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师:这学期我们背诵过一首叫《临江仙》的词(校本教材选背诗词),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生: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师:知道这首词的出处吗?生1: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唱的就是这首词。生2:我在《三国演义》这部书的前面好像看到过。师:对了,古代作家写小说常常用一首诗或词来开头,叫做开篇之词,它能暗示作品的主题,帮助人们理解作品。《临江仙》就是《三国演义》的开篇之词。今天,我们也以这首词来开始新课文《三顾茅庐》的学习。知道为什么吗?生:因为《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里的一个故事。师:你预习得真好。《临江仙》…  相似文献   

2.
每当著名歌唱家杨洪基,用他那浑厚激越而又略带沉郁的男中音演唱电视剧《三国演义》片首主题诗时,观众都会激动不已。然而,这首冠于小说《三国演义》回目之首,又制成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主题歌的好词《临江仙》是谁作的呢?它并非小说作者罗贯中所写的,而是四川新都明代大诗人杨慎! 据史料记载:在嘉靖本《三国演义》上并无此词,此词是在清人毛宗岗  相似文献   

3.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提起这首词,人们都会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全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元末明初文学家罗贯中依据陈寿的史书《三国志》创作的。由题目可知,《三国演义》不像正史那样真实,它是古代的白话文小说。与《三国志》相比,《三国演义》的艺术性更强。  相似文献   

4.
明代状元杨慎的《临江仙》词,原是其历史词话中“说秦汉”的开篇词。毛氏父子笔削《三国》而把它作为小说开篇,其意义内涵发生变化,而与《三国演义》的悲剧性主题发生联系。这首词是毛氏修订《三国》的传神点睛之笔。它既关乎小说的境界主旨,又体现出修订者的才调文心。  相似文献   

5.
《三国演义》片首词是谁作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之前,有一首《临江仙》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首词在嘉靖本《三国演义》上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6.
2011年,“大衣哥”朱之文凭借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红遍大江南北。读过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这首歌的歌词正是《三国演义》的卷首词,词牌名为《临江仙》。词曰:  相似文献   

7.
[案例]师:这学期我们背诵过一首叫《临江仙》的词(校本教材选背诗词),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生: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师:知道这首词的出处吗?生1: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唱的就是这首  相似文献   

8.
吴然 《语文知识》2000,(11):24-26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是我国古典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的卷首词。前几年中国电视剧中心拍成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把这首词作为主题歌词,由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杨洪基演唱,流传很广,影响很大。遗憾的  相似文献   

9.
明朝诗人杨慎,不仅诗写的很好词也写的很好,他的代表作《临江仙》颇有特色,很受人称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清人毛宗岗父子评点《三国演义》时,将这首《临江仙》词置于小说的卷首,因而广泛地流传开来,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由于词中有“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两句,所以有人认为“夕阳红”一词为杨慎所首创。  相似文献   

10.
词作家王健为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写了十一首歌词,播放后颇受观众好评.下面我想试析其咏蜀国君臣的几首,祈行家教正。仁政信誉的代价美电视剧《三国演义》将小说的扬刘抑曹主旨移植过来后,乐曲据此照晒它,歌词为此浇灌它,它  相似文献   

11.
《三国演义》的评点,尽管由于新的阅读和批评模式的生成而逐渐淡出了小说读者的视野,然而作为中国古代小说批评的研究个案,仍然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文章对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三国演义》评点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如果我们要对《三国演义》评点系统做一个全面的审视,可以发现,这一研究至少必然会涉及一下几个方面:《三国演义》评点的版本分析,《三国演义》评点的主体研究,《三国演义》评点的文本阐释;在逐个深入研究的同时,推进并形成整个《三国演义》评点的立体交叉研究。  相似文献   

12.
成语"措手不及"在中国古代四大白话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中共出现53次。在以上四部小说有代表性的现代英译本和汉英词典中,该成语也都有多种英译文形式。文章主要对这些英译文形式进行分析,指出汉英词典中词条的英语对应词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一名年仅11岁小学生在央视大谈《三国演义》,这名小学生就是来自黑河市爱辉区第五小学的孟子睿同学。2015年9月7日21:58分,孟子睿同学以横溢的才华、幽默的语言、睿智的表现在中央电视台教科频道(央视10套)《我的一本课外书》节目第五集中,向全国观众推荐他的课外书《三国演义》。这本名著在他眼里不但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还是一部人生事业的演义。他用一首首童稚的小诗诠释不同年龄对人物的不同理解和判断,分享在不同年龄读《三国演义》的不同感悟与收获。节目现场气氛热烈,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14.
一、复习导入师 :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学习三国两晋南北朝史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 :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其中的“三国”是一个分裂的时期 ,后人对当时的历史局势作了一首词 ,下面我们欣赏一下古人对三国的评价 ,同时考虑回答这是什么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 ?(放映《三国演义》序幕片段 )生 :(齐答 )《三国演义》。师 :(满怀激情地启导 )歌中唱道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其中的“英雄”你知道多少呢 ?生 :有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周瑜、黄盖……师 :说得好。这些历史人物在小说和戏剧中的形象 ,有时和历史真实大大不同 ,究竟…  相似文献   

15.
儿子九州今年8岁,在县城读小学二年级。他聪明伶俐,小小年纪不仅基本能读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说岳全传》《隋唐演义》等书,还为这些小说中的人和事写出60多首“打油诗”。受“百家讲坛”影响,他最敬爱岳飞和关羽,竟为岳飞一人写出4首小诗。  相似文献   

16.
《三国演义》问世后,掀起了一系列轰动效应,围绕着对《三国演义》的思考,揭开了我国历史演义小说批评的序幕。初始的演义小说批评史学意识深重,但是由于《三国演义》体现了社会上全新的审美观念,决定了初始的演义小说批评必定有美学新质出现.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堪称明清演义小说批评的专著,是社会理想与美学理想交融的批评。文章对明清演义小说批评进行了美学归纳。  相似文献   

17.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文化的优秀代表之一,对它的研究向来是大家热衷的焦点之一。有人研究《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有人从小说的结构去分析《三国演义》;也有人专门研究《三国演义》中的战略技巧等等。本文通过使用语用学的重要理论——言语行为理论来分析《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对话,一方面展现人物对话所蕴含的智慧,另一方面展现这一理论的强大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8.
罗贯中与《三国演义》《水浒传》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8月在山东泰安召开,与会中外专家学者就《三国演义》《水浒传》的版本与成书过程;罗贯中的籍贯问题;《三国演义》《水浒传》人物形象、思想文化内涵;小说艺术的运用以及《水浒传》《三国演义》的小说评点、传播、接受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而又和谐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新见解、新观点,为《三国演义》《水浒传》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拓宽了道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史传文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源头这一理念出发,以《史记》和《三国演义》的关系作为个案,从思想内容、美学风格和叙事艺术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探讨。重点分析了《史记》的实录和春秋笔法对《三国演义》在题材和思想倾向上的影响,认为《三国演义》的宏大叙事与悲剧风格、叙事虚构等与《史记》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一、了解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基本知识以《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为例,二者都属于历史小说。但《水浒传》可定位于英雄传奇小说,《三国演义》则可定位于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多吸收民间传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