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唯物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 第一,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伴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新的历史条件要求有新的社会意识与之相适应.  相似文献   

2.
一、物质、社会存在、意识、社会意识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而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生产方式。2.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从本质上讲,人的一切意识都是社会的意识。3.物质和意识是相对应的,是回答世界的本质问题的两个哲学范畴;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相对应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两个基本概念。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就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二、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是指…  相似文献   

3.
实践本体论也是否定本体论,否定之否定又将回到本体论,但不是回到传统的物质本体论,而是进到与社会存在同义的物质本体论、将物质看作一般而社会存在看作特殊的观点仍然停留在旧唯物主义的直观认识水平上,而历史地、现实地看,社会在在之外的物质、自然纯粹是一个思维构想物。认识到物质与社会存在的同一,就可以从根本上突破"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块体系,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包括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和辨证法在内所构成的历史唯物主义新体系。  相似文献   

4.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观点及群众史观是唯物史观的本质。邓小平“三个有利于”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是唯物史观本质在新时期的运用和发展,它们有着内在统一的关系,都体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观,都树立了人民价值主体思想。共产党人是唯物史观本质的实践,要努力做到“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5.
唯物史观教导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享乐主义"属于社会意识层面,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享乐主义是一种错误的社会意识,它阻碍社会的发展,我们要坚决抵制享乐主义。  相似文献   

6.
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的智力因素和科学技术知识将成为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一事实不与唯物史观关于直接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全部历史的基础这一基本原理相悖,也不会动摇社会存在的客观性;这一事实要求我们应辩证地理解作为精神因素的劳动者的智力因素和科学技术知识的属性。  相似文献   

7.
正确认识"社会存在"是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辩证唯物史观的前提。对社会存在的内涵、特征、分类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更清楚更全面地认识社会存在。  相似文献   

8.
王虹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0(1):122-127,136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研究人类总体的科学,其人的存在、人的活动、人的本质、人的发展的理论是建立在批判人本主义"人学"以个人为本位的抽象的人性论的基础上,并科学地以人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作为研究人的基础,以人的抽象概念和人的自然属性与唯物史观和社会实践对照作为考察人的本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从而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论"学说,为人的发展增加了唯物史观的科学的"人类的社会存在"和实践的维度。从实践出发去理解人,把现实的人当作历史的主体,实现了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的根本转变,也实现了社会存在与人类总体的全面发展的形而上的融通。  相似文献   

9.
试论"后唯物史观"的诞生及其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唯物史观是时代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是工业社会和机器大生产的产物,与商品经济社会是相对应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其基础。“后唯物史观”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与知识经济社会相对应,以知识创新和转化为基础的文化生产力是其基础。“后唯物史观”及其基础的诞生是物质生产力的重要性被文化生产力所取代、商品经济形式被知识经济形式所取代、物质主导的社会被知识主导的社会取代、物化的主体被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主体取代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张春 《华章》2011,(19)
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也有积极地能动作用;党风廉政建设除了要进行法律规章制度建设之外,教育在党风廉政建设拥有基础地位,是其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必要的条件,社会的发展依赖于地理环境,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不同国家的社会发展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和速度也会不同。地理环境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两个文明建设一齐抓的思想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唯物史观社会形态理论的运用、深化、发展。首先,两个文明建设紧紧扣住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根本观点,从而将唯物史观社会形态理论关于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的思想贯彻到底。其次,两个文明建设注重突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构成社会有机体的三大基本要素即物质生产力、公有制经济基础、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上层建筑的巨大积极能动作用,将唯物史观社会形态理论的历史辩证法贯彻到底  相似文献   

13.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是贯穿历史唯物主义的红线;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我们以此为据认为生活方式与社会心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对基本范畴:这对范畴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比是属于低层次的.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指导下,认真考察这一对范畴,特别是生活方式,才能丰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这对范畴,从而增强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在以往的哲学教学和研究中,许多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命题看作是“存在决定意识”,并在此前提下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作为唯物史观的基本命题。其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命题不在自然哲学或一般哲学之中,而在历史哲学之中。但在唯物史观中,最基本的命题不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只有这一命题,才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命题。之所以说“存在决定意识”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命题,一方面是因为它并非马  相似文献   

15.
建国 《保定师专学报》2006,19(1):1-3,41
“人化的自然”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人化的自然”产生后,物质和精神共同孕育新的精神。物质+精神共同决定新的精神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论的应有之义。这一理论对于自然科学、精神文明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生产,是人类用自己的劳动改造自然使之适应自身需要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7.
卢卡奇的"总体"概念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其表层含义有马克思辩证法的意味,其深层含义则有黑格尔思想的痕迹;其逻辑演化的进程,以社会存在为前提,又体现着马克思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原理。  相似文献   

18.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1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是从物质资料的生产开始的。因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表现为;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因为人们的吃、穿、住、行等生活资料都是通过生产得来的。生产停止了,人类就无法生存,社会也就不复存在。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依赖于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经济活动。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规律 所谓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人(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和生产工具,其反映的是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其诸要素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任何先进的生产工具均由人创造并使用的。生产工具也占有重要的地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开始的,生产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  相似文献   

19.
<正>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的自然地域空间,是地球气相、固相和液相三种物质的交界面,是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转化的场所,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包含了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要素。由于地域的不同,各地自然风貌差异显著,对民族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民族音乐是一种由某一地区、某一民族人们创作并表演的音乐,这种音乐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由叶滢主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地理大千世界丛书》(共十个分册)从宇宙、大气、海洋、地表形态等方面对自然地理环境进行了多角度阐述,内容生动活泼,选题主要来自日常生活、社会焦点和科学技术前沿,  相似文献   

20.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条基本原理。在我国深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形势下,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意识的结构和层次的学说,对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