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物理解题中,若涉及到两个以上的运动物体时,其“速度相等”往往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性条件.而这个条件往往是隐含在问题中的,本文就此问题谈谈浅见.在追及问题中,速度相等往往是解题的关键条件,例如: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追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恰好能够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的临界条件为:当追及者恰好追上被追及者时,两者速度相等,即追及者速度大于被追及者速度时,能追上,反之则追不上.再如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追赶同向运动的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时,追上之前两者间距离最大的条件为:追及者的…  相似文献   

2.
追及问题是初一学生在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时的一个难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这类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把握不住,因而无法布列方程.其实,无论是哪种追及间题,在追及的时间内,都存在如下关系: 追者行程一被追者行程一追及距离,而距离~速度只时间'所以上述关系式又可写成: 速度差x追儿_时间=追及距离①其中,速度差是指退及过程中,快者与慢者  相似文献   

3.
高考命题越来越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和方法。其中直线运动的追尾问题就极具现实背景,近年高考试题中时有出现。笔者在此对追尾问题略加分类,比较物理思想与数学思想在此类问题中的运用。一、匀加速运动物体尾追匀速运动物体此类问题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匀加速运动物体的初速度大于匀速运动物体的速度,在追赶过程中距离不断减少,直至追及并超前。另一种是匀加速运动物体的初速度小于匀速运动物体的速度,则在追赶的过程中与前者的区别是追者与被追者距离先增后减,即在追及前两者相距有一个最大值,下面就对后一种情况举一…  相似文献   

4.
我们知道:两个物体同向运动,一快一慢,快者在后,慢者在前,快者追慢者,经过一段时间后追上慢者,这就是追及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出快者要追及的路程和两者的速度差,然后根据公式(追及时间=追及路程÷速度差)进行解答。若将此方法巧用在钟面上,可解决时针与分针成一定角度的时刻,或一定时刻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问题。我们知道钟面上共有12大格和60小格,时针走1大格,分针就走12大格。由此可知,分针走的速度是时针速度的12倍。换句话讲,分针走1大格,时针走了1大格的112。因此,将“格/分”作单位,两针的速度差为每分(1-112)格,它是一…  相似文献   

5.
一、追上与追不上的临界条件 追和被追的两者速度相等时常是能追上、追不上,二者距离有极值的临界条件. 二、追及、相遇的特征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可能出现最大距离、最小距离或者是距离为零的情况.这类问题称为追及、相遇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以平面内两个可以自由行动的质点为局中人的追踪对策问题1和2:问题1规定,当追逃双方之间的距离等于零时,才认为追者追到了逃者;问题2规定,当追逃双方之间的距离不大于定长时,便认为追者追到了逃者。文中利用初等几何方法,就这两个问题分别给出了(追者速度大于逃者速度时)追者的一个必胜策略(定理1.4和定理2.6)。并确定了追者采取该策略追到逃者需耗费的时间的最大值(定理1.6和定理2.9)。从某种意义上说,该策略是追者的最优策略。  相似文献   

7.
行程问题是初中代数中最常见的一种应用题型,一般的行程问题可分为两大类: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而若是两人(或两车等)从两地同向而行,速度小的在前面行,速度大的在后面追,直到追上为止,这样的问题就叫做追及问题.追及中的基本关系往往有两种:一是快走过的距离减去慢走过的距离等于追及距离;二是甲所用的时间等于乙所用的时间.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我们只要注意选择并处理好以上一种基本关系,往往就能解决很多常见的追及问题了.  相似文献   

8.
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各以均匀的速度转动,两针在转动时,潜伏着一个“追及”问题,同时,时针和分针在追及中也形成了一些特殊的角。下面是两道与角有关的钟面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初一年级的一次数学测验中,我们编了这样一道试题: 甲、丙两车同时从A站开出,十分钟后,乙车从A站出发追甲车,追及后立即返回,再过十分钟于归途中与丙车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行24公里,乙车速度为丙车速度的两倍,求乙车速度。 这道题是将课本上有关甲、乙两者追及、相遇的行程问题,提高为涉及甲、乙、丙三者追及、相遇的行程问题。显然对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是大的。但在阅卷时,我们发现学生对该题却给出了好几  相似文献   

10.
“追及”问题是中学物理中常见的问题 ,发生运动的物体 ,运动状态不断变化 ,但某一时刻 ,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却是两个物体距离最远、最近、恰好追上的临界点 .抓住“速度相等”这一临界条件 ,往往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一、相对运动中“追及”问题1 “追赶”问题在追赶问题中 ,当前者速度大于后者速度时 ,两者之间距离越来越大 ;当前者速度小于后者速度时 ,两者之间距离越来越近 ;当两者速度相等时 ,两者之间距离出现最远或最近 .例 1 当交叉路口的绿灯亮时 ,一辆汽车以 2m/s2 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同一时刻有一辆货车…  相似文献   

11.
“追及问题”是对研究单个物体(或质点)运动的延续和拓展;这类问题常涉及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或质点)在某段时间内发生的相关运动。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所涉及的追及、相遇、相撞的问题,通常归为追及问题。追及问题主要研究同向追及问题,同向追及问题的特征是两个运动物体同时不同地(或同地不同时)出发作同向运动,在一定时间之内,后面的追上前面的物体。追股问题中的相撞问题是运动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该类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夸父追日的故事我们听得多了,就会以为它很平常。然而,学习了地球运动方面的知识后,反观夸父追日,我们应该追问一句:夸父在地球上追日是否可行,他是怎样追日的,他的追日办法是不是最优的,我们能不能为夸父设计一个更为可行和合理的方案? 所谓的“最优”追日方案的设计,就是在太阳相对追日者始终不落(相对于追日者的太阳高度不小于零)的条件下的速度优化。首先,我们知道,与其说是追日,不如说是和晨昏线赛跑,只要追日者的移动速度不小于晨昏线在地球表面的移动速度就可以满足要求。而晨昏线的移动速度和该地的自转线速度相等,我们又知道,地球自转线速度是和纬度的高低成反比的。这就得出了设计的第一原则:尽量靠近高纬地区追日。  相似文献   

13.
时钟问题,很有趣味,其实质就是运动学中的追及问题.解决时钟问题时,我们只要把某一时间内指针转动的角度看成指针走过的路程,把指针每分钟转动的角度看成指针运动的速度,便可运用"追及速度×追及时间=追及路  相似文献   

14.
环形路上有下列常见三类问题:相遇问题;追及问题;相遇和追及综合问题. 例1甲乙两人沿周长为600米的环形跑道练习跑步,甲的速度为3米/秒,乙的速度为5米/秒.他们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  相似文献   

15.
行程问题是初中常见的应用题,它用到满关系式是:速度×时间=距离:距离÷时间=速度;距离÷速度=时间.在行程问题中,除特别指出外,均为匀速运动.当然,与行程问题有关的问题很多,类型多是行程问题的一大难点。主要有相遇问题、追及问题、流水行船问题、上下坡问题、火车过桥问题、环形行程、复杂行程等各种行程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运动学中的临界问题,大多出现在追及和相遇问题中.此类问题的基本特点总结如下。 (1)在追及和相遇问题中,当追及物与被追及物相遇时,两物体必然位于同一位置,即位置坐标相同所以它们的位移与开始时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就有了确定的关系.如:  相似文献   

17.
行程问题是初中常见的应用题.它用到的主要关系式是:速度×时间=距离;距离÷时间=速度;距离÷速度=时间.在行程问题中,除特别指出外.均为匀速运动.当然,与行程问题有关的问题很多.类型多是行程问题的一大难点,主要有相遇问题、追及问题、流水行船问题、上下坡问题、火车过桥问题、环形行程、复杂行程等各种行程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相遇与追及的综合题是初中数学中的重点,本文结合实例谈谈这类问题的解法. 例1 甲、乙两人在一条长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若同向跑,则每隔10/3分钟相遇一次;若反向跑,则每隔40秒相遇一次.又知甲比乙跑得快.求甲、乙两人的速度. 分析:这是一道相遇与追及的综合题,其中同向跑是追及问题,追及时,每相遇一次甲比乙多跑一圈;反向跑是相遇问题,相遇时,两人所走路程之和恰是环行跑道的长.故分别设出两人速度后,由此相等关系即可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相似文献   

19.
时钟问题     
时钟问题,是小学奥数的一个主要类型,对于它的解法,各种版本大同小异,总体来说,它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解题。1.分针的速度是时针的12倍(60÷5=12)。2.转化为追及问题,利用“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来解答。3.转化为分数问题,利用比或比例来解答。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每  相似文献   

20.
在追及、碰撞问题中,当两个物体速度相同(即相对速度为零)时,通常伴随着某些物理特征出现.如果我们在解题时,能弄清楚并加以区别"速度相同"时系统出现的不同特征,各种追、撞总是便很易求解.下面结合具体范例作分类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