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徽语祁门方言"得"字句用以表达能性范畴,在句法格式上有多种语序选择,不同格式所包含的"能性"范畴语义次类不尽相同,对动词或宾语、补语也有不同的选择要求。可能式动补结构中的"得"由表"可能"义的动词"得"虚化而来。  相似文献   

2.
新疆维吾尔族学生学习英语属三语习得范畴。文章分析了初学英语的维吾尔族大学生在"三语习得"语境下学习英语词汇的状况,探讨了他们词汇记忆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吕磊 《考试周刊》2011,(26):39-40
本文首先从新闻、方言、实用、文学等文体中探讨了"都"字表述语的特点,认为"都"主要有加强语气、强调立场等虚词功能。在分析"都"表述语具体语境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都"字表述语的翻译策略,认为为了传达源语的功能,在不同情况下,需采取直译、意译、零翻译等不同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张拱贵先生主编的《汉语委婉语词典》为语料,把汉语委婉语系统作为一个原型-范畴系统来与认知理论中的原型-范畴系统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探讨汉语委婉语的认知方式,揭示汉语委婉语作为原型-范畴系统的特点,为汉语委婉语的形成与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相似文献   

5.
张彩平 《考试周刊》2011,(12):164-165
一、设计导入语 课堂导入语是一堂课的开场白,它在一堂课中常常能起到点明主题,激发兴趣的作用,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有着自己鲜明的学科特点。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导入语。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类、思想品德或别的什么课,而要把语文课上得象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呢?在这里,我想用如下的三个"味"来考虑怎样把语文课上得"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7.
姚寒露 《文教资料》2012,(32):132-134
体态语,又称身势语、态势语、形体语言等,是一种非言语的信息手段。体态语是非语言语中最丰富的一种语言。它具有多义性、文化性、直观性等特点。在此,我们用CIPP-CTOOLS软件统计《红楼梦》中与笑有关的体态词,并且分析词性,归纳与"笑"相关的体态语功能。  相似文献   

8.
从殷璠《河岳英灵集》中诗人评语的文本解读出发,选取他对盛唐诗人高适的评语并结合其所选高适的部分诗歌作品,分析评语的具体意义。总体把握评语中"胸臆语"、"风骨"范畴的内涵,研究高适诗歌的风格特征并将其还原到诗人具体的诗歌创作实践中,以期对殷璠的品评做出更为细致和较为合理的文本阐释。  相似文献   

9.
认知域和语序是语篇连贯的两个重要认知参数。本文以百二十回本《红楼梦》为研究对象,考察表因语标"因为"、"因"、"为"、"为的是"、"为着"、"既然"、"既"、"由"的使用情况,分析其在"行、知、言"三域和语序方面的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10.
"之称"是《广雅疏证》中一个常用的训释用语,由"之称"构成的训释主要用四种格式。其中在"……,……之称"格式中,训释语经常不是被释语的所指,而是解释被释语的语源、属性、特点、功用、类属、方位、别称等。"……有……之称"是用来解释训释语的名源的。"……是……之称"用来解释异体字的意义。"……亦……之称"用于解释多义词的后一个义项。  相似文献   

11.
"劳动"和"工作"这是一组我们经常会遇到的名词,看似简单,却蕴涵着两个范畴概念。范畴是认知的基本概念,是人们在互动体验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普遍本质在思维上的概括反映。人类对范畴和范畴化的认识存在很大分歧,从古至今形成了两种主要的范畴理论:经典范畴理论和原型范畴理论。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作为理论基础,进一步阐述对外汉语教学中"劳动"和"工作"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语篇分析和对传信范畴的研究分别是近年来语言学界的热点话题。由于话语中传信语的选择能够体现出话语信息的来源或可靠性,并隐含着说话人对信息的态度,所以对新闻语篇中传信语使用情况进行研究,既能够反映新闻语篇的特点,又能体现出传信语使用的特点,并揭示出记者的认知背景。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体范畴研究述评万波体作为一个语法范畴的术语来自西方语法的aspect。R.R.K.哈德门和F.C.斯托克在《语言与语言学词典》中对体的解说是:"动词的一个语法范畴,用添加前缀、后缀或变化中间元音的方法来表示。体表示的时间概念不多,而是表示所叙...  相似文献   

14.
输入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晓云 《考试周刊》2011,(18):123-124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效率的提高来自于对二语习得研究的深入理解。而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则是强调语言输入对语言学习的重要影响。有效的语言输入具有"被注意性"、"被理解性"和"复现性"三方面特点。对这三方面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启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合理有效的词汇输入的途径和手段,有利于增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效果,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孔华 《学语文》2014,(4):51-53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和其他文学品种相比,诗的语言最具特点,宋代的王安石把诗歌语言称为"诗家语"。"诗家语"是一种特殊的言说方式,一般语言一旦成为"诗家语",其性质就可能发生变化,意义后退,意味走出;交际功能下降,抒情功能上升。成了具有音乐性、弹性、随意性的灵感语言,用西方文学家的说法,就是"精致的讲话"。面对这样"精致的讲话",我们要指导学生深入诗心,读懂"诗家语"。  相似文献   

16.
传统中国画中有众多赋有民族特色的范畴,要学习,就应抓重点、抓线索.作者认为"形"与"神"这一对范畴,在传统中国画诸范畴中既是重点,又是线索.首先,文章考察了"形"与"神"的确切涵义;然后,阐明它是传统国画诸范畴中的重点;最后,阐明了它是把握其它范畴的一条线索.  相似文献   

17.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英语委婉语生成原理.在范畴理论框架下,委婉语范畴的原型为禁忌语,基本范畴向上位扩展或下属缩小的演变生成委婉语范畴.而其它义项成员家族相似性相对较低,属于非典型性成员.委婉语动态生成的过程中,禁忌语向委婉语延伸的过程就是家族相似性由高到低的弱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语篇分析和对传信范畴的研究分别是近年来语言学界的热点话题.由于话语中传信语的选择能够体现出话语信息的来源或可靠性,并隐含着说话人对信息的态度,所以对新闻语篇中传信语使用情况进行研究,既能够反映新闻语篇的特点,又能体现出传信语使用的特点,并揭示出记者的认知背景.  相似文献   

19.
由于康德把"我能认识什么?"这一问题置于理性所关切的四大课题之首,因此"范畴论"在其先验哲学中具有奠基性的意义。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通过范畴的"形而上学演绎"和"先验演绎",使范畴的使用权限获致了合法性证明,而范畴的效用问题则是他对该权限的进一步彰显:知识之建构、先验图式论、现象界之确立均与该问题相关涉。  相似文献   

20.
二语动机研究在近几十年成为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而近五年来"自我"和"身份"概念的引入使得二语动机研究朝着一个更加动态的视角转变。借鉴Drnyei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与Ushioda的"情境中的人"的相对观,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一个成功的外语学习者Bill的访谈、反思日志以及博客质性数据的搜集分析,探讨其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动机自我系统的动态构建,发现其"理想二语自我"、"应该二语自我"及其"学习经验"之间存在交互关系,并且其动机二语系统有两种独特表现形式,即"努力行为"以及"英语功能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