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前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英国研究型大学秉持学术自由的坚定信念,以特色学科和交叉学科课程为基础设计课程,以产学研一体化为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学院制和导师制为主导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了一大批卓越的拔尖创新人才。借鉴英国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我国高校应该树立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新理念、构建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新机制、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校企联合,作为双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之路,通过创新复合人才培养方式、创新核心课程体系、创新双语人才培养环境、创新人才资源共享体系和创新合作长效机制等提升双语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服务能力,能实现高素质复合型双语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3.
“人才矢量分析”是一种基于人才发展方向性分析的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分层、分类研究。以清华大学人才培养为案例,通过对毕业生调查分析,认为人才成长是一种具有生长优势的矢量。采用“人才矢量分析”揭示拔尖创新人才的发展方向,研究人才培养成长的规律,提出人才培养中要注意“方向选择、优势积累、创新突破”,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简要概述创新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的含义,对比分析了中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并从强化自由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以教学改革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夯实高校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保障机制以及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化水平等四个方面对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展望和思考,以有效促进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学校的责任,高职院校是培养实用技术型创新人才的摇篮。体制观念、师资和学生三方面因素影响着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鉴于此,高职院校必须积极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树立创新型教育观,打造创新型师资队伍;探索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努力提高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而作为提高人才质量的培养战略主要实施部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我国很早就强调国家高等教育创新人才质量培养战略的重要性,但是多年相关人才战略实践表明,国家高等教育创新人才质量培养战略的实施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目的,而相关机构认为我国高校现存的人才机制极其妨碍创新人才的培养。以此为出发点,本文在分析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学校、教师及学生等妨碍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因素,以期能够为提高我国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针对林业发展新阶段和当前林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完善林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作初步探讨,提出林业定向培养、教育培训、人才储备等人才增量机制等林业科技创新人才创新能力提升机制.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培养林业高素质人才的方法和如何构建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叙述了高素质人才的终身教育方式为在职继续教育等.从上述几个方面叙述了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刍议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依赖教育,高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基地和摇篮。文章简述了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苯素质,着重探讨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创新人才是指富于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当今社会,创新人才往往比常规人才更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党的十八大后,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又面临了新的形势,结合目前国内高校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具体情况,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创造性地把在人力资源中得到广泛使用的素质能力模型引入到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来,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是非常迫切的。同时,新时期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意义深远,包括可以实现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化,促进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规范化,推动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效率化,实现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精细化和做到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10.
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教育资源。网络文化视域下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从理念、技术、制度等层面积极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网络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应充分注重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积极营造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挖掘网络文化的内在资源,构建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把握网络文化的内在规律,完善创新人才的管理制度,这种路径探索对于创新人才培养和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程水泉 《成才之路》2013,(7):I0003-I0003
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要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大力培养造就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青年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奠基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必然要求在人才培养观念、培养视角及教育制度等方面进一步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2.
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学校的主要目标。当前,高校在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尝试和摸索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和有益的经验,但也存在着一些的问题。一些高校在创新人才的内涵、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中及创新人才培养的形式上出现一些误区。分析这些误区,能使我们对创新人才培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更好地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3.
不同类型的高校应根据自身条件探索适合对路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江苏大学多年来进行创新实践,科学推广“135金字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政校企协同汇聚资源,着力打造创新创业人才和实践创新人才成长平台,促进“基础厚、范围广、优势强”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全面提升,为行业和地方创新型经济输送源源不断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4.
我国首个旨在研究创新人才培养和教育的非官方组织——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在京成立,而联合全国各方力量共同研究和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成为其最大亮点。"开展创新人才培育研究,为该领域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咨询和建议。""开展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模式等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探索创新人才成长  相似文献   

15.
学科交叉已成为知识创新、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现代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国民关注的重点。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再适应于现代社会,不足以培养出社会所需的拔尖创新人才,这就需要大学转变人才培养思维,多元探讨新的人才培养资源整合方式。本文主要是从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上分析新时代拔尖人才的培养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创新人才培养是所有高校的历史使命,更是促进大学生发展的客观需要。创新人才的培养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层次性和特殊性。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应当找准不同的层次和类型定位,走符合学校特点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地方财经类院校,应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从创新人格养成、创新能力提升和拔尖创新人才培育三个层次上积极推进,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探索拔尖研究型创新人才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7.
创新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必须冲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束缚,创新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在明确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取向和依据的基础上,笔者结合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实践,论述创新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模式、创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创新,并以此形成办学特色,实现培养合格技术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拔尖创新人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为培养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需要贯通拔尖创新人才早、中、后期的培养。很多国家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已有丰富经验。通过梳理和比较美国、英国、法国等十个国家拔尖创新人才早期教育的培养体系、管理体系、支撑体系、评价体系,并分析这些国家拔尖创新人才中后期教育的国际经验,有利于为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提供参考。其中包括:加强政策引导,提供经费保障;统筹兼顾人才培养和教育公平;建立拔尖创新人才的多元选拔指标;构建纵向和横向贯通的培养体系;关注价值观教育,强调德才兼备;加强基础和应用研究支撑教育实践;实现专才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统一。综合而言,我国要加强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视,加快建设拔尖创新人才教育的完整体系,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19.
当前,创新人才培养仍然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观之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发现,人才培养中还存在许多不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缺少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良好环境。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离不开良好校园文化环境。因此,探讨校园文化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性有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2012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强调了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他指出,要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大力培养、造就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青年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奠基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必然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观念、培养视角及教育制度等方面进一步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