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中方言完成体的主要标记是“咧”.本文根据具有不同动相义[aktionsart]的动词与“咧”的搭配与限制,讨论关中方言完成体的各种体意义.瞬间/存现类动词(如“死”)与“咧”的搭配最为稳固,表示“前状的结束”和“现状的开始”同时发生,后者为语用推理义,更凸显.具有持续义动词(如“写”)与“咧”搭配后,凸显持续动作的结束,同时也有对现状产生影响的语用推理义.瞬间发生类动词(如“咳嗽”)一般排斥和“咧”连用,由于其很难产生影响现状的语用推理义.具有量变特征的状态词在关中方言以至汉语中都可以和完成体标记连用,却不能与进行体连用.“咧”兼表时和情态,但不是主要功能.“咧”和“来”具有一定的对立互补性,主要体现是是否对“现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黄海燕 《英语辅导》2010,(2):135-137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和认知隐喻理论为指导,对带“Upon”短语动词的语义进行认知分析。研究发现相关短语动词中有14个义项,这些义项对短语动词的语义形成与扩延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黔阳方言的被动标记有三个,即“着[ts‘o45]”、“让[laη24]”和“把乞[pA31t‘i45]”,其中“着[ts‘o45]”是从表遭受意义的动词演变来的,“让[laη24]”是从表使役意义的动词演变来的,“把乞[pA31t‘i45]”则是由表给予意义的动词演变来的。  相似文献   

4.
涟源方言中,动词“拿”与处置标记、被动标记同形。做动词时,如果后接名词宾语,它会同时具备“给予”和“拿取”两个义项。做介词时,“拿(得)”所表示的处置式与“拿”的“拿取”义的关系密切,“拿□[s(31]”所表示的被动式与“拿”的“给予”义关系密切。研究发现,动词“拿”有两个相反的义项可以视为“同形反义词”,表处置的“拿得”由“拿”的“拿取”义虚化而来,表被动的“拿□[s(31]”由“拿”的“给予”义虚化而来,这种虚化有它的语义基础和句法环境,并且有其它方言和同类词语语法化的佐证。  相似文献   

5.
以一具不自足的句子为切入点,认为动词“有”的表“具有、发生、出现”的义项表达了一种动态的含义,是一个“有界动词”以及其有界性对句子完句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动宾格式备受标题青睐指的是很多在通常行文中不能使用或很少使用的动宾格式在标题中却可以使用。陆俭明认为,“语言是发展变化的。现代汉语里宾语有扩大的趋势。有的动词原先不能带宾语,但现在开始出现带宾语的情况。”[1]这趋势在标题中体现得尤为突出。通常语句中一般不能带宾语的不及物动词在标题中可以带宾语,形容词、名词在标题中用作动词也可以带宾语,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标题对语言结构选择上的一种倾向,即倾向于选择动宾格式。这些特殊的动宾格式包括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名词动用带宾语、形容词动用带宾语、四言格式带宾语等。  相似文献   

7.
李建高 《初中生》2008,(1):112-114
系动词也称连系动词,它是动词的一种,本身有一定的词义,但在句子中不能独立作谓语,须与后面的表语一起构成“系表结构”。单纯的系动词并不多,大多数由实义动词转化而来。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说“起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动词用法词典》2117个动词义项后搭配“起来”的情况的考察,从句法结构、语义方面分析“起来”的用法,认为“起来”有三种不同的用法:1.动作行为动词、2、趋向动词、3.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9.
上古汉语状态变化动词内部语义特征不同。按照内部语义特征,上古汉语状态变化动词可以分为“斩”类、“败”类、“平”类和“死”类。这四类动词在上古汉语中有不同的句法表现,根本原因在于它们的词汇语义特征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对句法结构有决定作用的两个语义因素:[状态变化]和[致使]。  相似文献   

10.
金鹏 《华章》2013,(31)
东北方言以其独特的发音形式,生动形象的词汇,变化多端的句法,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多方言词汇正朝着普通话的方向发展。泛义动词“整”可以带各类宾语和补语,表达多种意义,本文搜罗了“整”在东北方言中的近几年常用义项,对“整”的语义进行新的探索,用例证说明泛义动词“整”的义项之宽泛。  相似文献   

11.
黄海燕 《海外英语》2012,(1):262-263
该文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和意象图式理论为指导对带up短语动词的语义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相关短语动词有12个义项,这些义项对短语动词语义形成与扩延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2.
借用一些表空间概念的词语来表达时间概念是人类语言的一个普遍特征。“下来”“起来”“下去”在凸显空间位移的过程中,也伴随着时间的变化。但由于各自趋向意义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导致了各自在表时间意义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概念意义上的不平行性象似性地反映出句法形式上的不平行性。在这一点上,最让我们感兴趣的是“下来”、“起来”和“下去”在表示时间意义时,如果其前面的动词为及物动词,三者在句法形式上呈现出来的差异性。其实,这三者之间的这种差异性早就被语法研究者注意过。卢英顺(2000)在讨论现代汉语“延续体”的有关问题时,就曾指出:“‘下去体助’或‘下来体助’前的动词如果是及物的话,那么这个及物动词后面的语义成分(如受事等,即静态句中的宾语)一定出现在该动词的前面,而不能出现在动词和‘下去体助’或‘下来体助’之间,也不能出现在‘下’和‘去’或‘来’之间。这点和表示‘开始’的‘起来’相比,有所不同。‘起来’前动词后的语义成分可以在‘起’和‘来’之间出现,但如果出现在‘动词’和‘起来’之间则难以接受。”此外,郭春贵(2003)也认为“如果宾语是有定施事的,则把它当成主语使用。”本节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认知的角度,就形成这种差异性的原因谈些个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动词表征事件,涉及到事件主体、方式、结果等因素,不同因素的突显是多义性产生的动因。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图形背景以及运动事件理论,以英汉多义动词“run/跑”为例,两者都在共性突显运动目的、速度和结果方面延伸出了基本相同的义项;但是英语“run”在时间、位移、状态、路线,而汉语“跑”则在方式、方向方面进行个性突显,使两者有了不同的义项。同时由于英语“run”比汉语“跑”在突显时延伸出的语义更加具体,因而比汉语有更多的义项。  相似文献   

14.
“赞”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里有三个义项,均为语素义义项。从现代汉语的语言事实看,这个处理似不合适。①“帮助”较稳定,是语素义义项。②“称赞”已有单独当动词、形容词、名词使用的趋势,已经发生词汇化。③“赞体”应注为词义义项。  相似文献   

15.
位移体空间运动的参照,由“处所词”充当,按语义特征可分为“起点”、“经过点”和“终点”等。由介词标引的处所词,部分可以位于动词前,部分可以位于动词后,但有些介词结构位于动词前和动词后时。表义上往往不同。表示“起点”的处所词可以用介词结构置于动词前,表示“终点”的都不能用介词结构置于动词前,而可以由趋向词标引用于动词后。处所宾语语序基本遵循“起点在动词前,终点在动词后”的时空像似性,体现了人类普遍的“终端焦点化”的认知倾向。  相似文献   

16.
“在X下”格式及与“在X上”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X下”格式中“X”的结构类型有体词性成分、谓词性成分、主谓短语、成语。其中,中心语为动词的定中短语进入此格式时,动词均为双音节、弱动性,且联合式动词占了绝大部分。“在X下”可以表方位、情况、状态、条件等意义。与“在X上”比较,具体名词进入“在X下”的数量大大少于进入“在X上”的数量,抽象名词和动词要带定语才能进入“在X下”,而它们进入“在X上”却可以是光杆形式  相似文献   

17.
词汇是一个系统,词义也是有系统性的.本文运用词汇语义学的“概念要素分析法”,对《汉语大字典》中的“拔”(b á)字的动词义项进行分析,试图总结出各义项间的联系及其历史演变,在此基础上对《汉语大字典》中“拔”(b á)字的动词义项做更系统性的归纳.  相似文献   

18.
谈英语中状态动词的进行体武慧芳在英语中,进行体所表示的是具有持续性、暂时性和未完成性的动作,因而表示相对静止状态的状态动词一般不能用于进行体,但也有例外。本文就状态动词用于进行体的情况作一些比较说明。1.动词be动词be表示状态时不能用于进行体。例如...  相似文献   

19.
动词“打”的论元结构和句法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语动词“打”的义项繁多。它的主要义项有三:1.“用手或器具撞击物体”;2.“器皿、蛋类等因撞击而破碎”;3.“殴打、攻打”。由于各个义项的论元结构不完全相同,它们的句法特征亦有较大差异,尤其是“打”的第二个义项出现了作格动词和及物动词交替的现象,而作格动词又与被动句中相应动词的句法特点有很大区别。了解这些复杂因素,有助于“词库”理论的建构。  相似文献   

20.
武兴 《现代语文》2016,(4):65-68
状态动词是动词的一个小类。本文通过对林杏光等人主编的《现代汉语动词大词典》中的所有动词从语义特征的角度进行考察,界定出373个状态动词,考察这些状态动词内部的时间结构特征,发现状态动词有五种不同的内部时间结构。A类状态动词无起点、无终点、无续段;B类状态动词无起点、无终点、有续段;C类状态动词有起点、有终点、有续段;D类状态动词无起点、有终点、有续段;E类状态动词起点与终点重合、无续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