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盛琬清 《英语广场》2023,(18):19-22
近年来,国家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当今流行歌曲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成为重要媒介,本研究即以彼得·纽马克提出的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以方文山创作的歌词英译为例进行研究,探讨华语歌曲的字幕英译方式,以期为华语歌曲的跨文化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也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因而,准确形象地将各种菜名译成英语已然成为大势所趋。但由于中外文化背景不同,部分菜名可译,部分菜名英译却受种种限制。本文首先从奈达的宗教文化因素出发,分析菜名英译的基本原则。再从翻译的不可译性角度,分析部分菜名英译的困难,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和深化,中国关键词英译研究日益受到学者的重视。译好中国关键词,才能让世界更好地倾听中国的声音,译好中国关键词,才能增强中国对外传播效果,使中国文化走出去发展战略取得更大的成效。因此,本文将研究如何译好中国关键词,并提出中国关键词翻译的原则和翻译策略,以期提升中国对外话语权。  相似文献   

4.
康顺理 《英语广场》2020,(13):25-29
乡土文学的英译研究对于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大有裨益。本文以河南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品《李双双小传》英译本为例,通过归纳梳理译者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及分析其重现效果,探讨乡土文学在英语世界传播过程中的"得"与"失",论证乡土文学作品英译的"部分再现",以期引起学界的注意,共同探索乡土文学英译策略及其海外传播的最佳模式,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汉语古体诗英译中"不译而无不译"艺术模型的提出,提倡针对汉语古体诗进行选择性地或创造性地翻译,不刻意计较诗歌翻译绝对意义上的得与失。汉语古体诗翻译应当着重于整体艺术效果,力求在译文中再吟汉诗的音韵、重现汉诗的形式、回归汉诗的意境,使译文具备中华经典诗歌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和大美无言之审美特色。传播中国好声音,讲述中国好故事,实现中华文化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典籍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先行者。典籍英译是传达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中国声音的一个重要窗口。在分析了典籍英译的现状和影响其对外传播的实质性因素后,在马会娟汉译英"合作翻译"构建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典籍英译"合作翻译"模式。另外,建构中国对外出版的立体化国际销售网络、拓展对外传播的有效渠道、以及定位目的语读者群体和全面调研国外市场等,都是中国典籍英译对外传播的必经之路,笔者也作了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7.
就旅游行业而言,我们距离"讲好中国故事"尚远。本文从《徐霞客游记》的译介说起,强调旅游翻译的重要原则,应是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路线之一,应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故事,旅游译介应是广义的译介,即以传播为首要目标的译介,以多模态方式呈现的译介传播。  相似文献   

8.
张昆 《文教资料》2020,(8):23-25,33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是我国对外宣传的重要任务。本文从安徽故事外宣翻译重要性、安徽故事英译现状、安徽故事丰富的英译题材、安徽故事英译选题标准、安徽故事英译策略、做好安徽故事外宣翻译的建议几个层面,对安徽故事英译进行研究和思考,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助力安徽故事的对外传播,弘扬徽风皖韵,增进世界对安徽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肖文朝 《海外英语》2012,(20):181-182,184
古诗是中国的艺术瑰宝,古诗英译是传播中国文学的重要手段。许渊冲和翁显良是古诗英译的极大成者,二者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留下了大量的经典译作,形成了各自的翻译风格,提出了不同的翻译主张。许渊冲先生主张诗体译诗,并将"三美齐备"作为诗歌翻译的实践原则和评价标准;翁显良先生主张散体译诗,认为译诗的关键是"再现意象"。两种主张孰优孰劣,众翻译家各执一词。该文试从两位英译《登鹳雀楼》和《登幽州台歌》入手,对他们的翻译风格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
意象的传译是汉诗英译中传达“意美”的关键。本文立足中国传统意象理论,结合中外学者从意象角度研究诗歌翻译的成果,对汉诗英译中意象之美的可译性、再现,以及意象翻译原则和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翻译理论中涉及的语言符号的象似性问题在国内外语言学界受到关注,以林语堂英译中国古典诗词为例,象似性原则的应用在其诗文的译作中可见一斑。因此,结合象似性原则对林语堂英译中国古典诗词进行艺术赏析和研究对于学生的翻译理论的学习和实践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在《三国演义》的翻译过程中,罗慕士打破了西方文学翻译中的强势话语范式,大胆采用直译法,在语言、文学、文化层面上实现了中国话语言说。同时,他利用出版宣传、语境顺应等有效的中国话语传播策略,使译作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接受效果。罗慕士翻译《三国演义》的方法对当下典籍英译及对外传播工作的启示是:要综合采用各种言说策略,争取原语话语权,展示中国话语特色,讲好中国故事,使译作在海外获得最好的传播效果,进一步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3.
在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我国需要基于跨文化传播视角翻译经典文学作品,提高国外对中国经典文学作品、中华优秀文化的认识,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科学、准确地翻译经典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件简单之事,而是一件难度大的事情。对于翻译人员来讲,其需要清楚经典文学作品英译原则,掌握经典文学作品的英译技巧,做一名合格的中华文化输出者。该文主要分析了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经典文学作品的英译要点,研究了我国经典文学作品英译现状,探究了基于跨文化传播视角下改进我国经典文学作品英译现状的策略,希望为经典文学作品英译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在中外人文交流领域发出的最强音.中国教育故事是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讲好中国教育故事对于凝练中国教育智慧、提振中国教育工作者的信心、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与亲和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提出"讲好中国教育故事"这一命题,并不等于我们已经知道为什么讲、讲什么和怎么讲好故事,更不等于我们已经会讲故事,其中有许多问题有待我们研究和探讨.本文以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为例,就"为什么要讲好故事"、"如何吸引别人来听故事"、"讲什么故事"、"怎么讲故事"和"谁来讲故事"等问题进行研探,以期为我国教育同行"讲好中国教育故事"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课程思政与典籍英译课程的融合服务于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及政治素养内涵式培养的双重时代要求,最终目的是为全面构建国家人才培养体系建言献策,培养更多“讲好中国典籍故事”的优秀翻译人才。通过梳理课程思政融入《中国典籍英译》课程的价值意蕴,借助罗杰斯情感教育理论,探析将课程思政贯穿翻译专业课程过程的基本准则,有利于探索课内外翻译教学的情感教育模式构建,发掘符合外语类翻译人才发展趋势的实现路径,为新时代课程思政理念下的中国典籍翻译课程研究提供新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之下,翻译工作者们则承担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任务。本文主要从归化、异化和创造性"化"出发,结合大量例句,从译者、作者、受众群体、翻译目的以及社会背景这五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探讨译者该如何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创作出优质的译文。  相似文献   

17.
广西壮族民歌体裁多样,语言丰富,其英译不仅要达到功能对等,更应尽可能实现认知对等,以向受众传达壮族人民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方式和思维特征,传播好壮族声音.文章从认知对等角度分析"以歌译歌"原则下开展的壮族民歌英译,指出在兼顾语言意义与韵律特点的基础上,采用恰当的英译方法,可以实现源语民歌与译入语的认知性对等.  相似文献   

18.
鲁迅的《狂人日记》自发表以来多次被译成英文,其英译中林玉霖译文与威廉·莱尔(William A.Lyell)译文各有特色,他们因对翻译策略中直译与意译、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以及异化翻译与归化翻译原则的灵活运用而值得比较分析,在《狂人日记》的外译与传播史上也各有其价值。林译作为面向学生的英语学习工具,更侧重实用性;莱尔的译文强调翻译的规范性,更具有文学性。二者的翻译实践共同推动了鲁迅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推动了中华文化更好地通过本土教学与域外传播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9.
中医典籍是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基。近年来,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中医典籍书名的有效翻译有助于促进医学文化的交流和互鉴。中医典籍书名翻译存在望文生义导致译文信息误读和偏离文化造成译文交际障碍等问题。基于此,以纽马克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比分析三个代表性版本译文,试对中医典籍书名英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修改意见,以期完善中医典籍书名英译策略,讲好中医故事,助力中医药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20.
正翻译不仅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与载体,也是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手段。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时代背景下,翻译与中国海外形象塑造之间的关联是翻译学界的关注焦点之一。本专栏所选取的四篇文章,分别从翻译与政府形象塑造、翻译与国家海外媒体形象塑造、翻译与中国文学形象塑造、外宣翻译等不同的角度探讨翻译在中国形象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