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片机项目制作实践教学中,汇编程序开发时的"隐含错误"令初学者不知所措,易产生畏难情绪。本文分析了这些"隐含错误"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针对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产生的"错误",阐述如何收集"错误",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形成"错误"资源,并应用之。提出利用"错误"资源的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错误是学生探究的标志。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善于发现错误背后隐含的教育价值,引领学生从错误中求知,从错误中探究,让学生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  相似文献   

4.
文章论述了新闻标题的"分句隐含",主要考察"评价义"分句隐含标题。认为句法语义上,分句隐含标题可划分为多种形式;语用效果有前后隐含、引人入胜、表意含蓄、语篇连贯、简洁明了、客观评价。最后,从篇章化的手段、不对称、预设与隐含、焦点与信息等方面解释其存在的理据,认为分句隐含把此类标题的焦点或信息"打包"到了标记性词语身上,受众又可依据认知经验把它们"解压"出来并进而解读。  相似文献   

5.
在解三角题中,由于公式多,隐含条件多,导致解题时,稍不留心,就会不知不觉地产生错误,造成错解、增解或漏解,因此,分析研究三角求值中的隐含条件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分析已知角中的隐含条件  相似文献   

6.
语内错误也称语内干扰(intralingual interference),大多是由于目的语结构复杂造成的。这些错误是学习者根据现有的有限的目的语的输入作出了错误的假设而产生的错误,可以看作是正常的语言发展的错误,Richards称之为"发展性错误(developmental errors)"。语内干扰是错误分析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有些二次函数问题看似不难,但若数学概念模糊,掌握知识不够全面,或粗心大意忽视隐含条件,或考虑问题不够周密,加上思维定势的影响,就会形成错误的判断,产生错误的理解,导致错误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加缪的系列文学作品所凸现的生命哲学之思,正是其对"生之绝望"与"生之热爱"两大生命本质蕴涵的深层追问——"没有对生之绝望就没有对生之热爱"。只要人们对己身的"当下存在"进行静观或反思就会产生荒谬感,投身于荒谬的世界生活本身就隐含着"反叛意识"随之产生,这正是加缪对生命之思的哲学阐释的内核思想。  相似文献   

9.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的课堂呼唤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有错误产生。认知心理学认为: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而且"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布鲁纳语),  相似文献   

10.
错误分析理论对大学外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错误分析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发现外语学习者语言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和产生错误的原因。本文从"错误分析"理论的角度,论述了错误分析理论的来源、基本观点,分析了中国大学生学习英语常见的错误类型,探讨了错误分析对外语教学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数学解题错误伴随数学学习的始终,但是错误并不可怕,学会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以避免错误的再度产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为了让学生从成功和失败中学到同等重要的知识,初中数学教师要对于学生解题错误站在数学价值的高度上重新审视,允许学生犯错并利用"错误"来教学,引导学生反思错误,查找原因来创设一些新的学习机会,本文笔者提出初中数学教学可根据教学需要应用正误对比教学法。  相似文献   

12.
文章试图以马克思按需分配理论的源起、产生及发展这一脉络为线索,梳理并比较不同按需分配倡导者对"需"的认识,从而对该理论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马克思的按需分配因隐含了按人们的欲求进行分配而容易走向"乌托邦"。  相似文献   

13.
一、按图索骥掘隐含沟通联系搭桥梁数学问题中的条件有明有暗,明者易于发现,便于应用;暗者则隐含于有关概念、知识的内涵之中,因忽视隐含条件而造成解题失败的案例屡见不鲜。因此在解题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分析隐含条件所反映的形式,使其掌握挖掘各种形式的隐含条件的途径,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如一元二次方程ax2 bx c=0中的a≠0,零指数幂a0中底数a≠0,等等。解题时如果不注意这类隐含条件,就会产生错误。反之,则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函数问题一直都是中考数学的热点和难点.有些问题看似不难.但若数学概念模糊.掌握知识不够全面.粗心大意忽视隐含条件.或考虑问题不周密.加上思维定式的影响.就会形成错误的判断.产生错误的理解.导致错误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的实施使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由于教材的漏洞,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学生的知识水平、世界观与价值观甚至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等原因都会导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错误。个别教师对待"错误"唯恐避之不及,其实"错误"也是一份宝贵的资源,是旁逸斜出的美丽,也许藏着大智慧。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又"字所在的句段、篇章及语义特点,运用语用和认知理论探讨前项隐含的"又"字句,对隐含项性质、与本句的关系及对"又"字所造成的影响等作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汉语中存在很多句法与语义不一致的"非常规组合"。这样的句子通常具有隐含意义,对隐含意义的挖掘往往对文章的理解起到重要作用。在蒙古族学生汉语教学中,隐含意义的解释存在不足和偏差,成为蒙古族学生理解汉语深层语义的瓶颈。因此,从"非常规组合"的语义分析入手,并以语义分析为出发点,挖掘隐含意义。可以培养蒙古族学生理解汉语深层语义的语言习惯。  相似文献   

18.
丁红芳 《考试周刊》2010,(48):85-86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永远留有遗憾的艺术。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探索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不断产生大量学习信息。其中,学生随时发生的错误是每位教师必然遇到且需要面对的学情信息。教师要凭借着自身的教学机智,应时制宜,积极应变,善于将学生的"错误"合理利用起来,挖掘"错误"中合理的成分,  相似文献   

19.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错误"生成,在教学中要"宽容错误"、"引诱错误"、"利用错误"、"纠正错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化"错误"为"亮点",使得数学课堂因此更精彩、有效。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20世纪70年代格莱斯具有开拓语用学新纪元的《逻辑与会话》中最重要的"会话隐含意义"理论,认为这一理论的核心就是"合作原则"(简称CP)。从"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数量原则、质量原则、关系原则、方式原则角度分析了会话或话语中违反这些原则所产生的语用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