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深远意义。对象株洲市这样的老工业基地来说,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改变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发展模式尤其重要。通过总结株洲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成就和分析株洲市产业转型升级中科技创新的喜与忧,探索了株洲市科技驱动产业振兴的成功模式,并进一步寻求科技驱动产业振兴战略的路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首先对生产者驱动价值链与购买者驱动价值链的产业特征与价值分布展开分析,然后对生产者驱动与购买者驱动价值链下的集群升级轨迹与特征进行了探讨,揭示不同类型价值链集群升级中政府作用的主要方面.在此基础上.通过论述广东集群发展模式、所存在问题与广东经济不平衡发展的现状.结合全球价值链分析了广东产业集群升级与产业转移的合理性以及应避免的陷阱  相似文献   

3.
基于生命周期的资源型产业创新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可耗竭性资源的影响,资源型产业呈现周期性发展。在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产业转型模式和选择的路径有所不同,对产业创新的要求和内容也应有所区别。在对资源产业发展周期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生命周期的资源型产业创新过程;对不同产业转型战略下采取的产业创新模式进行了差异化分析,并对其进行了分析。要根据城市发展的综合条件先制定科学的城市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创新,选择发展接替主导产业,实现资源型产业转型。  相似文献   

4.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推动产业变革和创新中的作用变得尤为关键。尽管已有文献对此进行了探讨,但对深层次分析和理论框架的构建仍有较大空间。鉴于此,本研究通过系统文献综述法,对2001—2022年间发表于UTD24和FT50期刊的103篇数字技术驱动的产业变革研究主题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数字技术驱动的产业变革得益于政策环境的完善,为新兴技术如大数据提供支持,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创新能力的增强,推动经济向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进步。第二,数字技术驱动的产业变革类型包括产业数字化应用、产业数字化扩展、产业数字化转型及产业数字化变革四类。第三,研究框架揭示了宏观(如政府政策、社会经济制度变迁等)、中观(如行业价值迁移、数字技术应用等)、微观(如企业研发和数字化转型等)层面的影响因素,以及数字化协同创新等中介机制和数字化治理等调节变量的作用过程,和短期经济冲击和长期价值链延伸等方面的影响效应。本研究结果不仅为本领域研究者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和系统的理论研究框架,促进了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同时也为产业政策制定和管理实践提供了有益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对地方航空产业集群网络中的利益相关者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界定,剖析他们对集群创新的影响。基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对企业创新决策过程中地方政府和核心企业的博弈行为进行分析,得出驱动航空产业集群内核心企业选择创新策略的主要因素。根据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增强航空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孟静  单熙哲 《技术与创新管理》2021,42(3):253-259,274
基于创新驱动视角对安徽省产业升级能力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新时代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针对产业升级要求,立足经济效益、技术创新、结构优化与绿色发展4个维度,构建安徽省产业升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安徽省2001—2018年相关数据为样本,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徽省产业升级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8年安徽省产业升级能力呈波动上升态势,其中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能力的作用最为凸显,绿色发展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经济效益与产业升级能力的关联较弱.安徽省创新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仍有待提高.打破创新驱动与产业转型升级之间的障碍,需要从完善区域创新生态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深化产业绿色发展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陈子韬  孟凡蓉  王焕 《科学学研究》2020,38(10):1782-1790
高技术产业是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和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更好地发挥政府在高技术产业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抓手。文章基于2010年至2016年中国大陆省级地区数据,采用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方法,分析和比较政府支持对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政府在不同行业中发挥作用存在差异,医药制造行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中政府支持对创新效率影响并不显著;(2)政府对高技术行业支持存在两面性,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中政府支持与创新效率呈现倒U型关系,且对于后者创新能力的长期培育有助于改善政府支持的作用。该研究揭示了在科技创新中政府支持的双重影响和行业差异,丰富了相关研究领域成果,并提出优化支持方式、调试支持力度、确立支持定位。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河北省为例,对地方政府在营造产业集群创新中的职能进行研究,指出:营造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环境是提升我国产业集群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在区域创新环境形成过程中,政府在基础设施和制度环境的建设上具有其他行为主体难以替代的作用,它是制度创新的主要力量,可以为产业发展提供基本的创新资源,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9.
深入研究大数据产业对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作用机制和途径,有助于发挥大数据产业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作用。通过探讨大数据产业与区域科技创新的关系,从驱动效应、集聚效应、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等方面阐述大数据产业对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作用机制,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双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管理等方面分析大数据产业推动区域科技创新的路径,以济南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大数据产业推动区域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为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广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加强粤港科技合作对促进两地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区域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按照粤港科技合作的发展演变过程,可将粤港科技合作划分为自发合作、政策引导和全面合作三个阶段,研究发现,在不同阶段,粤港科技合作的内在驱动力、合作模式及合作内容等均有很大差异,从最初的粗放式民间自发合作逐步发展到了现今的政府引导为主、市场发挥调配作用的全面合作阶段,并在科技制度创新、创新资源融合及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取得了重大发展成效,但是也存在诸如微观合作机制不健全、合作"渠道"不畅通、联合攻关能力不强等问题,最后针对现有问题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辽宁特色产业基地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应加快转变其发展方式,由松散集聚向集约集群转型,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由政府主导向市场化运行转型,由园区管理向基地管理转型,采取有效的对策,促进特色产业基地向优势产业发展,带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资金问题,通过对英美德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融资策略、途径的分析,认为政府应在改造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提出了通过改善地区环境,出台优惠措施等多渠道积极筹措资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侯建  王刚  陈建成 《科研管理》2020,41(3):91-100
针对开放式创新驱动与绿色发展融合下工业绿色增长路径及动力来源多元化特征,基于中国工业2009-2015省际面板数据,通过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算环境和能源约束下的工业绿色增长结构,并采用改进的动态门槛回归模型,从地区知识积累视角系统探究外部知识源化路径驱动工业绿色增长机制的知识积累动态门槛效应及其时空异质性。研究表明:中国工业绿色增长整体水平较低,地区异质性显著;总体上,外部知识源化对工业绿色增长起到了正向作用,但其存在显著的知识积累异质门槛特征:知识积累一旦突破了临界规模,外部知识源化路径驱动工业绿色增长的正向效应则呈现减弱,且知识积累门槛时空分布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较长时期以来,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扩张期和追赶期,城市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依靠投资驱动和消耗大量资源的经济拉动模式,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在金融危机和全球产业面临重构态势冲击下,出现各种突出问题,转型升级成为应对经济一体化的挑战,提振经济,获取新的竞争优势的关键路径选择。本文从产业集聚、产业集聚的的形态演进、高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从而阐述了我国新型城市产业升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孙海波  刘忠璐 《科研管理》2021,42(11):54-61
随着工业化进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环境规制与清洁技术创新推动工业绿色转型成为重要发展方向。为此,本文基于行业视角,理论分析环境规制、清洁技术创新与工业绿色转型之间的关系,并构建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和交互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只有在环境规制低于一定门槛值时,才能促进工业绿色转型;(2)环境规制能够正向影响清洁技术创新对工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效果;(3)与污染型行业相比,环境规制与清洁技术创新的交互效应在清洁型行业中更为显著。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工业绿色转型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工业机器人投资数量增长迅猛,工业机器人应用与劳动力结构转变之间关系值得关注。本文的模型分析表明:工业机器人的技术进步会加大对工业机器人对低技能劳动力的替代,但同时会提升对中、高技能劳动力的互补性需求,进而能够促进一国的劳动力结构转型。通过对1990-2015年间22个国家或地区的经验数据分析表明,不断增长的工业机器人投入正在缓慢地促进发达国家的劳动力结构转型,其高技能劳动力比例在逐年上升,韩国等新兴经济体的表现尤为突出。本文给出了推进工业机器人应用、促进中国劳动力结构转型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促进陕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和内容,对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产业结构化升级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当前陕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的挑战;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加大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力度等角度,提出了进一步促进陕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绿色税收视角下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迪  罗东权 《资源科学》2021,43(4):693-709
从绿色税收视角探讨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的关系,有利于制定控制碳排放的财税政策,助力绿色发展转型.本文首先测算出2003-2016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CO2排放量,在扩展STRIPAT模型基础上,运用静态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对绿色税收下产业结构变迁的碳排放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并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两个维度...  相似文献   

19.
林育芳 《未来与发展》2012,35(8):110-113,109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要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载体,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是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的统一体。以海西区为例,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对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都有相应较高要求。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构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