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渠道。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受到种种挑战,传统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要。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积极创新教学。而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有利于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空间和创新教学方法。基于此,主要介绍翻转课堂的概念,以及目前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现状,并且为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尽快地被运用于高校政治理论课堂提出几点可行性策略,以供相关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更好地发挥思政课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必须要提高教学效果.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从适应当前高校转型发展的需要出发,思政课的教学模式应该由传统的灌输式的模式向现代的精细化模式转变.本文以闽南理工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为例,对高校思政课"专题式讲授"与"开放式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展开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时效性是高校教育与大学生发展的瓶颈,从事一线教学的思政教师应不断反思当前影响教学实效性的原因:高校思政教师、大学生与环境氛围等主客观因素。文章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具体实证为例,总结出建构其实效性的五种路径:转变教学观念,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精心组织课堂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思政教师队伍的素质;优化高校德育的氛围。  相似文献   

4.
徐红梅 《考试周刊》2008,(53):10-11
有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研究讨论由来已久,但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还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改实际情况,谈谈几点体会与思考。基本思路在于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深度参与中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影响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与"课程思政"理念相违背,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促进"课程思政"理念与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相契合,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需要对"课程思政"影响下的高校思政课教育现状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剖析,在解决其问题的基础上,全面而深入的探究"课程思政"影响下的高校思政课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化,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针对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模式探索课题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首先对高校思想政治课课堂实践教学的含义进行了解析,对思想政治课课堂实践教学的功能进行了介绍,其次分析了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模式的类别,最后对提高"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效果提出了建议,以期对未来的教学做出指导。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政课专题式教学要求以统编教材为基础,在凸显本课程重点、难点的基础上,以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而又不偏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为原则,进而结合现实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对教学内容做以深度拓展的教学方式。高校思政课专题式教学有助于革新教材内容、增强教学实效性,强化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政治修养,以及加强师生互动、改善师生关系。高校思政课运用专题式教学应当改进教学模式、推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学习与社会服务相结合,推进思政课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变普适性的教材体系为有针对性的教学体系,以真正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面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可以通过链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课堂。探讨“兴趣+问题+专题+活动”的链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旨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积极的价值观,同时将学生置于学习过程的中心地位,使他们成为自主学习者,构建“认知、入情、明理、塑行”四维一体的成长型课程体系。这种教学模式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的构建提供创新的思路和实践路径,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实践培养的重要手段,在教材和师资等配套的前提下,思政课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为此,应在把握思政学科特性的基础上,根据思政课教学实践以及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10.
《滁州学院学报》2021,(1):111-115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思想多元化不断冲击当前高校思政课的话语表达方式。因此,转换及创新高校思政课的话语表达方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高校思政课课堂合理恰当的话语表达方式"难寻"是导致"时效性"不强和"实效性"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思政课教师"教"的能力较弱是影响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话语表达方式转换及创新的根本原因。高校应当加快构建思政课教师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强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思政课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升转换及创新话语表达方式能力,切实增强话语表达方式的"时效性"和"实效性",真正有效地实现高校思政课话语表达方式的转换及创新。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政类课程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提升思政素质的重要渠道,对于大学生健康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高校通过提供思政类课程教育能够提升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和思想的新时代青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近年来随着我国党政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推进,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由于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存在,难免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高校思政类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提出提升思政类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曾大地 《成才之路》2022,(13):107-109
教师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创新.文章从师范院校舞蹈课程思政概述入手,对混合教学模式下师范院校舞蹈课程思政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并通过充实平台资源、促进课下自主学习,创新教学方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积极开展培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组教材内容、打造全新教学课堂,拓展双重实践...  相似文献   

13.
实践教学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举措与途径,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仍存在课时不足、流于形式、缺乏整体性和实效性等问题。依据高校思政课的课程性质和培养目标,结合专业和学生特点构建分层实践教学模式,能将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提高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提高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现今社会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而"电子线路"课程作为电子技术的前沿基础课程在电气信息类相关专业培养方案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文章分析"电子线路"课程在当前高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及存在问题,以"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模式为改革目标,从强化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整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探索课程思政融入方式、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5.
地方师范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在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上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实效性仍比较低。学生、任课教师以及高校管理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错误认识或不恰当的教学方法,影响和制约着师范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应当积极扭转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错误认识,不断引进和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减轻教师的教学、科研负担,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地位和待遇。  相似文献   

16.
为响应和落实党中央提出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新要求,加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汽车文化课程在思政育人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教师可以精心设计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教学内容,进行多元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更好地将大学生思政教育自然融入课堂;进行教学评价方式改革,增加对学生品质、道德、素质等方面的考核。通过多方面的课程思政改革,使学生在课堂上不知不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进而实践文化育人、专业育人的大思政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课程开展对高校学生心理素质影响效果明显,如何发挥思政课的积极作用也成为当前重点研究课题。本文从思政课教学任务开展背景展开探讨,重点论述时效性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当前高校思政课堂教学中影响时效性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几点有效解决措施,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在课堂中不断强化进步,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在高校基层得到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8.
曾芸 《现代企业教育》2014,(22):158-158
当前我国"两型社会"建设需要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文从探析"两型社会"建设与高校思政课的关系入手,结合"两型社会"建设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探析高校大学生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政课课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实际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思政课“坐后排”现象逐渐成为大学生逃避、反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表达方式,严重制约了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创新,成为影响思政课实效性提高的主要因素。深刻剖析后,可发现其核心原因在于高校对思政课缺乏重视,思政课教师的主导性发挥不够,大学生参与思政课的主体性不强以及多元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认同的冲击。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以教学实效性为抓手来重塑高校思政课堂。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的发展为高校思政课的改革与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民办高校在新媒体时代需要更进一步加强思政课建设,举全校之力构建思政课改革的联动机制,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打造产学一体的教师队伍,构建特色的评价体系,进而提升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