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流行词汇的发展演变虽然新奇时尚、千变万化,可是万变不离其宗.因为语义在流行词汇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制约着流行词汇语义衍伸的方向,同时在词汇原语义的基础上又有创新。我们发现渐渐固定下来的新义项,也是曾经的流行语已被收入词典,这说明语义对语言自身发展有一定的净化作用。只有了解了语义对流行语的制约性和派生性,我们对流行词汇的态度才会有所变化,才会更深入的了解到,语言对社会的发展很敏感,语言也在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
流行语不是热门词语,也不是高频词语,《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课题组使用的"流行语"实际上是"热门词语"和"高频词语"的复合体,语言学界应当有自己的流行语定义,我们认为流行语的语言学界定是"当流行以语言为载体,而且具有语法组合或语义组合的创新时,就形成了流行语",这一定义使我们更多地关注流行语的语言形式的创新及其语义演变过程,更有利于理解语言变化的社会动因。流行语具有流行性、创新性、变异性和模因性四大特点。  相似文献   

3.
在流行语中,"神仙"出现了新的用法,出现了"神仙X"的类推形式,X可以是名词或动词。这种用法弱化了"神仙"的指称人物义,凸显了"神仙"的描述义。"神仙"扩展出丰富的描述义有自身语义基础和比况结构、偏正结构以及"很+N"类结构的句法基础,同时也受人们心理和社会文化影响。虽然名词描述义被看做是不固定的,但由于"神仙X"的用法高频,可以抽象出其丰富描述义的上位义项"好的""与众不同的"。"神仙X"的流行丰富了描述性质和程度的表达方式,体现了当代年轻人的乐观心理。  相似文献   

4.
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是把多义词不同意义之间的联系。词的本义严格地说是指一个词的最初的意义。但由于语言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很多词最初的意义,已经不再使用或很少使用了,因此人们习惯上都把某个词的最常用的派生能力最强的一种意义,称为“本义”,其实确切地说,应称之为“基本义。本义也好,基本义也好,它在词典上总是列为第一义项的。如“年”,它的最初意义是“谷熟”,相当于现在说的“收成”。但这个意义现在很少人知道了,因此在词典里,列为第一义项的是“地球  相似文献   

5.
说“剔”字     
"剔"是一个具有很多义项的动词,作为一个义项众多的动词,"剔"的语义发展有自己的一个演变过程,即动词"剔"语义扩大,使用范围宽泛的一个演变的过程。下面就从"剔"的本义说起,通过探讨其在各个时期的历史演变,以及词义发生变化的原因,来更加深刻地认识"剔"字。  相似文献   

6.
考察"躲猫猫"流行语义的衍生和流行语义扩散的两条路径.第一条路经是"躲猫猫"逻辑语义中的"躲"在流行语义裹挟下被凸显,渐渐和流行语义叠加,快速扩散.该路径的扩散只经历直接使用和语义泛化两个阶段.第二条路经是作为事件代名词的"躲猫猫"的扩散.经历直接使用——语义泛化——格式框填3 个阶段,是一条线性扩散路径.根据"语言和社会的共变"理论,分析"躲猫猫"的流行所透视出的社会文化景观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7.
"山寨"是2008年最流行的词语之一.它通过自身理性义的转换,色彩义的凸显,语法功能的增加确立了其流行语的地位.这一语言现象既体现了语言系统极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也体现了个体认知与社会认知对语言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释“庚”     
"庚"字的本义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说。从对古今学者观点及"庚"字后起义项的分析来看,"庚"的本义应该是"有耳可摇之乐器"。其演变过程应为:"庚"从"有耳可摇之乐器"的本义引申出"接续"义和"更替"义,表示天干第七位及年龄是"庚"的假借义。  相似文献   

9.
从识字教学的角度来说,汉字的本义是与最初的构字字形密切相关的。它是学生识记汉字字形和学习汉字引申义、假借义等诸多义项的基础。在古诗词教学中,掌握汉字的本义,不仅能极大地提高小学生识记字形的效率,而且有助于其对古诗词的准确理解。  相似文献   

10.
曲丽玮 《现代语文》2006,(10):32-33
高校流行语指一定时期内在高等院校学生中广为传播和使用的语言,它是社会方言的一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词语类,这类流行语通常由单个词语或者结构简单的短语构成;短句类,由一个单句构成,往往会形成具有特定表达功能的句子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词的教学占着重要的地位;在词义的分析中,对本义的分析是分析其他各义的基础。词的本义,是指词的本来意义,一般是对引申义而言的。本义是文献大量产生阶段能考证出来的最早的词义。引申义是随着语言的发展在词的本义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是以词的本义为起点的。凡由同—起点引申出的诸多义项,彼此都有一定的联系。词的多义现象就是从一点  相似文献   

12.
赵娜 《考试周刊》2015,(52):15-16
流行语作为大众语言的一种重要代表,反映了当代社会中最流行的语言现象。它是语言的一种变异,之所以能够被人们接受,并广泛使用,是因为流行语的产生及传播与人类的认知能力紧密相关。本文从流行语的概念入手,分析其特点、生成机制、形成原因及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13.
"粉丝"经历了一般流行词语的产生、消退和新意复兴的使用过程,是当下网络流行语表达大众心理,历经网络文化变迁依然呈现非凡活力的典型代表。本文试图从语言学视角探究"粉丝"的成词、演变,从社会文化及语用视角探寻其产生原因,借此一窥网络流行语的流行奥秘。  相似文献   

14.
“学X”类网络新词是基于互联网而产生的一种网络流行语,在网络上统称为学习外号,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类,目前网络上出现的该类词只有17个。在对“学X”类网络新词细致描写的基础上,分析其概念义、风格义、感情义和反射义,着重分析该类词感情义的转变。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隐喻理论和转喻理论来解释其产生的认知机制,并从语言使用者的心理、语言的类推作用和网络媒介的推动作用三个方面探寻这类词流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流行语的发展演变往往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以高度浓缩的方式呈现出来,而且它的发展演变多数情况下和自然语言的发展演变具有一致性,因此,考察每一个具体流行语的发展演变规律都有助于对自然语言发展演变规律的揭示。考察流行语"躲猫猫"到"XX死"的演变过程,探求原因,认为语言的发展创新是一个优选的过程,那些常用、能产性强的结构和表义明确、含义丰富的表达形式在竞争中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原型理论在多义词领域渗透深入,备受学者关注。文章从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原型理论对多义词"星"进行阐释。研究发现:1."星"的中心义项为"看上去很小、发亮",其他义项由中心义项引申、演变而来,共同构成"星"的语义范畴。2."星"的词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在逐渐更新,新义多出现于网络媒介中,但新词义与核心义仍保持一定的联系。把握原型范畴各内部成员位置的不平等和其边界的模糊性有利于解释语言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对词义的理解与记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语言使用频率的提高,网络流行语丰富多变,不断产生有固定结构的新词。通过搜集"尬X"格式的词,从"尬X"的语言现象、"尬X"的来源、"尬X"的构词方式、"尬X"的特点及流行原因这四个方面对"尬X"结构的词进行解读,分析该流行语现象。  相似文献   

18.
李金静 《文教资料》2020,(4):9-11,49
网络流行语"尬X"式主要有定中、状中、动宾三种构成方式,其中"尬"表示两种意义:尴尬和比较,"尬X"式词语在使用中具有讽刺、自嘲、幽默等义,主要用于文艺、日常生活等方面。"尬X"式词语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是由语言内部要素的发展引起的,包括音节语素化、汉语的构词方式,另一方面语言的相互影响特别是方言的影响及人们的心理因素也是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发展会对汉语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与汉语的发展规律并不冲突,它仍然是遵照语言的规律而产生、发展、变化的。首先,网络流行语符合汉语的使用特点;其次,体现了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可变性的特征,符合语言发展变化的轨迹;同时网络流行语在产生、发展过程中获得了社会大众的集体认同,也会促使其进一步流行。因此,网络流行语并没有污染汉语。  相似文献   

20.
在古代汉语中,“若”意义极为广泛。如何确定“若”的本义对其各义项之间的源流关系至关重要。本文在前人基础上拟从形、音、义三方面重新探求“若”这个字(词)的本义以及各义项之间的源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