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西方最具影响力的哲学流派——分析哲学 ( Analytic Philosophy)的研究 ,从“教育研究中的哲学”与“作为教育研究的哲学”两个角度对西方分析教育的影响进行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 ,作者对西方分析哲学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最后 ,作者对西方分析哲学对中国教育的现实意义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分析教育哲学兴衰原因之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教育哲学曾经一度是西方教育哲学中的主流哲学,然而到上世纪80年代却声势日下。内在的理性困境、对实践的脱离和外在的理论批判是分析教育哲学衰落的主要原因。研究分析教育哲学由兴到衰的原因,对当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分析传统与教育哲学:历史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哲学不断发展的背景中 ,教育哲学真正开始成为一个有清晰界限的研究领域 ,以其强有力的分析方法著称于世。英国分析哲学家彼德斯提出了教育哲学的任务和特征 ,成功地使教育哲学具备了自己的独特的性质 :既是当代哲学一个生机勃勃的领域 ,又是教育研究一个主要的和独立的领域。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分析教育哲学已经不折不扣地成为西方哲学传统中的一部分。当前 ,分析教育哲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认真地对学科内部的根本问题进行重新评价和修正。  相似文献   

4.
教育哲学之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哲学研究就是建立教育研究与哲学研究之间关系的一门学问。据此,可以把美英教育哲学研究的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主义时代、分析时代和情境时代。教育哲学有两种形态的存在方式:作为一门教学科目的教育哲学和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教育哲学。根据教育与哲学之间存在的关系形态,可以把教育哲学分为以教育为主、哲学为辅的“亲教育”阵营和以哲学为主、教育为辅的“亲哲学”阵营。  相似文献   

5.
论哲学与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 ,对哲学与教育的关系特别是哲学与教育哲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 ,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 ,对人类的教育实践活动产生着重要影响 ,并且这种影响是通过教育哲学的转化才得以实现的。因此 ,当代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必须重视教育哲学研究 ,通过教育哲学的理性思考 ,为教育改革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论教育哲学的必要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哲学作为一门学科独立存在的全部可能与必要建立在对“哲学”与“教育”关系的认识上①。 一、教育活动需要哲学吗 乍看起来,这个问题似乎并不难回答:教育活动不需要哲学,或者说,对于实际教育工作者来说,他们似乎从未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应用”过哲学。在他们看来,教育是具体得不能再具体的实践活动,每天需要处理大量的“琐事”。而哲学是一门抽象得不能再抽象的学问,根本就不关注实际的教育问题。应该说,这种观点是有代表性的,不仅存在于一些实际教育工作者那里,而且也存在于一些教育学者那里。然  相似文献   

7.
20世纪60年代,分析的教育哲学同时在英美异军突起,不仅在方法论上提升了教育哲学的学术性,也具体形塑了以理性为基础的自由主义教育观,一度成为西方战后的主流教育思想。对此,海峡两岸已经有许多学者进行了阐释。本文希望能直入其中,借此引出重要的学术议题和成果,使华人世界更能领略其学术主张内涵。作者认为教育分析前期的基本主张,包括厘清教育理论之实践性质、坚持教育之内在价值、自主性的教育目的、重视知识形式的教育内容、理性教育方法涉及的课程、教学、道德教育等方面;教育分析后期对教育政策争议的哲学探讨,也有许多原创性的贡献。教育分析哲学近年来当然也免不了受到诸如多元文化、女性主义、欧陆后现代、后结构主义及马克思批判教育学之批评,在吸纳之余,它依然保持其竞争性之活力并持续发挥影响力。华人世界若能进一步梳理当年分析典范之众文献,将能扩大吾人视野,提升教育哲学学术及指引实践之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8.
反思教育与时间的关系是教育哲学最核心的任务。现代教育哲学深受知识论哲学的影响,而知识论哲学与“浮士德时间”哲学之间具有天然而密切的关系。“浮士德时间”哲学对时间理解的线性,易控性和可计量性为知识教育哲学提供了形而上学基础,而知识论教育哲学则相应获得“浮士德时间”哲学的一切品质。现代教育如果不能在时间哲学上超越“浮士德时间”,就不能超越知识论教育哲学。  相似文献   

9.
哲学教育“无用论”和“取消论”源于对工具主义和效率主义逻辑的崇拜,是对哲学及哲学教育的“本性”的误解.哲学的本性是“爱智慧”和“爱自由”,哲学教育也因此具有它的“哲学性”.哲学教育必定是自由的、开放的和创造的,任何好的课堂哲学教学都必须将哲学教育的哲学性贯彻始终.  相似文献   

10.
彼得斯及其同僚弟子在20世纪60年代立基于启蒙时代以来的自由主义传统,正式将“自主性”标举为教育目的。这不仅是当年伦敦学派很鲜明的教育主张,其所重视的理性反思也同样形塑了课程规划、教学方法、公民与道德教育,影响深远。不过,80年代以后,逐渐引起了多元的反思。怀特曾以自由主义的立场与乔娜珊、卡尔、史密斯、斯坦迪什及麦克罗荷林五位学者相互论辩。他们的论辩内容反映出英国当代教育哲学之发展具有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特色,分析与综合交互为用的方法论特征,及接地气的教育哲学实践性格。英国教育哲学的发展,无论对于方法论革新还是教育政策反思而言,均值得华人世界从事教育哲学的研究者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分析哲学通过对命题意义,即可传达性的强调,以及对康德的先验范畴所进行的语义学改造,实现了对主体性哲学的某种超越。然而,分析哲学虽然否定了作为主体性哲学之前提的关于主客体之间的对立或者人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对立的假定,但却保留了康德哲学中的形式与内容的对立。也就是说,分析哲学对主体性哲学的否定是不彻底的,并没有放弃对绝对确定性的寻求,仍保留有康德哲学的残余,只能说是对主体性哲学的半截子超越。  相似文献   

12.
STEM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科学教育理念,包含注重打破学科壁垒的整合教育、强调面向真实世界的情境教育以及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循证教育三重意蕴。然而,当前STEM教育的大规模发展使其陷入了功利化倾向与复制式扩张的困境之中,需要来自科学实践哲学视角的深度反思以指引其未来发展方向。在科学实践哲学的考察视域内,STEM教育是一种从沉思科学到干预科学的介入性科学实践,是一种从科学作品到科学过程的地方性科学实践。未来STEM教育的真正实现需要准确把握“开放式终结”的意涵并全面理解“实验室生活”。  相似文献   

13.
哲学咨询是一种帮助人们解决思想困惑和价值错知的活动,其很多思想和方法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相一致。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经实践检验的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帮助大学生"建构"正向的人生价值观,而哲学咨询可以作为这种"建构"的纽带和教育的方式。哲学咨询的反思批判帮助大学生辨明社会思潮的正误,咨询对话有助于大学生认同正向的人生价值观,集体探究促进大学生内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当今大学的哲学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培育与践行,哲学咨询是一条可行而有效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的改革和讨论越来越激烈,而教育研究和实践之间的"沟壑"仍然没有减缓,这种局面如何才能打破,教育专业人士如何参与到公众的讨论中,如何在大众的教育导向中发挥作用,这些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美国学者索尔蒂斯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本文从他的"公共教育哲学"观出发,以分析和实践为线索,介绍这一思想形成的背景、基础和图景,寻找其对我国教育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现今,主体教育研究需要转向事件哲学视域,重识主体教育的“危”“机”。在事件哲学中,主体是以弱的、开放的和有风险的方式被重识为“分裂的主体”“缺失的主体”“空的主体”;相应地,主体教育“朝向事件本身”,揭示教育在绝对的差异、否定、缝隙关系中呈现事件,以独一的、机缘的和行动的方式,让“新来者”“入场”到多元、异质的可能世界。主体出于事件的“美丽风险”,追寻“不可能中的可能”,处于产生和逃避“死亡驱力”的矛盾中,需要不断地介入、命名、调研和力迫。主体教育强调教育主体从本质的、封闭的、同质的关系中解放出来,确立其存在的优先性,保持开放、包容,并在求异创新中,呈现政治主体、艺术主体、爱的主体、科学主体等多元主体。总之,只有在出于事件的行动及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中,主体教育能发挥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对象是人。人作为道德教育的对象,不仅把伦理学和教育学的关系结合了起来,而且把两门科学与关于人的一般哲学学说及其方法联系了起来。道德哲学对道德教育的整体“框架”作用决定了道德哲学对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决定了必须建立相应的道德教育哲学对道德教育做整体性研究。  相似文献   

17.
Until recently teacher education in England has always contained a ‘philosophical’ element – to do with what education is for in the light of human nature. The paper traces its history since 1839, through inspirational approaches – based first on religion and later on psychology – to the critical approach of R S Peters and his colleagues in the 1960s. It then looks at the existential crisis faced by this kind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after changes in education policy in the 1980s; and at ways it has found of overcoming it – at the expense, however, of partially turning away from its earlier raison d’être in teacher education.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 discussion of what would be needed for it to resume its old role.  相似文献   

18.
Sean Steel 《Interchange》2018,49(4):417-431
This article concer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assroom assessments that are aligned with “competencies-based” teaching in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on the one hand, and on the other hand, the challenge of offering authentic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education theory,” or “education foundations” courses for student–teachers who are enrolled in a professional degree and on the way towards certification. Briefly, administrative and accreditation concerns with developing and demonstrating core “competencies” when teaching is considered strictly as a “profession” do not align with more ancient understandings of teaching as a “way of life”—especially when that life is led in some relation to philosophy, or “the pursuit of wisdom.”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disjunction between these two conceptualizations of teaching; it encourages readers to think about how this disjunction problematizes their pedagogy as “philosophers of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9.
The dominating tendency i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f the past 25 years may — with regard to the English speaking countries and the Scandinavian countries which are given the main focus in this article — be phrased as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analytic educational philosophy”. The account, therefore, falls naturally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period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onrushing analytic educational philosophy's criticism of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al philosophy's “deductivism”. In the sixties analytic educational philosophy was flourishing. Analytic educational philosophy may be divided into three main phases, one inspired by logical empiricism, one mainly therapeutic (“piecemeal”) analytic and one transcendental-analytic. In the seventies analytic educational philosophy has been fiercely attacked, leaving no clear alternative in sigh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