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设计成败归因调查问卷,对海南国际旅游岛英语导游人员进行抽样调查,并对取得的数据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南英语导游成败归因既有内部的不可控的因素,也有外部的可控的因素。英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分别占据成功归因和失败归因前两位。基于成败归因分析,笔者就海南英语导游英语水平提升策略作出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初中生学业自我妨碍的现状,学业自我妨碍与学业成败归因的关系。方法:采用学业自我妨碍量表和初中生学业成败归因问卷对502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初中生学业自我妨碍水平较高;②学业自我妨碍在性别(t=0.037,P0.05)、家庭住址(F=0.370,P0.05)、年级(F=1.011,P0.05)和父母教养方式(F=0.792,P0.05)上存在显著差异;③成功外部不可控和失败外部不可控起正向预测作用,成功内部可控和失败内部可控起负向预测作用。结论:初中生学业自我妨碍水平较高,内部归因较高的学生学业自我妨碍水平较低,外部归因较高的学生学业自我妨碍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3.
所谓“归因”,一言以蔽之,即“对自己和他人做过的事件的结果和外部行为的可察觉的原因所进行的推论。”美国当代著名归因理论家韦纳(B·Weiner)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过自己多年研究,于1971年提出了成败归因的模式。他认为,一们一般把成败行为归因于努力、能力、任务(或作业)难度和机遇四种因素。前二者属内部因素,后二者则属外部因素;能力与任务难度是稳定因素,努力程度和机遇则为不稳定因素;上述因素还可以区分为可控的和不可控的,这三种成分(部位×稳定性×控制性)搭配可构成八种不同成分  相似文献   

4.
对河北省、陕西省90名特殊教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不同教学效能感水平的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成败归因的特征。结果发现:教学成败归因在不同教学效能感水平分组上总体差异非常显著;教学成功时的不可控归因对总体教学效能感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教学成功时的不稳定归因对高水平组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县级中学高中生物理考试成败归因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35名县级中学高中生为被试,以考试成败归因问卷为工具,旨在探讨高中生对物理考试成败结果的归因特点。研究表明:(1)整体上看,县级中学高中生对物理考试成败倾向于作内部归因,他们将持久努力、临时努力和学习方法等内部可控原因视为首要原因;(2)自我评价成功者与失败者对考试结果的归因存在明显差异;(3)男女生对考试成功的归因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对考试失败的归因有一定差异,女生比男生更看重能力、学习方法、学习基础与任务难度等原因对失败结果的影响;(4)高中生对考试成败的归因不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利用英语口语成败自我归因问卷和英语自我概念问卷,以48名本科二年级大学生为被试,对英语口语成败自我归因和学业自我概念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大学生普遍能在"努力"与否等"内部/可控"因素上找寻英语口语成败的原因;越是有这种归因倾向的学生,其学业自我概念越良好、对自己的英语口语越满意、其英语口语水平也越高.  相似文献   

7.
归因影响到期望的改变和情感反应,而归因后果影响后继行为的动机.用维纳的动机和情绪归因理论分析初中生数学学习成败的原因,得出以下结论: (1)学习兴趣、数学基础、教学方法和学习能力是影响优生数学学习的首要原因,且优生倾向于把自己的数学学习成功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原因: (2)学习方法、努力程度、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是影响后进生数学学习的首要原因,且后进生倾向于把自己的数学学习失败归因于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原因;(3)优等生组与后进生组在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数学基础、家长支持、教学方法、他人帮助、学习能力、身体状况、教师个性魅力等归因要素上存在显著差异.优生的归因往往较为全面,后进生则相反.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学业成败归因和学习动机对其学业倦怠有很大影响:在成功归因时,内部可控和外部不可控与学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内部不可控与学业倦怠呈显著正相关;在失败归因时,各维度与学业倦怠呈正相关;内部动机和学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外部动机和学业倦怠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内部作用较外部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9.
以679名高中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高中生物理学习自我监控与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定向、归因的关系。结果表明:高中生物理学习自我监控与自我效能感存在较高的正相关;高中生物理学习自我监控与掌握目标定向存在较高的正相关,与成绩目标定向存在微弱正相关;高中生物理学习自我评价成功者的自我监控与内部可控归因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内部不可控归因无显著相关,与外部归因存在微弱正相关;物理学习自我评价失败者的自我监控与内部可控归因、内部不可控归因、外部归因均无显著相关;自我效能感、目标定向和学习成败归因是影响自我监控的重要内部因素。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开展高中生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学习归因的调查,探讨高中生学习行为归因方式、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调查表明,高中生对三个学科的学习归因都是以内部可控归因为主,其次为内部不可控归因,再次为外部不可控归因,最后为外部可控归因.分析发现,语文学习的内部可控因子在文、理科生上存在显著差异,数学学习的内部可控因子在文、理科生及是否班干部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另外,高中生学习归因与学业成绩存在显著相关并对其学业成绩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露  涂靖 《海外英语》2011,(13):95-97
该研究以Weiner归因理论为基础,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成败的归因倾向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总体上,英语专业学生学习成败多归于内部因素;2)内、外部归因中,除"性别"因子外,其他各因子均有显著差异;3)性别上,成功男女生归因合理,成功者性别差异不大;失败女生较失败男生的归因相对合理。该研究旨在引导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学习做出合理的归因判断,以期提高英语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中学教育》2016,(5):64-71
以2402名长治市高中生为被试,以考试成败归因问卷为工具,以物理、化学、生物课的考试为成就情境,探讨高中生考试成败归因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总的看来,长治市高中学生对科学课程考试结果倾向于作内部归因,他们把平时努力、学习方法等内部可控原因看作是影响考试结果的最重要的原因,把考试精神状态、能力、兴趣、基础、临时努力、答卷策略等内部原因看作是较为重要的原因。(2)自我评价成功者与自我评价失败者对考试结果的归因有明显差异。自我评价成功者看重多数原因对考试结果的影响,而自我评价失败者只把学习方法、平时努力等少数几个原因看作是导致其失败的重要原因;自我评价成功者把教师教得好看作自己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原因,而自我评价失败者未把教师教得不好看作自己没有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原因。(3)高中生对考试结果的归因有比较明显的性别、年级、校际、学科差异。(4)高中生尤其是女生的考试成败归因存在自我贬损的归因倾向,不存在自我防御归因倾向。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陕西、河北两省146名特殊教育教师的问卷调查,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了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成败的归因特征,认为:其一,特殊教育教师的总体教学成败归因中稳定归因得分最高,外部归因得分最低。教学成功时,内部归因得分最高,外部归因得分最低;教学失败时,稳定归因得分最高,内部归因得分最低。其二,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成败归因在性别、学历、学生类型与是否在编等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教学失败时,内部归因在不同教龄的特殊教育教师中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中生考试成败归因与学习倦怠的关系,为提高高中生学习积极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考试成败归因问卷和学习倦怠问卷,对869名中学生进行施测。结果:高中生通常对考试成功进行内部、稳定、可控因素的归因,且感到欣慰、感激,对考试失败进行内部、不稳定、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且感到沮丧、内疚;无论成败,他们都相信下次考试能够获得成功,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高中生的学习倦怠处于中等水平,且与考试成功的归因呈显著负相关,与考试失败的归因呈显著正相关;考试成败归因对高中生的学习倦怠有一定预测作用。结论:高中生考试成败的归因方式对其学习倦怠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山东省梁山县780名高中生为被试,以考试成败归因问卷为工具,探讨高中生对物理考试成败结果的归因特点。结果表明:整体上看,梁山县高中生对考试成败倾向于作内部可控归因,其中又主要归因于持久努力、临时努力和学习方法,对考试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倾向基本是一致的;男女生对于考试成功的归因不存在明显的差别,对考试失败的归因有一定差异,女生比男生更看重学习方法、学习基础与能力等原因对失败结果的影响;不同年级高中生对考试成败具有基本相同的归因倾向;不同成绩水平高中生对考试成功的归因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对考试失败的归因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文山地区苗族青少年归因风格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沃建中、孙慧明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归因风格分量表》对云南文山地区327名苗族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苗族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多得采用稳定(持久)、可控、整体的归因。男性苗族青少年比女性更容易归因于内部、可控的因素。家庭人均月收入较高的苗族青少年更倾向于作出内部、可控归因。与父母亲一块生活的苗族青少年更倾向于作出可控归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红河州哈尼族青少年归因风格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沃建中、孙慧明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归因风格分量表》对云南红河州341名哈尼族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哈尼族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采用整体可控的归因.哈尼族青少年男性比女性更多采用外在、持久稳定的归因.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多采用内部、持久、可控的归因.家庭人均月收入较低(200元以下)的哈尼族青少年倾向于采用内部、可控的归因.与父母亲一块生活的青少年更易形成可控归因.  相似文献   

18.
数学学困生是学校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其成因复杂多样,转化过程艰辛,收效甚微.了解数学学困生归因特点,教育工作者可以对学生归因进行指导,预防学困生的形成.研究表明,数学学困生学业失败主要是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或者是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原因造成的,具有明显消极归因模式.  相似文献   

19.
运用韦纳的归因理论,以丽水学院医学院94名学生英语学习的成败归因调查为基础,分析了大学生英语学习成败归因的特点和趋势,并根据统计结果,得出今后英语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论归因风格与归因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因是指根据行为或事件的结果,通过知觉、思维、推断等内部信息加工过程而确认造成该结果之原因的认知活动。美国心理学家韦纳(B.F.Weiner)认为行为结果的原因有三种分类维度,即:原因源(内部-外部)、稳定性(稳定-不稳定)和可控制性(可控-不可控),并研究证实,人们特定的归因维度影响其动机水平、自我估价等变量以及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