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谚语是语言中的精华,精练而富于哲理,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英语谚语,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容易在汉译的过程中失真,致使翻译不能很好地表达原义。本文重点探讨了英谚翻译的有关技巧,以期能对英谚的汉译、汉用起到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2.
广告口号汉译英应该确保吃透原意,坚持"意义对等、文化对等"原则,采用破译、变译、转译三种新颖的翻译技巧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3.
英汉语语言在甸子层面存在着句法规则及句子结构的巨大差异。在汉译英的过程中,灵活选择主语为句子翻译之关键。《彷徨》是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最好的译作之一,为翻译学者系统地研究汉译英中主语的选择方法,并探究其翻译规律提供了丰富的译例。  相似文献   

4.
汉语ABB重叠词作为汉语中的特殊词汇现象,是汉译英中一个值待注意的问题.本文以"白BB"为例,通过对增义和强义等简单翻译方法的阐述和分析,希望能对汉语ABB词的汉译英问题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翻译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难点,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文的博大精深给汉译英翻译过程造成了许多麻烦,晦涩词的翻译就是其中之一.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晦涩词的英译有时对于整个语篇意义的呈现至关重要.对于中文原文中的晦涩词进行翻译,要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掌握语境关联、直意译相结合、视觉转换等行之有效的技巧.  相似文献   

6.
口译也是一种翻译,它在双语转换过程中有与笔译相似的规律,但它又有特有的原则和规律。本文将就汉译英中关键词的处理,双语转换中句子处理的基本原则以及文化、语用因素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讨论。一、关键的词再释意在汉译英的口译活动中,要处理好一个句子,除了全面完整地理解  相似文献   

7.
翻译美学作为一门从美学角度研究翻译的学科,为译学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本文以我国著名作家巴金的散文名篇《海上的日出》英译为例,从翻译美学的视角研究散文汉译英过程中的审美再现和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针对汉语和英语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译者在汉译英过程中应采取各种方法来减少和消除这种差异。文中通过大量的时事汉译英译例,介绍并分析了增词法、省略法、转换法、结构调整法、遣词用字法等一些常用翻译技巧在时事汉译英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口译也是一种翻译,它在双语转换过程中既有与笔译相似的规律,又有其特有的原则。笔者就汉译英中关键词处理、双语转换中句子处理的基本原则,以及文化、语用因素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探讨。一、关键词再释意在汉译英的口译活动中,要处理好一个句子,除了全面完整地理解它的含义之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2006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后增加的汉译英题型,探讨了汉译英题型考查的知识技能,以及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研完结果显示,汉译英题型对考生词汇、语块、语法方面的产出性知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时考生翻译技巧的考查尚昱不足.大学英语教师应该调整教学内客和方式,加强翻译教学,最大程度地发挥斯题型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杨蕙  龙芸  夏璇 《考试周刊》2012,(32):81-82
英汉语言在词法和语言结构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翻译时运用一定的翻译技巧对词进行处理是实现译文忠实、准确、流畅的必要手段。医学英语的词汇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汉译过程中对医学词汇的处理主要涉及词义转变、引申和词类转移等方面。本文分析、探讨了医学英语翻译中词汇处理的技巧,有助于医学英语翻译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2.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交际,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处理源语言中的冗余信息,处理不当会造成不符合英语习惯的中式英语。"冗余对子"是中式英语的主要表现之一。文章通过实例探讨汉译英中冗余对子的鉴别与纠正,以期对翻译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问题是大学语块教学对翻译汉译英的影响,语块教学能否使汉译英表达更地道,更通顺.实验以《大学英语》为教学材料,实验对象是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两个班共76人,实验过程持续14个星期.翻译前测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共两个组,一个控制组38人,一个实验组38人.实验结束后进行后测,并用SPSS17.0分析实验数据.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由数据分析得出结果:语块教学对汉译英的表达有积极的影响.语块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汉译英翻译中的词汇和语法错误,增加语言输出,一定程度上使汉译英表达更地道,更准确.实验结束后笔者发现艺术专业学生应使用学习难度较低的教材.<<大学英语>>是全校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教材,对于艺术生来说,学习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翻译题型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变化;着重探讨了新题型中"汉译英"的命题特点,并根据作者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应对"汉译英"的策略.以期对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运用奈达翻译理论,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汉译英题型进行了分析,从中可以看出汉译英的一些翻译技巧是对奈达翻译理论的具体运用,它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欧阳倍祥 《海外英语》2014,(20):103-104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最新改革中翻译题型做了非常大的调整,由原单句汉译英改为段落汉译英,旨在考察考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被考生视为最难的题目类型。该文拟从英汉语言差异的角度,以改革后的两次考试的真题为例,探讨在语言差异方面汉译英的翻译技巧,帮助考生提高段落翻译能力,从而顺利通过考试,也能提升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汽车广告宣传用语以其独特甚至颇为高端的语言与用词特色,在广告文宣与影响消费者消费行动中具有独特且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某品牌汽车广告语修饰词汉译英翻译实践为例,结合实践中具体案例,基于翻译实践得出汽车广告语中修饰词的翻译策略与技巧。本文中对汽车广告语修饰词汉译英的探究,对于该领域翻译实践与研究以及中国汽车产业"走出去"与其发展交流具有实践与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8.
侯娟 《考试周刊》2014,(77):95-95
汉译英在汉英双语教学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翻译过程就是语言转换过程,在转换过程中,双语对比在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通过对比,掌握英汉语之间的差异,掌握话语转换的规律,在翻译交际活动中充分表达原语不同层次的意义。教学少不了英汉对比,处理好母语与外语的关系在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9.
汉字由甲骨文演变至今,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不仅字音、字形发生了变化,字义也极大地扩展了。一字多义现象在汉语中非常普遍,在汉译英过程中要区别对待,分类处理。下面以“头”字为例,从意义的角度简析其在翻译过程中不同的处理方式。 1.“头”字汉语用本意,即“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部分”,汉译英时按词典释义翻译就可以了。如:①头颅一head ②头脑—brain。但有时“头”字虽用本意,由它构成的词组却发生了转义或引申。如:①头重脚轻—top-heavy ②抛头颅—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4,(A3):3-4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的最新变化之一是由原单句汉译英改为段落汉译英,目的是考查考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考生普遍反映难度很大,无从下手。本文以改革后的两次考试真题为例,为考生在汉译英的翻译技巧上给予指导,帮助考生提高段落翻译能力,从而顺利通过考试,进一步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