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个别 一般 个别《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谈河北刘贞《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科普童话.课文借助形象化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揭示了“动物的尾巴都有用”这洋一个道理。因此,要抓住重点内容,紧扣和知识有关的词句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教给学...  相似文献   

2.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通过小壁虎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介绍了鱼、牛、燕子以及壁虎尾巴的作用。教学时,可从课文特点出发,安排以下“三向”程序。一、根据课文体裁特点,突出知识重点  相似文献   

3.
(课前教师安排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或向家长请教,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师: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没有借到,因为他们的尾巴都有自己的用途。如果小壁虎向猴子借尾巴,又会怎么样呢?请同学们仿照第三、四、五自然段的例子,按照“小壁虎爬到哪里——他看见了什么——他是怎  相似文献   

4.
六年制第二册《小壁虎借尾巴》通过小壁虎向小鱼、老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 ,讲了鱼、牛、燕子尾巴的用处和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根据本课的特点 ,笔者采用了如下方法进行教学 :一、问一问请学生齐读课题后 ,让学生回答 :你们读了课题想知道什么?启发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心中的疑问。然后共同筛选出以下几个问题 :①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②小壁虎向谁借尾巴?③小壁虎借尾巴结果怎样?并把这几个问题抄在黑板上 ,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 ,借助拼音 ,自读课文。二、填一填学生读通课文后 ,可让学生带着如下问题熟读3、4、5自然段。①小壁虎…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孩子们十分踊跃。在上课时,由于是一篇童话,我让学生认识到小鱼、黄牛、燕子的尾巴分别有不同的作用,了解小壁虎的尾巴能再生的特点。学生们对小壁虎尾巴能够“再生”佩服得不得了,都翘着大拇指夸奖。而作为老师的我来说,却在琢磨着另外一档子的事儿,想到我们低年级的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很薄弱,对什么是危险的行为认识不清,常常有伤害别人与伤害自己的行为发生这一现象,我决定利用“小壁虎尾巴再生”的特点来教育我的孩子们。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7课。[教材分析]小壁虎的尾巴断了,是被蛇咬住以后为了逃命挣断的。没有尾巴多难看呀,可是,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都不肯把尾巴借给它,它可伤心了,还是壁虎妈妈聪明,让小壁虎发现自己的尾巴已经长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7课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给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的片段配音、表演。2.会写"借、哪、呀、呢"四个生字。3.了解故事内容,初步知道动物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功能。教学过程一、猜谜引题出示谜语:叫虎不是虎,生来有四足。爱在墙角住,专吃蚊蝇虫。(壁虎)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谁来和他打个招呼?(出示词卡:壁虎。板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小壁虎借尾巴的童话故事。(补充课题,全班齐读课题。)师:多有趣的童话故事!小壁虎会向谁借尾巴呢?我们一起先来看看动画片吧!(播放动画)  相似文献   

8.
快要讲《小壁虎借尾巴》这一课了。这是一篇美丽的童话。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住了,为了逃命,它把尾巴挣断了。而后,它向小鱼姐姐、老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终因它们的尾巴都有用处而借不到。本课以连环画形式呈现,课文中没有注音,连生字也没加注音,农村的低年级学生读这样的课文会有困难。要想把这一课讲好,  相似文献   

9.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小壁虎向小鱼、老黄牛和燕子借尾巴的经过,讲了鱼、牛、燕子尾巴的用处和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全文共七个自然段,第三、四、五自然段结构相同.教学本课可采用举一反三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会自能读书,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取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节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研讨课。课题是《小壁虎借尾巴》。一上课,戴着小鱼、燕子、老黄牛头饰的3位小朋友上台,他们正在炫耀“自己”尾巴的时候,垂头丧气没了“尾巴”的“小壁虎”上来了,说自己的尾巴是被蛇咬断了,怎么办呢?“小壁虎”话音刚落,下面的小朋友早就耐不住了,有的说:“向小鱼借!”有的说:“向燕子借!”很快,全班同学被带入了小壁虎要借尾巴的情景。这时,老师趁势说:“小壁虎真的借尾巴去  相似文献   

11.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尝试广东刘绍辉《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充满童趣的童话。为了使学生知道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的作用以及小壁虎尾巴的特点,我套用了《农村小语改革的思路》(载《小学语文教学》1993年第3期)一文有关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以导...  相似文献   

12.
教学要求: 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壁虎、鱼、牛、燕子、黄牛尾巴的作用和壁虎尾巴的特点。掌握“壁”、“告”、“虎”等8个生字,并能在田字格正确书写。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重点: 壁虎、鱼、牛、燕子、黄牛尾巴的作用。 教学难点: 壁虎尾巴的特点。 教具准备:  相似文献   

13.
学生自主学习 ,是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必要条件。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些有益的尝试。实践证明 ,科学地指导学生读、思、说、演 ,并使之有机结合 ,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一、读思结合 ,理解词句《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图文并茂的介绍自然常识的科学童话故事。文章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文字和活泼明了的图画 ,向学生传授小壁虎尾巴的特点和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知识。教学这一课时 ,笔者注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 ,边读边思 ,并努力使读思结合 ,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词句 ,体会感情。如课文第一节写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住…  相似文献   

14.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讲读课文。笔者精心安排 ,大胆创新 ,板书设计独具匠心。板书 :小壁虎借尾巴这样的板书设计有下列三个特点 :一、准确地揭示了课文思路《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先写小壁虎“挣断尾巴”(起因) ,再写“去借尾巴”(经过) ,最后写“长出新尾巴”(结果),这是纵向思路。其中详写了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 ,向鱼、向牛和向燕子借尾巴是横向思路。这些在板书中都能清楚地体现出来。二、有意识地进行知识渗透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时 ,我有意让学生把小壁虎与蚊子、蛇与小壁虎两组动物提出来 ,从阅…  相似文献   

15.
一、板书设计 :(断尾巴的小壁虎图片)借尾巴二、设计说明 :第一 ,板书设计要简明 ,要有利于解决课文的重点、难点。著名特级教师袁老师说 :“设计板书 ,要提倡简而明 ,既精又活 ;反对多而乱 ,堵塞学生的思维。”一课好的板书 ,往往以精练的语句 ,简洁的线条来显示课文的条理结构 ,点破课文的主题。《小壁虎借尾巴》这个童话故事 ,通过小壁虎向小鱼、老黄牛和燕子借尾巴的经过 ,从中介绍了它们尾巴的特点和作用。于是 ,我在板书说明中紧紧围绕“尾巴”这个中心词 ,打竖用两个箭头揭示故事的发展过程 ;打横用了简明的线段和板书了几个重点词 ,…  相似文献   

16.
《小壁虎借尾巴》(六年制第三册13课)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小壁虎向小鱼、老黄牛、小燕子借尾巴,讲了鱼、牛、燕子尾巴的用途和壁虎尾巴的特点。内容是通过对话形式出现的,同时,又配有形象的插图。因此可以采用导读的方式,紧扣题眼“借”字,在观察插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由直观到抽象,由初读理解文章梗概到细读理解文章重点词句,再由  相似文献   

17.
《小壁虎借尾巴》是小学语文第二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用拟人的写作手法,采用基本相同的构段方式,通过小壁虎向其他动物借尾巴的故事,介绍了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以及鱼、牛、燕子的尾巴的用途。教学时,可凭借插图导读,启发思维,理解课文内容。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新课开始,教师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肢短短,身体扁平。墙上爬行,专吃蚊蝇。尾巴易断,断了再生。”随后放映投影片,观察小壁虎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揭示课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师作归纳:①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②小壁虎跟谁借尾巴?③…  相似文献   

18.
抓住重点词句,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九义”小学语文第二册28课《小壁虎借尾巴》教例评析柳州铁路局第三小学唐湘蓉【教例】教学要求:1.要求学生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鱼、牛、燕子的尾巴的功能和壁虎尾巴的特点。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  相似文献   

19.
本课文是一篇知识性的童话故事,通过授课让学生认识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的用途和壁虎尾巴可再生的特点.着重进行朗读训练,理解词、句、段的意思.教学可以从这几方面着手:一、以题激趣 以题引路.出示课题,以题引趣:课题告诉我们谁的事?它干什么?从题入手,带着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它向谁借尾巴?借到了吗?为什么这些问题阅读课文,理解内容.  相似文献   

20.
一、揭示寓意。引导学生明理(一)从情节结局中揭示寓意《小壁虎借尾巴》这篇寓言是通过曲折的情节和最终的结局让我们了解了小壁虎向小燕子、金鱼、黄牛借尾巴不成功的事情,而最终小壁虎的尾巴具有再生性。让学生明白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别人的再好自己也利用不了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