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农”政策利国利民,“三农”宣传必须做好。我们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开办农村专题节目已有50多年的历史,我们的体会概括一句话就是要以爱农、近农、为农的精神,全身心做好对农节目。我们台现有两档农村专题节目:《对农村广播》节目和《科技助农》热线咨询直播节目。《对农村广播》节目历史最久,是我们台传统的品牌节目,在周边许多省份,甚至东北,西北地区都有听众。《科技助农》热线直播节目则是新世纪紧扣“三农”开办的一档新节目。从听众热情洋溢的来信和电话.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两个节目的喜欢程度。如江西彭泽县一位  相似文献   

2.
沿海发达地区对农广播亟待超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首家“对农广播频率”即将在山东诞生,这不仅为合理整合山东的对农广播资源提供了方便,而且为山乐的“对农广播”实现新超越创造了条件。 新开办的乡村频率将面向全省农村和城市边缘人群,以市场为导向,关注农村经济、农业改革、农民生活,以新闻、资讯、娱乐构成主板块,风格定位于通俗、实用、热闹,迎合农民听众的文化层次和收听习惯,充分发挥广播移动、互动的优势,力求成为农民听众最可信赖的媒体。  相似文献   

3.
戴婷  张亮 《中国广播》2011,(10):51-52
广播电台的专业对农广播频率肩负着服务“三农”的使命。面对当前竞争激烈的广播市场,全国20多家农村广播出现了抢夺城市听众与坚持对农路线的两极分化,本文记录了这一特殊发展时期的乡村广播现状,分析原因,提出问题,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4.
广播对农节目弱化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播的优势在农村,广大农民需要广播,更需要实用的农业节目。目前广播对农节目的数量很少,质量不高,很难满足新形势下广大农村听众的信息需求。因此,如何扭转目前广播对农节目弱化的现象,提高广播对农节目的数量和质量,为农民听众提供更大的帮助,已成为广播媒体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经济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施媛媛 《新闻传播》2009,(12):89-89
大丰是一个农业大市.广播节目的受众大军主要是农民。那么,作为广播媒体,在对农节目宣传上有着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节目制作成本低、频率覆盖范围广、宣传内容通俗易懂。可是,一直以来,在网络和电视等强势媒体的竞争下,即便是在农村,广播仍然受到农民的冷落。所以.如何提高广播对农节目收听率.使农村广播节目获得更广泛的听众,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下面,以我台改版后的《乡间回响曲》节目为例,谈谈对提高对农节目广播收听率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6.
在媒体融合时代,安徽农村广播"摸着石头过河",充当农村听众在新媒体工具使用上的"启蒙者",以微信公众平台为抓手,转变办节目思路,发挥广播"接地气"的优势,努力打造"互联网+对农广播"的全新平台。  相似文献   

7.
在广袤的乡村田野,广播依然是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媒体,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专业的农村广播(或者是广播的对农节目)要及时总结和反思,针对农村听众市场,动脑筋、想办法,常规节目办出新意,不断开发新的节目形式,办出农民喜欢听的节目、对农村有用的节目,使广播在广大农村有更大作为。  相似文献   

8.
对农广播在节目内容定位上,必须充分体现"受众为本"的思想,根据农民的需要和喜好来编排节目,将注意力放在扩大信息量上,传播农村听众最需要的政策、法规、技术、市场、娱乐等实用信息。  相似文献   

9.
河北电台农村广播即将成立一周年,开播一年以来我一直担任戏曲节目的主持工作。戏曲节目虽然属于文艺节目,不如对农经济、科技类节目那样针对性强,但它在满足农村听众的文化需求方面也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对戏曲广播主持这一工作的认识,主要是在主持《梨园风》节目之后形成的。随着实践中经验的积累,随着农村频道戏曲节目在听众中的影响日益扩大,我越来越感到岗位的重要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河北广播》2007,(4):29-33
河北省唯一面向农村的专业广播频道河北农村广播开播已经一周年了。一年来,农村广播的记者深入农村,采访报道了大量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新闻事件,有力地宣传了党和政府的对农政策,帮助农民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一年来,农村听众对河北农村广播提供的市场、科技、法制服务反响强烈,一批农村特色鲜明的服务性栏目已逐渐形成品牌,受到了农村听众的广泛欢迎;一年来,河北农村广播的收听率稳步提升,宣传创优、队伍建设、广告创收、媒体推广等各项工作也都取得了可喜成绩。本期刊登他们撰写的文章,记录一年来辛勤耕耘的艰辛和收获后的喜悦,并用理性思维分析、总结、归纳农村广播生存、发展的成功经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广播的听众很大一部分在农村,如何在新形势下,及时有效地配合农村基层党建和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做到舆论先导,是摆在广播传媒面前的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当前对农广播节目要架通连心桥,念好"广""实""和"三字经.  相似文献   

12.
杨芊 《记者摇篮》2006,(8):54-54
广播的终极目的地是为满足听众的需要,为听众提供信息、提供服务、提供娱乐、听众是我们广播工作的唯一对象,与我们是鱼水关系。这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在工作中我们往往会忽视他们,我们对听众在我们广播传媒中的地位的确认还远远不够,我们所处的时空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们的听众也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研究这一变化,并从中找到我们的对策,便是我们广播工作者最迫切的任务。听众有些什么样的变化呢?一、听众审美情趣的提高现在,听众的审美情趣极大地提高,高保真的音响质量,密集化的信息传播,双向型的交流方式,交谈式的播音风格,都是听众…  相似文献   

13.
刘瑞忠 《新闻爱好者》2008,(11):120-120
县级广播电台的受众主要是农村干部群众,各类节目传播的内容也大多与农民有关,一直以来都被地方党委、政府作为对农宣传的主要工具,也被农村群众看成是最亲密的媒体和朋友。由于农村听众居住分散,因此与其他媒体相比,广播在农村市场仍然有着天然的宣传优势。对农广播专题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和青睐,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如何办好对农广播专题,服务“三农”和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对农节目、对农频道如何在吸引农民、振兴农业、服务农村上下功夫,是新时期广播媒体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省级广播传媒面对的受众群体大部分是农民,省级广播传媒与农村受众的互动,随着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的变化,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两者互动的主、次关系,形式和内容都在不断变化,互动的频度加大,互动的过程加快,两者的互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一、省级广播传媒与农村受众互动关系、形式、内容的变化1.互动的主、次关系发生变化。随着广播频率专业化,广播由“广”播到“窄”播,由“大众化”到“小众化”,一改广播传统的播出模式,而是注重听众的需求规划节目,树立听众导向节目观,使省级广播传媒与农村受众互动的主次发生了变化。现在,农村受众…  相似文献   

16.
海宁市广播电视台的广播对农节目《阿林哥话小康》从早年的《阿林哥谈生产》发展至今,已有五十多年历史,2003年改版为《阿林哥话小康》。阿林哥栏目长年立足三农,采用生动活泼的对话形式,深入浅出地传达党的政策,报道农村工作动态,宣传农村新人新事,传递实用信息,深受广大农村听众欢迎,也得到了上级领导和专家的肯定。然而近年来,随着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和以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为代表的多媒体的兴起,广播  相似文献   

17.
倪楠 《记者摇篮》2007,(8):61-62
广播的终极目的地是为满足听众的需要,为听众提供信息、提供服务、提供娱乐。听众是我们广播工作的唯一对象,与我们是鱼水关系。这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在工作中我们往往会忽视他们,事实上,我们对我们的工作对象——听众的研究还很不够。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办广播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事:电台开办几年了,我们到底拥有哪些固定的或半固定的听众群,胸中无数;一个节目开办几年了,常常收不到几封听众来信;一则广播播出几个月了,一个咨询电话也没打进来!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扪心自问,我们做过多少听众调查和研究呢?我们的节目定位准确吗?我们的广告诉求点打动了消费吗?搞广播,不能对听众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而要把调查、了解听众市场作为一项经常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听众在广播听众群中占有很大比例,对农节目担负着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重任,但也面临听众群日渐萎缩的现实。如何对节目进行创新,把节目办出农味农色,满足广大农村听众的需求,已成为当务之急。一、对农节目创新的必要性探讨对农节目创新的必要性,我们必须认清当前对农节目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对农村广播,是县级广播台站的主要任务。离农,农村广播网就无从发展、无从巩固;离农,宣传报道就失去了主要源头。因此,面向农村,为农民服务,是我们宿迁电台一直遵循的方向.我们曾自喻为姓“农”的。今天我们是否还姓农呢?有的同志持怀疑态度。我们认为,从历史和现实,从当今经济工作基础,从县级市的听众层次和主要受众对象来看,姓农仍有其充分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