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心讲历史育人重求真——《中国革命史》教学体会夏宝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更应当“用心讲历史,育人重求真”。也就是要用自己对学生的爱心、对信仰的诚心、对事业的热心去讲...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名言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相似文献   

3.
王有才 《学语文》2009,(5):37-37
新《课程标准》倡导中学生作文的自由表达.强调习作“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陶行知老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理念,运用到作文教学中也正是真情作文。为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4.
丁鼎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2):71-73
金圣叹“以文律曲”批评《西厢记》,使得《金批西厢》达到前所未有的境界,其批本目的就是“教天下以慎诸因缘也”和“教天下以立言之体”,就《金批西厢》和《王西厢》的异同,来看金圣叹戏曲理论中的“立言之体”,尤其是偏重于分析《借厢》一出的人物形象,从而去体验金批本中人物的一言一行与金圣叹“立言之体”的文学主张。  相似文献   

5.
将《中庸》所谓“率性之谓道”之“率”,训为“帅”还是训为“循”,其分歧之实质在于对《中庸》人性论之理解不同。《中庸》讲“自诚明,谓之性”和“尽性”、“成己”,实际都是性善论的观点。郭店简《性自命出》篇以源自人性的正确“心术”为“人道”,以“性爱为近仁”,讲“未教而民恒,性善者也”,实皆性善论的观点。故其所谓“长性者道也”,是指循人性固有之善而长之、教之,与《中庸》“率性之谓道”的说法并无矛盾。所以,汉宋学者训“率”为“循”,乃为确诂。  相似文献   

6.
<正>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毫无疑问,陶行知先生所指"千教万教"之"教",应该是"真教"",教人求真"之"真",理应包含"真知"和"真智"。何谓"真教"?古人指纯真的教化,如明代刘元卿在《贤奕编·警喻》中写道:"彼其所以章轨真教,敦典崇礼,敷政明刑,其术万方,无非使人同归于善而已。"古人立意高远,"真教"归善,是从教育的宏观层面理解的。我们所提倡的"真教"是"基于规律的教",这主要是从学科  相似文献   

7.
本通过对《隋志》总集类来源与具体录之考辨,说明其中多非总集;进而分析《善》的性质与杜预、挚虞书的时间,得出《善》或非总集,或成书迟于《章流别集》的结论,并指出学以《隋志》“总集类”全为总集和以《善》为总集之祖,均非圆照。接着,作通过有理有据的辨析,指出:《徐、陈、应、刘遗集》、《汉志》“杂赋”、《楚辞》、《书经》和《诗经》,均非严格意义上之总集,真之总集从《章流别集》始。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叶圣陶老先生也指出:“作文首先要求说实话。其次才看写得好不好。”陶行知先生更是直截了当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但是最近笔者在调查三、四、  相似文献   

9.
王笑君 《班主任》2000,(8):25-26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简而言之,就是教师要教人做人。那么,如何将学生培养成知书达理、品学兼优的有用之才呢?我认为,应该遵循“大处着眼,小事入手”这一准则。所谓大处着眼,就是从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出  相似文献   

10.
夏莺  彭勃 《广西教育》2011,(34):10+14-10,14
桂林市崇善小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碧波荡漾的榕湖南畔,办学70多年来,在“崇真向善尚美”这一校训指引下,该校师生一直践行着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之真,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之善,尚“桂林山水甲天下,山美水美人更美”之美。至真至善至美,使得该校校如其名,而正直做人,积善成德,美化生活,则成为该校之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1.
行知先生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真”字道出了教育的根本,做人的真谛。生活中,惟真才善,惟真才美,惟真才坚。“真”的话题能反映出广大学生对人生真谛、社会万象的感悟;对立身处世的道德追求;对物质社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周敦颐《通书》的教育理念,在立师之道、教育之则、乐教之善诸多方面,有着不同于传统儒学教育的展开向度,进行论析:“师为天下善”,把立师设教提高到“天下治”的高度,师者应从“修道”转到“养性”的“双自”上,以培养提高人的品性,达至“中”的理想境界;启蒙教育,诸如“渎则不告”、“汩则必乱”、“为而不止”、“慎其时中”均为重要教学原则;“淡”与“和”的乐教,可“平天下之情”,以风移而俗成,等等。所有这些向度,极大地丰富和提升我国优秀传统教育理论结构的内涵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3.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中国近代绘画大师,教育家丰子凯先生也曾说过:“圆满的人格就像一个鼎,真、善、美好比鼎的三足。缺了一个足,鼎必然立不成。人生在世,当求自身的圆满,即求真、至善、达美。”二位先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阐述人对真、善、美三位一体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4.
许慎《说文解字》云:“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文选》李善注引蔡邕《独断》曰:“诸侯言曰教。”《太平御览》文部九引《春秋元命苞》曰:“天垂文,象人行其事,谓之教。教,效也,言上为而下效也。”《释名·释言语》曰:“教,效也,下所法效也。”《文心雕龙·诏策篇》也说:“教者,效也。出言而民效也。契敷五教,故王侯称教。昔郑弘之守南阳,条教为后所述,乃事绪明也。孔融之守北海,文教丽而罕于理,乃治体乖也。若诸葛孔明之详约,庾稚恭之明断,并理得而辞中,教之善也。”《文选》卷三十六有三种自上对下的文体,其中“教”收录了傅亮所作的两篇,…  相似文献   

15.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这是面向新世纪的我国教育改革的根本要求。数学教育 ,作为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 ,象其他一切实践活动一样 ,实际上也有三个尺度 :一是真理尺度———求“真” ,二是价值尺度———求“善” ,三是美学尺度———求“美”。坚持真善美的统一 ,应是数学教育的基本原则。1 数学教育要坚持真理尺度 ,教人求真伟大教育家陶行知有句名言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人求真是教育的首要原则。所谓求真 ,就是追求真理 ,追求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数学是反…  相似文献   

16.
就语文教学所涉及的内容来看,它无所不包,自然、社会、人文、思维都在语文教学内容之列。科学的、伦理的、审美的尽在其中。它涉及到人的发展的方方面面。德国古典哲学的先驱康德把人类的认识划分为三大领域,既科学的求真、道德的求善、艺术的求美。以著名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分而述之。“真”是指实践的合规律性,“善”是指实践的合目的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就是“美”。从哲学意义上看,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陶行知先生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目前令人遗憾的是青少年学生中常出现言行不一,知行脱节的现象。我认为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重视提高思想品德课的育人实效。如何加强德育教育以达到“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目的?1919年陶行知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一文中说:“修身伦理一类的学问,更应注意的在乎实行”。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习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相似文献   

19.
因为人类道德的价值目标是拥抱真、善、美,摒弃假、恶、丑,所以品德教育要以真、善、美为核心主线。笔者结合理论与实践,寓德育于小学美术教育中,通过探索师生都深深感悟到:美从真开始,德从善中来。一、晓之以理乐做真人教育家陶行知说得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小学教师是学生道德启蒙的引路人,崇尚真实,因此一定要晓之以理乐做真人。1.凭借大师引领乐做真人  相似文献   

20.
为教育揭伪     
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求真务实,应该是学校教育的第一要义,一旦背离了“真实”,而要去求“美”趋“善”,那无异于建造空中楼阁。对大多受过高等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来说,这应当是一道再明白不过的常识。然而“知道”与“做到”之间看来还是有着一段漫长的距离,要不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假冒伪劣”出现在我们的教育界、学校中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