中党支部。狱中斗争的情景,使何秉才觉得要是有份支部  相似文献   

7.
龙宇 《湖南档案》2013,(11):25-27
他被苏区人民称为威震敌胆的“独臂将军”;他在方志敏的狱中遗著《可爱的中国》一书中以田寿这个名字被多次记述;也在《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之《粟裕传》中被记载为“是一位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领导人、军事学者”。他便是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团军团长刘畴西。  相似文献   

8.
1935年8月6日,方志敏烈士在江西南昌下沙窝慷慨赴难,英勇就义。1955年,中共中央作出寻找方志敏遗骨的决定。在刘少奇同志的直接指示下,江西省成立了以方志纯(方志敏的堂弟,省委、省政府领导人之一)等领导组成的方志敏遗骨调查小组。由于方志敏烈士是被秘密杀害的.一直找不到可靠的线索。直到1957年春天,江西化纤厂在南昌下沙窝破土动工了,一天,  相似文献   

9.
<正>上世纪80年代,笔者为方志敏家乡江西省中共弋阳县委党史办干部。当我们(从省党史部门)获悉曾与方志敏同囚的胡逸民已回祖国,移居故乡,便连忙联系浙江永康县政协机关,比较顺利地见到早已年逾九旬的胡逸民。胡老在政府分配给他的三室一厅新居中接待了我们。采访中,老人很健谈,他应我们的要求,不仅详细向我们介绍了他在南昌监狱与方志敏交往,还兴致勃勃地谈他早年的生活经历。然而他操着一口浓重方言,很难懂。  相似文献   

10.
著名革命烈士方志敏的遗著《可爱的中国》、《清贫》等,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热爱祖国的崇高精神和高尚的革命情操,激励和鼓舞千千万万的读者。这些气壮山河的遗著在狱中是怎么写出来的?又是怎样转交给党中央的,其经过鲜为人知。现在让我们揭开尘封的历史档案,了解这一段秘闻。英雄入狱1934年11月,方志敏率领红军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在江西省玉山县陇首遭国民党军队阻击,由于叛徒告密,落入虎口。  相似文献   

11.
围绕“档案化的界定与传播——以档案期刊为例”这一主题,第十八次全国部分档案期刊研讨会于4月25日至27日在上海举行,来自由国家及各省市档案局、馆,档案学会和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主办的24家档案期刊的负责人出席了这次研讨会。这些档案期刊是《中国档案》、《档案学研究》、《历史档案》、《档案学通讯》、《北京档案》、《天津档案》、《档案天地》、《山西档案》、《兰台世界》、《黑龙江档案》、《档案春秋》、《新上海档案》、《档案与建设》、《安徽档案》、《山东档案》、《浙江档案》、《档案时空》、《湖北档案》、《档案管理》、《广东档案》、《云南档案》、《四川档案》、《陕西档案》、《档案》。  相似文献   

12.
"南昌暴动,其主要意义,在广大的发动土地革命的争斗.因此这一暴动,应当与中央决定之秋收暴动计划汇合为一贯的斗争,在此原则之下,中央曾训令湘粤赣鄂四省立即进行,响应南昌暴动:一方索(牵)制破坏压迫'南昌'之敌;一方开始秋收斗争……"上述文字取自解放军档案馆"中国人民解放军革命战争时期档案珍品展览"展陈的一封信,即1927年8月1日中共中央(化名"中原")写给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的信,信件发出的当天,南昌起义爆发.实际上,从起义的酝酿、决策、部署到部队南征等各个阶段,中共中央对南昌起义的领导指挥始终贯穿其中,其指挥策略主要体现在中央给前委和各省的一系列信件中.  相似文献   

13.
《叶剑英选集》出版发行 根据中共中央决定,由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的《叶剑英选集》,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5月13日起在全国各地新华书店陆续发行。《选集》收入了叶剑英同志从1937年至1983年间的重要文章、报告、讲话、谈话和书信等共85篇,43万余字,其中大部分文稿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全国新闻出版系统跨世纪人才培养工程工作会议召开 会议于5月6日至10日在江西南昌、井冈  相似文献   

14.
论档案文化     
目前,“档案文化”已经成为一个经常出现的高频概念,对于档案文化的研究文章也越来越多,比较集中而系统的研究当数专著《档案文化论》。由“档案文化”延伸开去还已经有了“档案文化产业”、“档案文化刊物”等概念。前者可见《北京档案》2004年增刊“档案文化产业论坛”上集中刊发的“浅谈档案文化产业的发展”、“浅议档案文化产业的拓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围绕“档案文化的界定与传播——以档案期刊为例”这一主题.第十八次全国部分档案期刊研讨会于4月25日至27日在上海举行.来自国家及各省市档案局、馆,档案学会和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主办的24家档案期刊出席了这次研讨会。他们是:《中国档案》、《档案学研究》、《历史档案》、《档案学通讯》、《北京档案》、《天津档案》、《档案天地》、《山西档案》、《兰台世界》、《黑龙江档案》、《档案春秋》、《新上海档案》、《档案与建设》、《安徽档案》、《山东档案》、《浙江档案》、《档案时空》、《湖北档案》、《档案管理》、《广东档案》、《云南档案》、《四川档案》、《陕西档案》、《档案》。  相似文献   

16.
20年前,在中国档案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颁布实施。2007年9月5日,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在北京隆重召开纪念座谈会。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全国人大法工委,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部门,中央、国家机关和  相似文献   

17.
王国华  马云 《兰台世界》2006,(5X):58-58
2004年《城建档案》刊登了一篇《责任重于泰山》,副标题是—《建设项目档案报送过程中建设单位的责任》的章。看了数遍很受触动。作为城建档案馆的一名工作人员身感工作的责任重于泰山。章的作列举了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件事。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因为工期与某施工单位在工程款项支付上产生纠纷,并且对簿法院,作为工程竣工重要凭证的“单位工程质量汇总表”上面有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共同签署的责任人、日期及公章,此表一般在建设单位要求下会签署多份,其中包括给城建档案馆报送的档案中确保一份原件。  相似文献   

18.
《湖北档案》2014,(9):F0002-F0002
9月29日,全省档案宣传工作会议在武昌召开。会议强调,要在贯彻执行中央、省委两个《意见》、档案法治建设和档案文化方面搞好重点宣传;要创新档案宣传工作方式。提升档案宣传工作水平;要扎实做好《中国档案报》、《中国档案》杂志和《湖北档案》杂志征订发行工作,利用和巩固好档案宣传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19.
正大汉奸汪精卫之妻、曾任国民政府中央监察委员的陈璧君,于1946年4月被国民政府江苏高等法院判处无期徒刑,褫夺公权终身。1949年她从苏州监狱移押到上海提篮桥监狱,1959年6月17日因病死于狱中,享年68岁。多年来,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文史、档案材料,采访当年曾经管理过陈璧君的多名管教干部,还采访了当年常到监狱送物、探视,并为陈璧君处理后事的陈家远房亲戚谭文亮先生,遂成此文。文中不少史料为首次披露。移押上海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三年,章太炎在《苏报》上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节录,和为邹容的《革命军》写的序,因此触怒了清廷。清朝统治者勾结帝国主义侵略者,查封了《苏报》,逮捕了章太炎、邹容等人。一九○四年,判决章太炎监禁三年,转到租界监狱。在法庭上和监狱里,章太炎英勇不屈,愤怒斥责中外反动派的卑劣勾当,宣言“不认野蛮政府”。帝国主义者对他进行百般凌辱,经常拳打脚踢,甚至用锤子捶其胸,但章太炎毫不畏惧,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狱中三年,他先后写了《狱中答新闻报》、《狱中赠邹容》、《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