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中国、世界优秀速滑运动员比赛成绩的系统研究,分析中国速滑运动员现状及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探讨我国速度滑冰的战略重点;预测16届冬季奥运会速滑成绩以及中国速滑运动员在16届冬季奥运会可能达到的成绩和名次,为决策我国速滑运动员参加冬季奥运会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世界、中国优秀速滑运动员比赛成绩的研究,分析中国速滑运动员现状及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探讨我国速度滑冰的战略重点;预测16届冬季奥运会速滑成绩以及中国速度滑冰运动员在冬季奥运会可能达到的成绩和名次,为决策我国参加冬季奥运会的速滑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心理调控对古典式摔跤运动员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奥运科技攻关服务为契机,结合摔跤项目特点,将备战2008年奥运会古典式摔跤队31名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心理测量和心理调控等方法,在研究摔跤运动员个性化心理能力构成因素的基础上,对运动员进行了为期12周的不同程度的实战演练、基于摔跤比赛规则的知觉训练和情绪控制能力训练.采用心理、生理和行为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对心理调控和针对性训练的效果进行评价,以达到提升摔跤运动员竞技心理能力、促进技、战术水平发挥的目的.研究表明:古典式摔跤运动员的心理能力指标由竞技控制能力、应对逆境能力、自我调控能力、注意分配能力、反应准确性能力、知觉预判能力6个方面构成,而这6项能力与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密切相关,竞技心理能力的提升能够促进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发挥.针对比赛规则的知觉训练和不同程度的实战演练能够有效提高运动员知觉预判能力、注意分配能力、逆境应对能力和竞技控制能力,结合技、战术的情绪控制能力训练能够提高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控制水平.心理调控能够有效地改善运动员赛前控、降体重所产生的不良生理、心理状态,从而促进古典式摔跤运动员在各种重大比赛中技、战术水平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武术运动员赛前情绪及临场应对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68名参加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的运动员的赛前情绪状态及其临场应激应对方式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名次前列的武术运动员的个体失败焦虑、社会期待焦虑得分低于名次后列的运动员,且其与比赛名次呈显著相关,而在自信心与躯体焦虑因子上差异不显著,与比赛名次也不存在显著相关,赛前情绪是影响训练水平与比赛成绩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名次前列与后列运动员在面对各种应激源时,4种不同的应对方式均有采用,但前者在采用进攻式应激应对策略的得分均高于后者,而在采用回避式应激应对策略的得分则是大部分都低于后者,赛前情绪各因子与临场应激应对方式各因子呈一定相关,表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认知-情感调控训练法、模拟应激训练法、放松训练法与控制点训练法等是几种可以改善赛前情绪状态及临场应激应对方式的有效方法与手段;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赛前训练不仅是单纯的竞技技术训练,还应包括必要的、系统的心理训练内容。各种训练方法应根据具体运动员在各训练阶段的实际需要进行科学组合,使能发挥最大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第 4、第 5、第 6届中国大学生运动会 (以下简称大运会 )田径比赛各单项前 8名运动员成绩的统计 ,运用系统科学的建模方法 ,建立多种大运会田径比赛成绩与名次的预测模型 ,从中优选最适合大运会田径比赛男、女各单项成绩与名次的预测模型 ;并以田径比赛实践中长期积累起来的各单项前 8名运动员成绩资料为鉴标 ,建立波动差计算公式。应用最优预测模型和波动差计算公式 ,可预测下一届大运会田径比赛的成绩与名次。依据此预测的成绩与名次可为各省、直辖市备战大运会田径比赛提供信息依据。此研究方法亦可为今后预测全运会、奥运会等田径比赛成绩与名次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体育与科学》2019,(4):100-105
本研究以中国高尔夫球队女子优秀运动员为测试对象,采用运动员赛前情绪、运动员特质自信心、运动员意志品质等量表以因子分析方法探究优秀女子运动员的关键心理特征及其与运动员等级之间存在的联系。结果表明:1)优秀女子高尔夫运动员在自信心的特质运动应对和特质任务应对两个因子、意志品质的果断性和坚韧性两个因子,以及赛前情绪的自信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普通运动员,在赛前情绪的社会期待焦虑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普通运动员;2)意志品质的果断性和坚韧性两个因子、赛前情绪的自信因子极其显著可有效预测女子高尔夫运动员的运动等级;3)赛前情绪的个体失败焦虑和社会期待焦虑两个因子消极预测了女子高尔夫运动员的运动等级。  相似文献   

7.
考察大学生运动员完美主义与自尊和训练比赛满意感之间的关系.以186名大学生运动员为被试,进行完美主义、自尊和训练比赛满意感的测量.结果发现,运动员完美主义的个人标准维度与自尊和训练比赛满意感呈显著正相关,而运动员完美主义的反复思考、关注错误、知觉父母压力和知觉教练压力与自尊和训练比赛满意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运动员完美主义的个人标准对预测大学生运动员的自尊起到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反复思考和关注错误对预测大学生运动员的自尊起到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运动员完美主义的反复思考、关注错误和知觉教练压力对预测大学生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满意感起到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大学生运动员的完美主义在自尊的基础上对预测训练比赛满意感做出了新的贡献,可靠地解释了训练比赛满意感总方差的另5.6%.  相似文献   

8.
王晏  周宏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1):98-100,129
为更好的备战2008年奥运会竞走比赛,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调查法对影响2004年奥运会我国竞走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我国竞走运动员有很强的实力,奥运会比赛成绩不理想与赛前训练针对性差、竞技状态调整不好、年龄结构不合理等有关,比赛失利系多方面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9.
通过生理、生化、心理测试和运动员自我监控研究了10名武术套路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心理状态和技术状态与比赛成绩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赛前训练中的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尿素等3项生化指标与比赛成绩的关系经统计学检验具有显著性意义;POMS量表中紧张、慌乱等2个心理因子与比赛成绩的关系经统计学检验具有显著性意义;运动员自我监控指标中"技术、难度、情绪"等3项指标与比赛成绩的关系经统计学检验具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考察运动员在比赛中如何综合使用各种应对策略,检验在不同的应对策略层面上,运动员对实现目标的感知、情绪状态以及体验到的控制是否存在差异.从200名运动员中随机选取151人,完成一系列相关测试,对所得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员在比赛中所使用的应对策略可以分为四类.在对运动员自我设定的目标加以限定后,他们的控制体验、积极的情绪状态以及愤怒与沮丧的状态在四个应对策略层面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8).综合运用高水平任务型应对策略和低水平放弃型应对策略的运动员,要比综合运用高水平放弃型应对策略和低水平任务型应对策略的运动员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具备更好的心理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1.
师范院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大学生应对方式与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江西师范大学的342名人学生的应对方式和身体锻炼的关系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表明:大学生一般应对方式与体育锻炼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关系;问题解决应付方式与锻炼兴趣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但其它应付方式之间却没有相关。  相似文献   

12.
应对的理论研究及其在运动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应对的研究中,存在人格功能理论、情景理论和相互作用理论,而人格特质和情景因素的交互作用模式是研究应对的比较科学的研究取向。运动领域应对的研究主要涉及到运动员的压力源、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应对方式量表等方面。在今后的应对研究中,应注重心理防御机制和积极应对方式及后果的研究,并且要探寻个性化的应对训练程序,这样才能使应对的理论研究和运动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冰壶高水平竞技比赛具有应激性特征,冰壶运动员比赛所采取的应对策略,是其参赛能力的重要标志和其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冰壶运动员比赛压力特征及成因,探讨了冰壶运动员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和获得途径,指出冰壶运动员应对策略是冰壶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表现。从树立信心,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建立认知对策库,提高冰壶运动员比赛认知能力和快速适应比赛的能力;制定冰壶运动员个性化的应对训练程序,实施个性化的应对训练方案,评价应对效果等方面,阐述了冰壶运动员的比赛应对策略,旨在促进冰壶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指导冰壶运动训练和比赛。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江苏、湖北、辽宁和新疆4个队伍的88名散打运动员的应对方式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高水平的散打运动员更倾向于在竞赛中运用自我谈话策略,并且更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训练中的动作自动化水平和目标设置水平更高;在竞赛策略上,男性散打运动员比女性散打运动员更多运用表象策略,且消极想法更多;在训练策略上,男性运动员更多运用放松、活化动员和放松策略,而女性更多运用情绪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5.
冯燕 《体育科技》2004,25(3):42-45
以46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10项自我陈述测验和生活满意感量表为研究工具,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多因素方差分析的统计方法,调查了体育学院学生的压力感受和应对方式.研究目的是为学生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依据,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研究结果显示,体育学院学生感受的主要压力有学习、学校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和就业.面对压力,他们的应对方式主要有解决问题、退避、转移注意力、自我激励、宣泄和求助.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运用问卷调查与心理学实验的研究方法,分析不同级别女子摔跤运动员赛前情绪、应激应对方式、自主平衡调节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运动等级较高的运动员的个人失败焦虑和社会期待焦虑会明显低于其他水平运动员。健将级的女子摔跤训动员面对比赛时,应激应对方式,自我平衡能力均优于国家一级的女子摔跤运动员。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the influence of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dimensions (Neuroticism, Extraversion, Agreeableness, Conscientiousness, and Openness to Experience) on the appraisal (intensity, control) of a self-selected stressor, coping, and perceived coping effectiveness. Participants were 482 athletes (305 males, 177 females) who played a variety of sport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Big Five dimensions influenced coping selection, coping effectiveness, stress intensity, and perceived control of the stressors, but not the type of self-selected stressor. In particular, Neuroticism predicted higher stressor intensity and Agreeableness lower stressor intensity. Neuroticism predicted lower perceived stressor control and Conscientiousness higher perceived stressor control. Higher levels of Neuroticism were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associated with more emotion and avoidance coping strategies and less problem-focused coping strategies. The other four personality dimensions were also associated with the selection of coping strategies that were perceived to be effective. This study provides support for the notion that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dimensions directly influence appraisal, coping, and coping effectiveness among the sample. Coping was also influenced indirectly by personality through the appraisal process. The Neuroticism dimension was 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the selection of less adaptive coping strategies and lower levels of reported coping effectiveness. The other four personality dimensions were associated with more adaptive coping strategies that were rated as effective.  相似文献   

18.
采用心理学研究中的小样本范式,通过一种非共时,多基线水平的单被试实验设计考察心理调控介入后四名武术套路运动员的应对方式是否有显著改善。来自"视觉化"检验方法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心理调控介入后,四位队员的应对方式产生了显著性的变化,9个应对因子分值全部朝向积极性应对方式转化。社会效度评价的数据分析表明:运动员与教练员对心理调控的效果均给予了积极肯定。  相似文献   

19.
女游泳运动员大负荷训练中的情绪和应对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女游泳运动员 6周大负荷训练中的情绪和应对方式 ,了解她们在大负荷训练中的心理特点 ,为提高游泳运动员在大负荷训练中的心理承受能力提供依据。研究表明 ,女游泳运动员大负荷训练中的情绪变化受负荷总量变化的影响 ,优秀运动员在大负荷训练感受中肌体劳累 ,精神疲倦和自我怀疑百分数均高于普通运动员。在大负荷训练应对方式中 ,优秀运动员宣泄和回避的百分数低于普通运动员 ,自我激励 ,寻求他人支持 ,自我安慰 ,关注队友感受等维度的百分数高于普通运动员。提示在大负荷训练中 ,优秀运动员似乎更倾向采用积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