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场上的那种特殊环境和气氛给考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要出色地完成考试作文,考生就非常有必要采取一定的对策、运用一定的技巧才能快速高效地完成作文。  相似文献   

2.
作文偏离题目的要求,即我们俗称的跑题,是考场作文的大忌。据有关媒体报道。2011年高考山东省某阅卷老师介绍,如果跑题作文写得文字流畅,体现出了考生一定的水平.最高可以给15分,而往年一看是跑题作文基本只能给10分。因此,考生务必树立与提高防范跑题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朱炳承 《学语文》2006,(5):52-52
现行语文考试中的写作部分,大多给学生较大的发挥空间,很少硬性地规定题目让考生作文,更多的情形是设置一定的前提条件,给一个材料、话题,让学生自拟题目来写作文。一些考生看到了材料话题,不加思索,没有认真地分析作文的前提条件和自己的承受能力,就拟出一个响亮的有震撼力的题目来,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可是一写起来就感到笔墨艰涩,难以为继,可已骑上虎背,只好草草收兵。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语文“新课标”精神的落实,材料作文在中考中悄然升温,成为一道引人注目的亮丽风景。 所谓材料作文,就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完成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从审题立意上看,材料作文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去确定文章的主旨,材料对考生的审题立意起着很大的限制或暗示作用,材料既是考生作文立意的出发点,又是归宿点。从取材上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对考生作文立意起着限制作用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考生的取材。作者行文时必须顾及材料,材料或为作者的议论提供论据(如读后感),  相似文献   

5.
开放性作文题材展现方式分为两大类:提示性作文和漫画类作文。提示类开放作文要求考生就所提供的某一话题拓展想象,并按照一定的要求独立成文。而漫画类开放作文要求考生根据对所给漫画的理解,描述其隐含之意并拓展考生自己的看法。考生在写提示性作文和漫画类作文时,都要兼顾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认真审题,即审所给语境和隐含之意,审体  相似文献   

6.
[高考解读] 话题作文是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开放性作文命题形式,它的开放性体现在考生根据作文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这“三自”给考生存作文内容、题材、形式和手法上以充分的施展才华的余地,它允许运用各种形式、使用各种方法、利用最擅长的手段表达各种各样的主题。话题作文虽具开放性,但仍有一定的限制,“作文要求”规定和限制了行文的范围及关联对象,作者必须涉及或围绕指定话题写作,而不是信马由缰毫无约束的。这种有限制的开放性作文体现了鼓励创新、张扬个性的命题新思路。怎样用好这块“余地”而使行文不偏离话题,正确立意是写好话题作文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话题作文犹如带着镣铐跳舞,要在一定限制下尽情发挥。近年高考话题作文给考生充分自由一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考生受到的限制小,在考场上大胆创造,涌现出许多文质兼美的佳作。但是,宿构、抄袭的现象也不容忽视。因此,话题作文给考生增加限制势在必行。话题作文的审题也就必须高度重视。忽视审题,自然导致偏题甚至离题;只有审题准确,作文才能如庖丁解牛,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而近几年高考话题作文所采  相似文献   

8.
袁东升 《现代语文》2007,(1):116-117
话题作文从1999年闪亮登场之后,便一发而不可收。全国高考作文连续七年都采用话题作文的考查形式,高考单独命题的省市也绝大部分要求考生写话题作文。话题作文“三自”(自由命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学生的手脚,较之传统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更有利于发挥考生的写作特长。这是话题作文的长处。但是,话题作文的易宿构、不利于客观公正地评分等弊端也在几年后暴露无遗。于是,人们便寻找一种新的作文考查形式,力求使考生作文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得拢。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中考作文中常见的问题给考生作一些解答,以帮助考生获得比较好的作文分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新材料作文备受高考命题者青睐,但其主旨的隐藏性和丰富性给考生审题立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考生作文能否得高分,关键在于审题立意。所以考生在备考方面应该学会全面理解材料以及在此基础上掌握立意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1.
温晓森 《现代语文》2007,(6):121-122
题意话题,最早出现在05年湖北高考卷,它的主要特点是材料本身即是话题,提供一则寓言或寄寓隐含某些哲理的寓意性材料,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自定立意,联系实际,展开议论、记叙、抒情。这类话题作文,界于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之间,汲取了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优点,既能考察考生的理性思辨能力,防止考生宿构、套作,又给学生最大的写作自主权,  相似文献   

12.
给材料作文命题形式,是一种较为成熟的作文形式,有着足够的开放性,给考生思维活动留有相当的空间,既能给学习困难的学生提示合适的帮助,使他们能表现出自己语文学习的结果,同时也给了优秀学生充分发挥写作才能和表现个性特色的天地,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一定的限制性,能对近年中考越演越烈的抄袭、套用或改装范文的行为有所制约,这些特点很可能使它在明年中考试卷中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3.
张淑瑶 《现代语文》2006,(9):123-124
如果我们把话题作文放在历史的背景下去思考评价,话题作文无疑是一场划时代的革命。它不仅突破了传统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一统天下的旧模式,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尊重考生的人本理念,同时,为准确评价考生稳定的作文素质提供了更好的条件。随着话题作文应运而生的“三自政策(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则进一步为考生开拓了张扬个性、表现才华的广阔天地。由于话题本身一般都贴近考生生活,能激发考生的感受、联想和想象,考生有话可说,有文可写,加上容易下笔入题并迅速进入写作状态,话题作文受到了广大考生的欢迎。但考生往往只注重了话题作文中的“话题”和“要求”,对“话题材料”漠不关心,甚至于不屑一顾。  相似文献   

14.
考场作文有其特殊性,它是在只有四五十分钟的时间内完成的一篇作文。可以说是时间短、任务重、要求高。因此,考生都怕写考场作文。近几年,中考与高考一样,对考生作文要求的条条框框已减少许多,比如近几年的话题作文就是一个例子。但是,再怎样改,也不会像写日记那样自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还是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去做的。作为考生,你必须扣题,你还得按字数要求去写。所以,许多考生还是担心写不好,怕考砸。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考场作文呢?笔者认为应当把握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尺度。  相似文献   

15.
话题作文犹如带着镣铐跳舞,要在一定限制下尽情发挥。近年高考话题作文给考生充分自由-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考生受到的限制小,在考场上大胆创造,涌现出许多文质兼美的佳作。但是,宿构、抄袭的现象也不容忽视。因此,话题作文给考生增加限制势在必行。话题作文的审题也就必须高度重视。忽视审题,自然导致偏题甚至离题;  相似文献   

16.
戴友夫 《现代教育》2004,(10):38-39
2003年下半年高教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本)作文的题目和要求是:“以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宇的文章。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分值为30分。这与以往的作文题目和要求相比较,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题目单一。以往的作文,要么是在试卷上给定一个判断句或词组的题目,让考生根据题目要求写出一篇“标题作文“,要么是在试卷上提供一个或数个材料,让考生根据所提供材料的性质和范围,自己拟定一个标题,确定主题写一篇“给材料作文”;或者是在试卷上既提供了一定的材料,又给定了题目的“标题与给材料相结合的作文”。而2003年的作文题虽  相似文献   

17.
张淑艳 《现代语文》2006,(8):127-127
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几乎清一色采用“文体不限”的写作要求,不管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这种“不限”给考生营造了一种宽松的写作环境,便于考生情感的倾诉和个性的展示。正因为解除了“限制”禁锢,使得近年来考场作文丰富多彩,佳作迭出。但不容忽视的是,也有一部分考生,在面对“文体不限”时,要么苦于“不限”二字,难以确定写作的“切入点”,无所适从:要么信马由缰,随意草就,结果写成文体不分的“大杂烩”。为此,笔者想针对以上两种情况谈一下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谈话题作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题作文是作文的一种命题形式,是高考语文命题的一个创举。话题作文在高考作文命题中已经沿用了四年,相信这种命题形式已为广大的中学语文教师所熟悉。但是,对于话题作文的内在含义以及在高考中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形式,许多人还不甚了解。因此,有必要对话题作文这种作文形式作一些分析和探讨,以便我们更好地把握作文教学。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是有区别的,虽然都有“题”,但命题作文的“题”是标题,所有考生都共用这个标题;而话题作文的“题”是话题,也有考生用话题作为自己作文的标题,但更多的考生是在话题的范围内自拟标题。命题…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中考作文形式异彩纷呈,各领风骚,其中,尤以话题作文居多。它的优点在于给了考生更广阔的写作空间和更大的发挥余地,深受广大考生的喜爱。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认为在训练话题作文时必须扣住“巧”、“细”、“活”、“真”、“亮”这五字进行。  相似文献   

20.
受高考作文连续三年采用话题作文形式的影响,2000年各地中考作文命题形式也起了变化,材料作文比较少见,话题作文有取而代之之势。不少考生对这种命题形式还比较陌生,写作时往往套用材料作文的写法,结果写得不伦不类。考生要走出这一误区,首先必须通过比较两种命题形式的异同进而掌握写作话题作文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