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次公开课上,教师为了让学生感受谈迁那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出示了以下一组情境填空: 清晨,东方刚露鱼肚白,人们还( ),他一袭破衫,已经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中午,烈日炎炎,人们正( ),他一袭破衫,依然( ).晚上,月黑风高,人们已( ),他一袭破衫,仍然( ).  相似文献   

2.
反差小议     
北京的三月飘起了桃花雪,此时的江城春意袭人,即将迎来樱花的盛花期。让人不得不感叹,最近几年气候的反差是越来越大,好比武汉昨天还要穿棉袄,今天已春衫遍地。古时人们用二十四节气来指导  相似文献   

3.
国外的跳蚤市场,是一个经常给人们带来惊喜的地方。前不久,听说一位中国游客金先生,在法国的一家跳蚤市场里,捡了一个让他兴奋不已的“洋漏”。当时,他走过一个摆满各种旧物古董的摊位,忽然眼前一亮,看到一个破盒子,里面装着麻将牌似的东西。不过,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2016,(35)
据中青网10月10日报道,中央民族大学新闻学院教师岳广鹏喜欢用风趣的语言讲课,“段子式”课堂,使他的学生特别“买账”,每次上课,教室里座无虚席.课上,他还经常调侃自己的一袭长发,一句“我的个性就像头发一样不受束缚”让不少学生印象深刻,他的长发造型也成为活跃课堂氛围的高效催化剂.学生们表示“老师的讲课方式不拘一格,‘脑洞’很大,再配上他的长发和激情,课堂气氛很‘燃’”.  相似文献   

5.
在一节语文课上,我让学生给多音字“难”组词,有一个学生说:“排忧解难(nàn)。”他刚说完,立即就有学生反驳:“不对,应该读‘排忧解难(nán)。”’到底该读难(nàn)还是难(nán)呢?为此,学生们议论纷纷,争论不休。我也一下子蒙住了,只好让学生回去查字典。  相似文献   

6.
<正>把一些学生看成"破罐子"是众多基层职校教师无奈心理的体现,成因大致有:教师面对学生的"破摔"行为缺少良策,执着于此的结果多是教师个人尊严的丧失;偏误的学生观让一些教师面对"破摔"漠不关心,使"破摔"的心理影响严重弥散;部分职业学校重管理、轻教育,管教责任多压在班主任和普通教师身上,无法形成预防"破摔"的动力和合力。要避免学生"破摔",首先要从社会到学校形成一种不让学生"破摔"的氛围。这种氛围既要有舆论的引导,也要有实际的举措,让学生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阅读鲁迅先生的《孔乙己》这篇小说时,会发现这样一条“线”:孔乙己的“手”。这双手就像一面镜子,将孔乙己的性格一步步的映照在读者面前。一、手与衫孔乙己出场时,作者写道:“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脏”而不洗,“破”而不补,说明他四体不勤、懒得出奇。没钱买新的,则可看出他的穷困潦倒。但至少可以脱下来换一换,洗一洗,可是他不。因为,他自认为是读书人,脱掉长衫就好像是脱掉了面子,脱掉了清高。——这是一双既不洗又不补长衫的手。二、手与酒孔乙己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说完,“…  相似文献   

8.
秋季学期的第一个周末,初一(3)班学生高峰(代名)的母亲给学校打来电话说,班主任张老师在第一次班会上有意让高峰当众出丑,作为老师伤害了学生,必须做出真诚的道歉!对此,张老师却百思不得其解,他认为,自己只是一心想让高峰担任体育委员,提名时非但没有出他的什么丑,相反,还夸他身体强壮,爱好体育活动,这到底错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9.
在教《东郭先生和狼》一课时,我采取了“先扶”(教给学生方法)──“半放”(学生试着运用学法)──“全放”(学生独立运用学法)的方法分段进行教学,让学生运用学到的学习方法主动地学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教第一段时,我先让学生朗读,圈出写东郭先生和狼的动作的词语,思考阅读提纲中列出的问题,并对照幻灯片,用“先……接着……然后……”把所圈词语串联起来;接着,我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我总结方法:朗读课文(读卜找出重点词语、句子(找)一思考问题(思)一讨论问题(议),并让学生熟悉这种学习方法。教第二段时,我…  相似文献   

10.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孙中山,课文写了他一件什么事?(破陋习)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这儿的“陋习”指什么?(缠足)“破”的意思是——(破除、废除)
  3.让我们一起来把课题读一遍。  相似文献   

11.
宋方利 《成才之路》2009,(18):49-50
【遗憾的流程】在一次公开课上,我发现有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别具一格,让我深有启发。大致流程是:(1)学生任说两个分数并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2)教师写两个分数2/3和3/4,问学生: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3)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比较的方法;(4)学生汇报,展示讨论结果;(5)重点讲解通分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通分的意义;(6)学生尝试运用通分方法比较大小。  相似文献   

12.
【细节描述】 在执教"有理数的乘法"一课时,一位教师是利用数轴通过蜗牛在直线上运动的实例,对有理数乘法运算加以说明的。在讲完有理数乘法法则后,他开始让学生做练习,有一道题是计算(-2)×(-3)等于多少。  相似文献   

13.
吴灯 《天津教育》2008,(10):31-32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问题学生”。所谓“问题学生”,常常是指那些学习成绩较差,思想、行为“怪异”甚至越轨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包括“问题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是成功教育的核心内涵。本文对“问题学生”张青(化名)的研究只是个案,其真实性只限于他一人,但希望对他的研究过程能给遇到这类学生的教师以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乐伟国 《双语学习》2011,(8):F0002-F0002
到过越南(Vietnam)的人们(people),都会看到这样一道靓丽的风景,那就是穿着一袭白色越南传统服装奥黛的高中女生(girl student),这也成为了对越南第一美好印象的国家名片(card)。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5,(79):48-49
为了让学生把探求知识作为一种快乐,让课堂成为学生追求、享受快乐的场所,让我们放弃不必要的"师说"。别"告诉"他,给他一个机会,让他绽放智慧的花蕊;送他一把"钥匙",让他创造串串的惊喜;搭设一个舞台,让他演绎一段精彩。  相似文献   

16.
林语堂先生对西南联大有个特别经典的评论:联大师生物质上不得了,精神上了不得。当年联大多的是流亡学生,家乡沦陷,经济来源断绝,战区学生贷金仅够吃掺和着稗子、虫子、草屑、沙砾、老鼠屎的所谓"八宝饭"的水平。一袭长衫看起来文质彬彬潇洒得很,借以掩盖的却是里面见不得人的破裤子。但同学们谁也没有"自惭形秽"的感觉,同时,谁也不会小看别人的贫寒。  相似文献   

17.
物理习题课是物理众多课型中至关重要的一种,习题课中的“立——破”思维,先立后破,破后再破.定位准确,合理立破,层层递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相似文献   

18.
邓旭 《中学生博览》2023,(36):64-65
<正>班级里有学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时不时大喊大叫,甚至跑出班级,这是学生的态度问题、性格问题、心理问题,还是什么问题?我刚接手的班级里有“一只小老虎”——小张(化名)同学。他心情不好时,就冲着班里同学大吼大叫,吓得同学们不敢应声;不想写作业时,就冲着老师“虎视眈眈”,这时如果老师和他说话,他便冲出教室不见踪影。学生的投诉,任课老师的抱怨,让我有些抓狂,难道他真的是“老虎的屁股”碰不得?  相似文献   

19.
黄绍波 《师道》2010,(1):40-41
SW同学,IQ仅为60。作为一个随班就读的学生,我以为只要让他不被同学欺负,不出安全问题就算尽了本分,至于学业,与其他人(包括他父母)看法一致:没指望。的确,按心理学的常识,他已经错过了具可塑性的“敏感期”(0-9岁)。然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有两件事情可作明证。  相似文献   

20.
潘菊平  张晨 《班主任》2005,(9):40-40
在美国的一个公立小学里,学生比较顽皮,经常把图书馆的门踢破,校方即使换上了铁门也无济于事,为此校方很头疼.后来,学校来了个新校长,他知道了这件事以后,下令将破铁门改成了崭新的玻璃门,别人都认为这个校长脑子糊涂了,奇怪的是,玻璃门再也没有被踢破,甚至学生们进出图书馆时都小心翼翼的,仔细地呵护着这道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