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王华 《职业技术》2007,(5):44-44
梳子虽然普通,但作为人人必备的物品,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但梳子市场上的一些小品牌,都停留在最基本的顺发功能上,产品式样单一,品牌形象不突出,所以一直没有形成气候。在高端市场上,更是一片空白。这时,“谭木匠”横空出世,以差异化经营方式塑造了独特的品牌形象。“谭木匠”的品牌塑造与销售非常好地结合在一  相似文献   

2.
李愚 《阅读与鉴赏》2010,(10):38-38
很多企业家成名后,都想方设法地掩饰甚至不惜一切代价粉饰自己的过去,而51岁的谭传华却在“谭木匠”的每一个加盟店里,工整地装裱了“一段家史”。他毫不讳言自己的过去,他说如果没有这些真实的经历,就不会有自己的今天,更不会有“中国第一梳”之誉的“谭木匠”。  相似文献   

3.
梳子的学问     
“昌和,来帮妈妈梳一下头发。”“好咧!”我拿起一把天蓝色的梳子,走过去帮妈妈梳头。“哎哟。”妈妈疼得叫了一声。她转头一看我手中的梳子说:“怎么用塑料梳子?快去拿木梳子来。”我拿来木梳子重新给妈妈梳头。咦,奇怪!为什么用塑料梳子头发容易打结,用木梳子却没事?这个问题,我一直不敢问妈妈,怕她笑我笨。吃饭时,妈妈看出我心里的疑问了,笑着问我:“是不是在想为什么用木梳子梳头,头发不打结?”我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塑料磨擦后,产生静电。而木头本身不导电,所以木梳子就不产生静电……”妈妈说。“我知道了!塑料梳子和头发磨擦产生静…  相似文献   

4.
临刑联对     
清康熙年间,安徽桐城举子戴名世进京赶考。乘船过江时,船上的人都在议论一位木匠犯法的事。据说那木匠曾为该县衙门制过多副木枷,没有想到自己今天也戴上了枷锁,真是“自作自受”。当时摇船的艄公出联“木匠造枷枷木匠”让戴名世对,戴苦思冥想,无以为对。  相似文献   

5.
雕鼠     
一个远方的国家,有两个非常杰出的木匠,他们的手艺都十分高超,很难分出高下。有一天,国王突发奇想:“到底哪一个才是最好的木匠呢?不如我来办一次比赛,然后封胜者为‘全国第一木匠’。于是,国王把两位木匠找来,为他们举办了一次比赛,限时三天,看谁雕刻的老鼠最逼真,谁就是全国第一的木匠。”  相似文献   

6.
有个城镇,住着一位心眼特别好的木匠。 不论有人求他什么事,他都能爽爽快快地答应。譬如:“木匠先生,请你给我家厨房做一个搁板。” “哎,哎。这很容易。”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遥远的国家,有两位非常杰出的木匠,他们的手艺都很好,难以分出高下。有一天,国王突发奇想:“到底哪一个才是最好的木匠呢?不如我来举办一次比赛,然后封胜者为‘全国第一的木匠’。”于是,国王把两位木匠找来,为他们举办一次比赛:三天之内,谁刻的老鼠最为逼真,谁就是全国第一的木匠。胜者不但可以获得许多奖品,还可以得到册封。  相似文献   

8.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教育局长在一次校长培训会上,别出心裁地让校长们从一堆木料中找出一块有用的木头来。校长们不停地挑拣,结果,只有5人找到了有用的木头,其余皆空手而归,说是“其余全是废木”。然而,局长却请来了木匠,请他谈看法,木匠直言不讳地说:“在我眼里每一块木头都是  相似文献   

9.
《广西教育》2007,(7C):58-59
一天,闲得无事,就在老家邻近的院子逛逛,恰好碰到一位老木匠(这位老木匠是本村的,我们都认识)在给一人家做木货。我们相互打了招呼。随后,老木匠用卷尺量一个木桶的底,量得周长为4尺。老木匠说:“吴老师,你是一位老师,我出个问题给你算算,刚才这只木桶的半径是多少寸”我一时语塞,说:“老师傅,一时用口算算不出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哎,梳子梳子,各种各样好看的梳子!桃木梳子,塑料梳子,铝合金梳子,还有名贵的象牙梳子、牛角梳子……哎,梳子梳子,价廉物美,物美价廉,谁要梳子?谁要梳子?哎哎,梳子梳子!……”  相似文献   

11.
收藏家苏伦先生有8000多把梳(shū)子(zi),枣木梳、牛角梳、象牙梳、玉梳、角梳应有尽有。据他自己说,他有两把西施的梳子,三把杨贵妃的梳子,四把慈(cí)禧(xǐ)太后的梳子,还有五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梳子。女王的梳子上还挂着一根弯弯曲曲的亚麻色的头发,光这根头发就价值连城啊!苏伦先生的梳子用“老虎嘴”牌保险柜锁着,柜上常年放着一把子弹上膛(tán,)的手枪。“你就说世界上这梳子,哈哈……”苏伦先生骄(jiāo)傲(ào)得不行,总是说着这样的半句话。“你想看看我的收藏?那怎么行啊?”苏伦先生常常这样自问自答。“爸爸,您有许多梳…  相似文献   

12.
在诗歌《梳子》教学活动中,我让孩子按照“××是××的梳子,梳着××的头发”的句子结构,进行仿编。孩子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扫帚是地的梳子,梳着地的头发”,“黑板擦是黑板的梳子,梳着黑板的头发”,“老师的手是风琴的梳子,梳着  相似文献   

13.
一位老教育局长在一次年轻校长培训会上,给大家出了一道有趣的考题,要求每人从院内一堆木料中找回一块有用的木头来。众人不解,有人猜测:莫不是老局长教我们制作教具吧?随着老局长的指点,校长们来到木堆旁,不停地挑拣着。结果,只有2人找回平整的木板,3人找回较长的木段,其余的校长皆空手而归。局长问其故,答曰:“余下的全是废木。”老局长笑了笑,请大家再次走近木料堆,并叫来一位木匠师傅,对校长们说:“你们不是认为这是一堆没有用处的木头吗?下面请木匠师傅谈谈他的看法。”木匠说:“校长们,依你们的眼光来看,这也许是一堆废木头,可我却不…  相似文献   

14.
有教育专家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校长别出心裁地让全校教师从一堆木料中找出一块有用的木料,几十位教师反复挑选,最终只有5人找到了有用的木头,其余皆空手而归,说是“一堆废木,没有一块有用的木头。”校长当即请来一位木匠,让他进行挑选。木匠说:“这还用得着挑吗?在我的眼里,每块木头都是有用的——平整的木头可以做椅面,  相似文献   

15.
<正>我终于可以摆脱家具的身份,终于可以不再呆呆傻傻地站立。我就要变成一头象,一头桌象,一头小小的月黄色的桌象。这是木匠神把我做成桌子时的许诺。那还是十年前,彼时我还是一块木头。“做一张桌子好不好?”木匠神指着一张图叫我看,图上是一张八仙桌,“会有人在桌面上品茶,会有小孩躲到桌底下捉迷藏,会有一只小猫拴在你的一条木腿上,还会有蜘蛛在你的某个角落织一张吊床……”  相似文献   

16.
梳子是极为平常的日用品。但到了具有创新思维的创意家手中,就好比“八仙吹喇叭——不同凡响”啦!把梳子卖给秃头者历来被人们当作笑话。不过,题图这款梳子却反其道而行之,为光头者打造了专用“梳子”。  相似文献   

17.
一位老教育局长在一次年轻校长培训会上,给大家出了一道有趣的考题,要求每人从院内一堆木料中找回一块有用的木头来。众人不解,有人猜测:莫不是老局长教我们制作教具吧?随着老局长的指点,校长们来到木堆旁,不停地挑拣着。结果,只有2人找回平整的木板,3人找回较长的木段,其余的校长皆空手而归。局长问其故,答曰:“余下的全是废木。”老局长笑了笑,请大家再次走近木料堆,并叫来一位木匠师傅,对校长们说:“你们不是认为这是一堆没有用处的木头吗?下面请木匠师傅谈谈他的看法。”木匠说:“校长们,依你们的眼光来看,这也许是一堆废木头,可我却不…  相似文献   

18.
<正>森林里,有个老木匠给自己盖了一座漂亮的小木屋,他希望自己的晚年住在漂亮的小木屋里能够开开心心。可是老木匠太孤单了,每天只有自己一个人坐在院子的木摇椅上看日出日落,老木匠多想能有个伴,陪自己说说话啊。  相似文献   

19.
“刨花子”就是木匠师傅做木工活时,刨下的木花子。它的特点是薄如纸,表面平滑,不易破碎,便于修剪。有的刨花子卷大,只需要用水浸泡一下再压平即可制作。  相似文献   

20.
巧木匠     
从前,有一位木匠,非常骄傲,自称是天下第一流的巧木匠。巧木匠为了显示自己手艺高超,经常向人吹嘘(xū):“我是天下第一流的巧木匠,如果哪位不服气,就请来比试比试!”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很快就传了出去。四面八方的木匠,都纷纷赶到这里,准备和巧木匠比个高低。比试结果,巧木匠果真名不虚传,总是占上风。一天,有个过路的行人,也来找巧木匠比试。巧木匠满不在乎地说:“你输了,我可以分文不要;我输了,可以把全部财产送给你。”巧木匠和过路人比试场地在村中一个大广场上。看热闹的人,把场子围了个水泄不通。木匠和过路人带着工具站在场子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