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跨境教育中教育公平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跨境教育迅猛发展,在提升教育入学率的同时,仍然存在教育公平问题,既包括参与跨境教育学生流动的公平问题,也有跨境教育对教育输出国和输入国高等教育的公平性带来的影响问题,以及跨境教育对教育公平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璐 《辽宁教育研究》2014,(12):118-123
过去十几年间,跨境教育的理念和活动备受关注。自2003年跨境教育一词被广泛使用以来,国外学者们对跨境教育的概念、动因、活动主体,跨境教育与GATS《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关系及其对世界各国教育体系的影响等进行了广泛研究。通过国外文献梳理发现,由于营利是其首要目的,学费高昂,跨境教育并不能明显提高输入国学生的入学机会,对输入国本土教育体系的冲击也非常有限。研究还表明,多数国家或地区的质量保证体系尚未建立或完善,现有机构对跨境教育质量认证的能力也非常有限,跨境教育提供的质量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3.
跨境教育是在各国教育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形式非常复杂,主要表现为参与者多,参与者的基础差异巨大,办学形式多样,各国参与的动机和态度等不同。这种错综复杂关系导致了跨境教育质量保障的复杂性。本文针对跨境教育中的各种利益关系,结合我国的跨境教育发展实际,分析跨境教育中存在的共性风险和我国的特殊风险,希望为中国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跨境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教育国际化,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才和学术流动进一步增多,跨境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分析国际跨境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跨境教育及质量保障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就应对挑战的思路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并为今后跨境教育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陈时见  王远 《教育科学》2021,37(5):72-79
"一带一路"建设为跨境民族教育由传统的边疆民族教育定位向现代化的跨境开放教育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开辟了新的空间.跨境民族教育转型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理论指引,以世界普遍交往的总趋势为历史依据,以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为实践基础,形成完整的逻辑理路.跨境民族教育转型发展是多重的样态变革,表现为以边界突破为特征的空间样态,以文化融通为特征的文化样态和以嵌合发展为特征的实践样态.跨境民族教育的实践要朝着既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又有助于跨境民族教育创新发展的方向迈进.基于这一转型思路,跨境民族教育要更新教育发展理念,建构普惠发展的制度体系;强化社会治理功能,促进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度融合;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带动跨境民族区域教育的整体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分析当前美国跨境教育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出发,阐述美国推进跨境教育发展的全球战略之一——每年11月份举行的国际教育周(IEW)的概况和活动内容,并就国际教育周对跨境教育发展和美国国家利益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文章指出,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国际化也越来越引人注目,跨境教育作为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新加坡的跨境教育作为世界跨境教育行列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提升本国人力资源储备、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呈现出本土国际化和国外国际化(跨境教育)两种趋势。在解构简·奈特高等教育国际化跨境教育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将该框架应用于美国的跨境教育问题分析之中。美国在跨境教育领域取得的成就值得跨境教育的输出国与输入国共同学习。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建设给跨境民族教育提出了崭新的挑战,跨境民族教育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不仅要从边疆民族教育走向跨境前沿教育,而且要从内向型封闭教育走向外向型开放教育。但当前跨境民族教育在教育发展理念、教育资源保障、外籍学生管理、教师队伍素质等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无法回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因此,需要树立共赢发展理念,构建教育发展共同体;需要整合多种教育力量,拓展教育资源的来源渠道;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需要完善教育管理措施,营造跨国教育的合作环境。  相似文献   

10.
冷战后,东南亚地区地缘政治关系日趋复杂,中缅边境地区安全局势变得扑朔迷离.以国家总体安全观为视域对21世纪以来中缅边境地区跨境教育实施情况予以审视,其存有的教育主体流向随意、教育体系不全等安全隐患不容忽视.中缅边境地区跨境教育呈现的"游离"之态,与中缅边境地区跨境教育发生的地域历史、主体特点、地缘关系密切相关.中缅边境地区跨境教育作为"民心相通"工程重要措施,须贯彻陆地边疆软治理理念,构建教育主体流向监管体系;发掘跨境民族认同正向价值,构建"教育共同体"认知基础;着力文化软实力建设、系统推进教育体系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研究的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投入的研究既是国家制定高等教育决策的前提,也是规范界定高等教育成本,从而促进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进而推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它有利于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合理、协调、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的研究,大致从经济学和教育学两个角度展开。但研究中也存在着不少缺陷,主要表现在盲目照搬国外模式,规避如高等教育成本等敏感问题,研究结果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加以配合,未能与政府决策有效联系以及个别研究者的观点过于偏激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全人教育是充分发展个人潜能以培养完整个体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全人,是真正全面发展的人、完善的人,是作为人的人而非作为工具的人、是完美的人而非残缺的人。改变我国基础教育现状。克服应试教育弊端,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必须构建全人教育新理念。  相似文献   

13.
当前面对多元化的价值选择冲突,青少年这个特殊群体中出现了诚信危机,为此青少年德育工作应该特别重视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4.
建国以来,高等教育政策是一种单向度的政府选择模式,表现出国家中心和行政机关中心的特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高等教育一度走上了市场化取向之路,但是这条路走得并不是很顺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高等教育政策改革的方向是提高高等教育在市场化生存环境中的效率,并有利于市场经济改革和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对外开放的规模不断扩大,教育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入,要求教育工作实现两个转变:一是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二是要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我院要实现以上发展战略目标,一要找准学校定位;二要优化学科布局和专业建设;三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四要优化内部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最主要形式。现代农村对教育进行的投资,其收益在很大程度上是甚微的,投资和收益出现了严重的错位。这种错位又进一步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建构农村的成人教育体系,培养出农村经济发展用得着、留得住的专门人才,才能加快农村人力资本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certain contextual factors explain levels of education attainment and participation amongst youths in 30 European countries, whilst also exploring the scope for action of education policy when dealing with these issues. Through simple OLS regressions, we first evaluate the impact of a group of contextual indicators on the percentage of the population aged 20 to 24 having completed at least upper secondary education (education attainment) and the number of students aged 18 as a percentage of the corresponding age population (education participation). Secondly, through multivariate OLS analysis, we identify the net impact of some of these factors on the levels of education participation of 18-year-olds. The results show the significance of three factors: low-skilled occupation, the structure of public spending on educat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grammes in secondary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8.
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教育制度因素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公平性的教育制度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基础教育阶段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划分、高校录取指标分配以及高校的经费投入和收费等.改革现行的基础教育体制、改革高校招生制度以及改善高校布局等,则可作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公平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终身教育是社会发展的社会性因素、教育自身因素、人的因素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教育为“三农”服务是终身教育理念的内涵,电大的办学特色使其承担起为“三农”服务的历史使命,符合教育发展基本规律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对人才的重新认识,导致创造教育的开展,德育在创造中起主导作用,创造教育是实现德育目标的载体之一,通过创造教育提高了德育效益;创造发明活动是德育的有效途径,而德育工作的创新,又优化了创造教育的环境;班主任的积极参与,使创造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创造教育也促进了班级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