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随着由吉卜林动物故事改编的电影《奇幻森林》的上映,《丛林之书》又一次进入读者的关注视野。作为吉卜林动物故事集的代表作,《丛林之书》在愉悦儿童的同时,同样能给予成年人以思想的启迪。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曾提出异托邦的空间哲学,主要包含六个特征,本篇论文拟借助福柯的异托邦概念来分析《丛林之书》中的莫格里系列故事,从融合、他者和帝国隐喻三个角度探究该作品背后隐含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英国作家吉卜林的《丛林之书》是儿童文学的经典著作,文中阐发的"丛林法则"思想是这套书的逻辑起点。"丛林法则"崇尚纪律、遵从、责任等一系列在动物世界中需要保持的拟人化品质。这些品质与米歇尔.福柯在《归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一书中的"规训"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本论文就是试图通过"规训"理论来分析《丛林之书》中的"丛林法则",从而揭示其中所蕴含的"规训"意义。  相似文献   

3.
《丛林之书》把读者带到了文明未触及的原始森林迷人的自然环境中。这些故事地域广阔,有印度的丛林,白令海的诺伐斯托希那赫,半年不见太阳的北极圈,喜马拉雅山的圣地等。读了这些故事,读  相似文献   

4.
【苇月的话】动物居住在丛林里,在那里学习生存,学会生活;我们也居住在丛林里——在学校丛林里学习,在城市丛林里生活。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但都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发展着。而吉卜林认为,动物居住的丛林更美好,更纯真,于是在一种原始的想象力的鼓舞下,他创作出了《丛林书》这部励志童话,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经典的狼孩故事。故事发生在印度。当主人公毛格利还在蹒跚学步的时候,就被老虎谢尔可汗从人居住的村庄叼到了丛林里,是狼爸爸和狼妈妈把他从虎口中救出来,黑豹巴赫拉用自己捕获的一头公牛向老虎赎买了他,使他免于成为老虎的美餐。于是毛格利进入狼群,成为吃狼奶长大的人之子。他跟着狼爸爸熟悉丛林里温柔夜空的每一阵呼吸、头顶上猫头鹰的每一声啼叫、水塘里小鱼跳跃时的每一下溅水声,跟着黑豹巴赫拉学习爬树,跟着老棕熊巴鲁学习丛林法律。在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丛林里,在狼性和人性之间,他学会了坚强、勇敢、思考和爱,从而长大成人。下面请大家欣赏“毛格利进入村庄”和“毛格利成了放牛娃”两个片段,这是毛格利被逐出狼群后返回村庄,回到人的活动范围内的经历和遭遇。很多在我们看起来非常简单的事,对这个在丛林中长大的孩子来说却很困难,但他仍然努...  相似文献   

5.
丛林有情狼     
片名:丛林有情狼(Alpha and Omega)导演:本·格鲁克(Ben Gluck)安东尼·贝尔(Anthony Bell)配音:海顿·潘妮蒂尔(Hayden Panettiere)克里斯蒂娜·里奇(Christina Ricci)贾斯汀·朗(Justin Long)类型:动画冒险喜剧家庭《丛林有情狼》是一部讲述狼群如何战斗,如何生活的动画片,它最大的看点就是对狼群整个居住环境的描述,以及众多形色各异的狼的刻画。和《狮子王》描述在非洲的狮群一样,《丛林有情狼》也是一部有着鲜明特色的电影。整部影片勾勒出一幅极具奇幻色彩的动画背景,是一场险象环生的丛林大探险。  相似文献   

6.
余依婷 《海外英语》2014,(5):207-208
《帝国瀑布》是美国当代作家理查德·拉索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于2002年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文学奖,该作品人物角色丰富并从多视角展开叙述。故事从全方位描述了美国一个不为人知的小镇的生活,交织着小镇生活的过去与现在、历史与现实。该文依据叙事学相关理论,分析拉索在小说《帝国瀑布》中如何运用叙事视角来描写二十世纪最后四十多年一个传统工业小镇的社会变迁;通过叙事空间来建构作者笔下理想的美国社会;以及从主题隐喻来表述美国小镇工人阶级受工业革命的影响挣扎在历史与现实、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  相似文献   

7.
咖啡猫 《小学时代》2016,(Z1):50-52
在动画片《里约大冒险2》中,金刚鹦鹉布鲁和珠儿决定带着孩子们重返亚马孙丛林,体验真正的野外生活。在旅程中,他们认识了许多朋友,也碰到不少坏蛋……看着电影中茂密的树林和富有个性的动物们,你是不是对那里充满了向往呢?新年里,糖果姐姐给我放了个假,于是,我就迫不及待地奔向了那里。可爱的红海豚、大食蚁兽们,我来啦!第一站——与"亚马孙第一杀手"零距离亚马孙流域流经秘鲁、巴西、玻利维亚等南美国家,有着地球上最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本来,我是想好好观赏一下自然风光的,可一到这里就遭遇了一场大暴雨,  相似文献   

8.
动物丛林     
《红领巾》2012,(4)
这是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标志是一头大熊猫)推出的一张公益海报。在这张看上去普通的丛林图片中,藏着不少的动物,试试看你能找出多少种。(答案见本期)想想看,如果我们砍掉树木,毁坏丛林,这些动物的命运将会如何呢?  相似文献   

9.
丛林故事     
地球上除了海洋之外的又一块神秘之地——丛林。看过《狮子王》的同学一定会惊叹她的美丽与险峻,殊不知,浩瀚的丛林与人类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你意想不到的危机和变迁,充满着生命与探  相似文献   

10.
"茶话"是佛教丛林创造的专有名词,是禅师们丛林禅修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禅林茶事活动的茶话,从形式上为禅师提供了参禅悟道的契机和平台,通过茶饮与禅悟的互动以达至"禅茶一味"之思想精神的和静怡真。世俗文人的参与,更使其成为一种赏心怡情的雅事并赋予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茶文化史中一个独具特色而又自成体系的部分。  相似文献   

11.
"古今儿"是东干民间文学中口头流传下来的故事,在东干口传文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奶奶的古今儿》因其鲜明的讽喻特点和深刻的教育意义,在东干族内广为流传。该书的主角多为带有隐喻特征的动物,而认知视域下的隐喻被认为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本文以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为理论基础,首先以《奶奶的古今儿》中高频、常见动物的隐喻义为研究对象,详细描写这些动物背后的隐喻特征,进一步论证:象似性是隐喻的基础;其次以《奶奶的古今儿》中所有动物的隐喻义为研究对象,横向对比汉语中的同类动物及其隐喻义,找出二者之间的共性与个性,以期更好地理解中亚东干族对动物的认知。  相似文献   

12.
丛林之王     
佚名 《课外阅读》2010,(14):25-25
狮子一天早上醒来,脾气很粗暴。他逼问一只猴子:“谁是丛林中最强大的动物?” 猴子颤抖着回答:“你是,强大的狮子!” 接着,狮子遇到一只梅花鹿,狮子吼道:“谁是这丛林中最强大的动物?”惊恐的梅花鹿结结巴巴地回答:“哦,伟、伟大的狮子,  相似文献   

13.
丛林之王     
狮子一天早上醒来,脾气很粗暴.他走了出去,逼问一只猴子:"谁是丛林中最强大的动物?" 猴子颤抖着回答:"你是,强大的狮子!" 接着,狮子遇到一只梅花鹿,狮子吼道:"谁是这丛林中最强大的动物?"  相似文献   

14.
以认知语言学中Lakoff&Johnson概念隐喻理论为视角,选取明代戏曲《牡丹亭》作为研究对象,讨论其隐喻分类,指出《牡丹亭》中出现的隐喻包括景物隐喻,人类隐喻,情感隐喻和人生隐喻。通过上述隐喻使戏曲人景描写相得益彰,清晰地展现人物的心境,提升文学作品的内涵。对《牡丹亭》隐喻研究有益于从全新视角鉴赏古典明代戏曲的丰富文学意蕴。  相似文献   

15.
正《荒野丛林》充满了惊奇、危机和魔法,融合了古老的隐秘世界和现代都市生活;既被经典奇幻的传统滋养,又焕发着蓬勃的原创生机。美国版首印25万册,打造儿童奇幻领域的新经典之作。入选上海市教育局"2015年中小学暑期阅读推荐书单"《荒野丛林》巧妙融合了奇幻、历险、寓言和政治讽喻,各个年龄层次的读者都能从中得到阅读的乐趣;特别推荐给喜欢冒险的孩子们。  相似文献   

16.
《小学时代》2009,(12):12-17
丛林推土机?当然不是笨重的机械,而是一种可爱的有袋囊的动物——袋熊。 你知道袋熊长什么样吗?你知道它们最喜欢吃什么、玩什么吗?它们为什么被称为丛林推土机呢?  相似文献   

17.
暑假,当然要走进丛林,亲近自然。想必你一定还记得《艾丽丝梦游仙境》中那些美丽的丛林植物吧?特别是那一朵朵漂亮的蘑菇。今天,就和乐乐姐姐一起去丛林里采蘑菇吧,说不准能遇上怪异可爱的蘑菇仙子  相似文献   

18.
《伊索寓言》透射出明显的君主制制度文化背景,那些动物故事似乎呈现了一个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伊索寓言》为各种价值因素设置了复杂的生活情境,每一种都用几个不同的故事从几个不同的角度予以呈现。伊索愿意承认世界的微妙、社会的复杂以及人的内心需要和利益诉求的多元,同时唯恐某种人为树立起来的简单化、威权化的道德律条妨害人的自由意志、自主选择。《伊索寓言》是对泛道德主义的颠覆,它恰能契合以养成文明、理性、独立、宽容且具有强烈的权利与责任意识的公民人格为目标的现代教育。  相似文献   

19.
本文解读澳大利亚早期作家马库·拉克的短篇故事《漂亮的迪克》,认为"神秘的丛林"对"好奇的孩童"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这不仅是关于孩童迷失的故事,而且还隐喻了澳大利亚早期移民试图融入澳洲新大陆的既向往又迷茫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20.
丛林之王     
狮子一天早上醒来,脾气很粗暴。他走了出去,逼问一只猴子:“谁是丛林中最强大的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