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克思科学理想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社会发展研究提出的优秀成果,中国传统理想观是指导中国在漫长发展过程中走向文明的价值观念,中国梦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共同理想。马克思科学理想观与中国传统理想观指导中国梦的实现,中国梦体现马克思科学理想观和中国传统理想观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毛泽东在带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公正思想,结合中国的建设实际,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形成了其富有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正观.分析和探讨毛泽东社会主义公正观对中国共产党现阶段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如何实行公平的收入分配是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邓小平在领导我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公平分配问题作了许多精辟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公平分配思想.当前,研究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对于我们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平分配观,实行公平的收入分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对国家范畴的考察和论述,标志着无产阶级科学国家观的建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国家学说是在对前人国家学说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并在对资产阶级国家观的扬弃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国家的起源、本质和无产阶级的国家学说.国家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经历了一个理论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唯物主义法学观的确立。本文试图从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有关论述,马克思、恩格斯与旧法学的关系,马克思唯物主义法学同旧法学的区别以及马克思唯物主义法学观形成、发展的的过程等方面,来阐述《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唯物主义法律思想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形成是马克思、恩格斯概括和总结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并创立科学理论体系的过程及其结果;他们的后继者以此为理论基础,研究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促进其与社会和谐发展并建立了科学理论体系,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其重要成果之一;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为"扬弃"国外学者的科学技术观提供了理论指导,为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和谐发展指引了努力奋斗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世的年代,正是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年代.当时中国人民正在黑暗中开始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但是在闭关锁国的年代,中国人民还不知道在一个遥远的国家里诞生了马克思以及用他的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对当时的中国问题作出了一系列精辟的论述.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是中国近代史的主要内容,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中国的近代史,正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的共产党员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邓小平的共产党员观,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共产党员观的历史性课题.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奠定的共产党员观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在自然观上的革命也像认识论一样,在逻辑上是由于引进了辩证法和实践观点后发生的。"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研究、解释自然界"克服了机械论"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研究、解释自然"的方法论缺陷;"用实践的观点解释自然"克服了机械论敌视人的自然主义缺陷,生成了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人本主义特性。本文从历史起源、思想内涵两大方面整理了马克思、恩格斯"用实践的观点解释自然"的人本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0.
"建一个什么样的党"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建党学说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对党的性质作出的新的科学概括,"三个代表"科学地概括了党的先进性理论。"两个先锋队"和"三个代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相似文献   

11.
在苏联理论界与西方"马克思学"的理论对抗中,西方"马克思学"的恩格斯研究得以兴起.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学"的恩格斯研究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必须客观公正地评价西方"马克思学"在恩格斯研究中取得的成绩,同时对其中的严重问题保持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2.
"交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交往的基本内涵:交往是人的存在方式;交往促进了社会分工的发展;交往发展的结果必定是世界性的。马克思、恩格斯将其交往理论运用于对社会现象的分析,阐释了交往对于发展和保存生产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实现民族发展和融合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哈贝马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交往理论,赋予了其不同的内涵。通过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差别,可以丰富对马克思、恩格斯交往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质疑"马恩对立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外理论界都有人认为,马克思的哲学与恩格斯的哲学不仅是有差别的,而且是对立的,这种对立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张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统一,恩格斯则主张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二元对立;(2)在历史发展的主体性与客观性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强调人的活动的重要性,恩格斯则片面强调遵循客观规律的重要性,是机械决定论.作者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为依据,从以上两个方面论证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马恩对立论"是虚构的、不能成立的.文章还从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和详细阐发他们的理论的过程方面,论述了二人思想的基本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交往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这一范畴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得以首次表述并在马克思其后的理论中得到发展.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突破了传统的"主体--客体"实践结构观,它将主体问关系引入实践结构,把实践看作是"主体--客体"和"主体--主体"关系相统一的结构.深入开展对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我们对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认识,同时也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5.
据1983年2月26日《光明日报》报导:北京图书馆马列研究室研究人员在会同有关单位筹备"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的书展中,发现了四件重要实物:一、发现了由陈望道同志完成的《共产党宣言》最早中译本首次出版时间是1920年8月.二、发现了最早介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书籍是1895年5月出版的《大同书》中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思的许多重要发现中,恩格斯特别强调两个伟大发现:第一个伟大发现是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第二个伟大发现是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这两大发现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那么,这两大发现是如何做出的呢?笔者以为,这两大发现都与悖论问题密切相关,其中"人与环境"悖论的发现在唯物史观创立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公平正义观主要是以西方的社会形态演变为依据的。而中国的社会形态的演变除了与西方社会有一定的共性外,还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也表现在中国人的特殊的正义和公平观上。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具体论述到中国人的特殊的公平正义观,但是他们的基本理论方法能够用来具体解释中国人的特殊的公平正义观的形成原因。文章主要阐述了中国人的公平正义观的产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公平正义观,儒、道、佛、墨、法的公平正义观的互补和当前中国在公平正义观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本质属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有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科学的理论体系,二是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其最高的价值追求。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制度设计都是服从和服务于其本质属性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遇到的挫折根本原因是背离了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本质属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本质内涵出发,结合中国国情,制定出合理的、灵活多样的制度设计,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实现了对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复归。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社会主义观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反思18世纪启蒙运动的过程中构建了其启蒙观,认为"启蒙思潮"虽带有一定的唯物主义色彩,但在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是历史的、暂时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启蒙观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20世纪80年代"启蒙思潮"的历史地位:一方面有助于我们科学评价20世纪80年代"启蒙思潮"在"肃清封建主义遗毒"运动中的客观价值,另一方面要指出"启蒙思潮"的根本缺陷在于其对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设想与中国历史本身的发展规律并不相符。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正确道路,在新时代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相似文献   

20.
本文收集、整理、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演讲的若干论述 ,从演讲的特点、内容、形式三方面介绍评论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演讲观 ,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演讲观是宝贵的历史遗产 ,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