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聚硅酸硫酸铁絮凝剂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硫铁矿渣和硫酸铝渣制备了聚硅酸硫酸铁.研究了影响硅酸聚合的条件和nFe/nSi对聚硅酸硫酸铁稳定性的影响.用研制的聚硅酸硫酸铁絮凝剂处理模拟浊水,当nFe/nSi比为0.5时絮凝效果为最佳,用量达0.5ml/L后除浊率便可达90%以上;用nFe/nSi比为1.5的聚硅酸硫酸铁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沥液,CODCr的去除率达60%.聚硅酸硫酸铁的特点是形成矾花的速度快,矾花实,沉降迅速.  相似文献   

2.
采用一步法自行研制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聚硅硫酸铁(PSPFs),采用正交试验法,通过对印染模拟废水的混凝试验,确定合成PSPFS的最佳条件是:Fe/Si摩尔比为1:1;活性硅酸聚合时间为10m/n;反应时间为10min;反应温度为90℃。用PSPFS处理模拟印染废水和实际印染废水的实验表明,PSPFS对印染废水色度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而且优于商品PAC。  相似文献   

3.
聚合硅酸氯化铝的制备、结构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备了聚合硅酸氯化铝絮凝剂(PASC),其制备条件为常温,常压,反应时间3~4h。pH值3.0~3.5,产物Al2O3含量8.0%~10.0%,SiO2含量1.0%~2.0%。红外光谱证实聚铝离子与聚硅离子间存在着一种非离子性的键合作用,说明形成了聚合度更大的无机高分子聚合物。应用实验表明PASC较PAC的絮凝效果更好,稳定性更高。  相似文献   

4.
微波辐射硫酸铁(Ⅲ)铵催化合成柠檬酸三正丁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为健  陈婷 《闽江学院学报》2002,22(2):29-31,35
以柠檬酸(2-羟基丙烷三羧酸)与正丁醇为原料,硫酸铁(Ⅲ)铵作催化剂,采用微波辐射合成柠檬檬酸三正丁酸(2-羟基-l,2,3-丙烷三羧酸三正丁酯)。考察了微波辐射功率、反应时间以及催化剂、原料配比等对反应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醇酸摩尔比4:1,硫酸铁(Ⅲ)铵用量2.5%(以酸的量显基准),在240w微波辐射功率下反应11min,产率可达90.3%。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能耗低、产品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以硫酸铁水合物为催化剂合成丁酸戊酯产率可达82.7%,其最佳合成条件为:醇酸摩尔比为1∶1.5,催化剂用量为3.0g,回流时间2小时,采用苯作带水剂,用量为15ml。  相似文献   

6.
钨硅酸催化合成乙酸辛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钨硅酸为催化剂,通过乙酸和辛醇反应合成了乙酸辛酯。探讨了酸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以及反应时间对酯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钨硅酸催化合成乙酸辛酯的最佳条件为:酸醇物质的量比1.3:1,催化剂用量0.2g/0.1mol(辛醇),带水剂(环己烷)10mL,反应时间1h.温度100~118℃.在此条件下其酯化率可达99.30%。  相似文献   

7.
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聚硅硫酸盐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是城市用水和工业废水处理的有效药剂。在研究聚合硫酸铁(PFS)合成工艺的基础上,设计出一套合成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聚硅硫酸铁(PSPFS)和聚硅硫酸铝铁(PSAFS)的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通过模拟浊水的混凝试验,确定Fe/Si摩尔比、Na2SiO3.9H2O溶液聚合时间、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Al/Si摩尔比等最佳参数。  相似文献   

8.
硫酸铁铵催化合成苯甲酸异戊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十二水硫酸铁铵存在下由异戊醇和苯甲酸合成了苯甲酸异戊酯,当苯甲酸,异戊醇和硫酸铁铵的物质量比为1:4:9.17,回流分水4h,酯收率达82.3%.。  相似文献   

9.
《嘉应学院学报》2015,(8):56-62
用硫酸铁对柚皮(PP)、稻杆(RS)和花生壳(PS)进行改性,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改性条件,探讨3种材料改性后对磷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PP、RS、PS的最佳改性条件分别为:3%硫酸铁,60min,p H2;10%硫酸铁,60min,p H1;10%硫酸铁,30min,p H2.经硫酸铁改性后PP、RS和PS均可快速吸附溶液中的磷,吸附时间可以控制在60min;3种材料对磷的吸附过程可用假二级动力学很好的描述;PP和RS的吸附等温线和Langmuir吸附方程拟合的较好,而PS则更符合Freundlich吸附方程;溶液中氯离子的存在不影响3种材料对磷的吸附.  相似文献   

10.
硫酸铁催化合成乙酸乙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硫酸铁存在下,乙醇与冰醋酸发生酯化合成了高收率的乙酸乙酯.研究了硫酸铁、乙醇和冰醋酸用量对酯化反应收率的影响.乙酸、乙醇和硫酸铁的恰当摩尔比为1:2.5:0.025,回流反应1h,产品收率达42.6%。  相似文献   

11.
本用PFS对含SiO22%的聚硅酸作了改性研究,当Fe/Si mol比小于2时,合成的PFSS溶胶体系稳定性有所增强,用Fe/Si mol比为1.5的PFSS絮凝处理受工业排水污染的含CODcr92mg/L,SS36mg/L,色度48倍,pH为6.5的混合污水,投量按Fe2O3计16mg/L时,絮凝30min后云污率大于90%,CODcr去除率达89%,比PFS节省Fe2O3投量约三分之一,显示出良好的电性和架桥的双重功效,是一种值得继续开发研究的新型复合无机絮凝剂。  相似文献   

12.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红车轴草种子中的脂溶性成分,进行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离和鉴定脂溶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同时运用N,N-二苯基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法和β-胡萝卜素漂白法对红车轴草种子脂溶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GC-MS法研究分析表明,红车轴草种子中共分离鉴定出6种脂溶性成分,包括亚油酸(29.64%)、(Z)-6-十八烯酸(14.60%)、棕榈酸(5.91%)、硬脂酸(3.24%)、三十烷酸(0.49%)和草酸葵基-丙基酯(0.17%).抗氧化活性分析表明,红车轴草种子脂溶性成分对DPPH的自由基清除率IC50为17.97 mg/mL,0.04和0.08 mg/mL的β-胡萝卜素漂白法的抗氧化速率分别为29.9%和32.1%,均显著低于阳性对照BHT(96%),说明红车轴草种子脂溶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较低.以上结果将对提取红车轴草种子脂溶性成分分析、提取分离和综合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Sr(OOCCH3)2·H2O,Ti(OC4H9)4为原料,用溶胶-凝胶工艺成功地进行了STO薄膜的制备,溶胶薄膜经过575℃-725℃/60 min退火形成立方钙钛矿结构。用XRD、SEM等进行了结构和形貌表征,证明了该薄膜是纳米晶体结构,制定了SrTiO3薄膜的最佳退火工艺。STO薄膜的介电特性分析:在100 kHz下,室温时,STO薄膜的介电常数为475而介电损耗为0.050。  相似文献   

14.
应用DEXA测定84名大学一年级女生骨密度和体质成分,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实验对象每日牛奶摄入情况.结果显示:研究对象中对照组和运动组的体质量指数(BMI)分别为19.2±2.4和19.8±2.3kg/m^2;瘦体重38.4±3.6和39.7±4.5k:体脂百分比(26.2±3.3)%和(25.4+2.7)%,运动组的瘦体重、体脂百分比以及各部位骨密度与对照组之间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实验对象腰椎、髋部骨密度与体重、BMI、瘦体重和体脂百分比均呈正相关(P〈0.01).牛奶摄入量〉250ml/d者骨密度高于不足250ml/d者,但无显著差异(P〉0.05).适宜的户外体育运动对于女性峰值骨密度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单纯牛奶摄入对于骨密度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以苯酚、甲醛为单体,水为分散介质,PVA1788为分散剂,甲苯、DOP、十八醇等为致孔剂,在NaOH催化条件下,采用悬浮缩聚法制备了多孔酚醛树脂微球(PF微球).讨论了致孔剂种类及用量对酚醛树脂微球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测试了甲苯与十八醇配伍制的PF微球的热性能.通过实验发现,在混合致孔剂(甲苯分别于DOP、十八醇配伍)条件下的微球产率较高,粒径均一;甲苯+十八醇致孔剂条件下的PF微球在450℃后才发生较大的热失重,热稳定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了含能配合物Ni3(3-atrz)6]Ni(pda)2]3·12H2O(1)(3-atrz=3-氨-1,2,4-三唑。pda=吡啶-2,6-二甲酸),利用化学分析、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以及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配合物的分子结构中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中性结构单元:[Nia(3-atrz)6(H2O)d和[Ni(pda)2],其中配体3-arrz-采取μ-N1,N2配位模式,配体pda^2+采用三齿螯合配位模式。借助DSC实验技术研究了配合物对推进剂主要组份黑索金(RDX)、奥克托金(HMX)、吸收药(NC/NG)和高氯酸铵(AP)热分解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编制大学生重口味文化现状问卷(Chinese Undergraduate Heavy-taste Culture Scale,CUHCS),检验问卷的信效度。采用方便取样选取重庆市永川区的13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195份。通过项目分析筛选题目,通过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来检验问卷的信效度。得出一些结果:(1)大学生重口味文化现状问卷包括15个题目,4个因子,分别为行为特征、驱力特性、求新特性及流行诱因。(2)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所得题目的负荷在0.416~0.775之间,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1.61%。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的结果表明模型拟合较好,各项指标均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x2/df=2.13,RMSEA=0.044<0.05,GFI=0.962>0.90, CFI=0.930>0.90,AGFI=0.945>0.90,TLI=0.913>0.90,IFI=0.931>0.90),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为0.75,4个因子的α系数在0.60~0.70之间,4个因子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55~0.67之间(均P<0.001)。(3)问卷与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hinese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CIAS)的相关系数为0.33(P<0.01)。结果表明,大学生重口味文化现状问卷的信效度较好,可以测量大学生中重口味文化的流行现状。  相似文献   

18.
花椒挥发油与其主要成分经皮促透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比较花椒挥发油与其主要成分作为经皮促透剂的皮肤细胞毒性,对系列不同油水分配系数药物促透作用特征及其作用机制。 创新要点:选择系列不同油水分配系数中药活性成分简化并表征中药制剂中复杂有效成分,对比研究花椒挥发油与其主要成分的经皮促透作用特征差异。 研究方法:利用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aCaT)和真皮成纤维细胞(CCC-.ESF-1)测定其皮肤细胞毒性,选择系列不同油水分配系数中药活性成分作为模型药物测定花椒挥发油与其主要成分的经皮促透作用特征差异,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研究其促透作用机制。 重要结论:花椒挥发油相对于其单一组成成分具有更好的经皮促透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制工艺简单且饱和磁化强度高的磁流体,本文采用化学共沉淀法通过对铁氧体磁流体改性制备了水基镝钕复合铁氧体磁流体,实验讨论了温度、镝与钕的配比及用量、表面活性剂的用量、pH值对磁流体稳定性,改变工艺流程的影响,其结果表明:(1)在n(Fe):[n(Nd3+)+n(Dy3+)]=14:1,n(Fe3+):n(Fe2+)=1.70~1.75,镝与钕的用量比为n(Nd3+):n(Dy3+)=1:1,25%NH3.H2O作为沉淀剂和pH值的调节剂,反应体系温度控制在35℃左右,调pH值至9~11;(2)以明胶作为表面活性剂,其最佳用量是每60 mL载液0.005 0 g,包裹温度在55℃左右,包裹最佳pH=4。该条件下制得黑亮的水基镝钕铁氧磁流体,其磁性能比普通水基铁氧体高。在可见光的照射和磁场的共同作用下,可以看到明亮的磁光环产生。同时,还对产品的黏度、磁化强度、表面包覆情况、稳定性等进行了相应的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