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校教育现代化概念受到了现代化空间边界论、学校作用有限论和非学校化思潮的挑战。然而,从世界教育现代化运动重心下移和学习化社会中学校功能重新定位的视角看,学校教育现代化概念具有合理性,学校教育现代化指标设计可以进行从学校改进到学校发展、从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的价值转换,并可以建构包括资源、质量、公平、持续性、管理和生命活力等在内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部分张扬或者抑制人的自然天性,而不能创造天性"作为基础假设,紧紧围绕"从抑制到张扬——学校教育之于个人的发展;"从无限到有限——学校教育之于社会的发展;"从有用到有意义——学校教育功能的超越"三个相关子命题进行展开。通过对上述三个子命题的具体展开,充分地论证了本研究的基础假设。  相似文献   

3.
学校教育基本功能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有充分理解了学校教育功能的有限性,才能正确指导社会、学校和学生理性而有效地选择教育途径和目标,科学地配置教育资源,从而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部分张扬或者抑制人的自然天性。作为对学校教育功能研究的基础假设,新的学校教育功能观应包括从抑制到张扬——学校教育之于个人的发展;从无限到有限——学校教育之于社会的发展;从有用到有意义——学校教育功能的超越。  相似文献   

4.
学校教育的均衡发展直接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命运。学生接受教育的不平等直接影响到将来经济收入的不平等,进而埋下阶层矛盾的隐患。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义务教育法将教育的均衡发展突显为亮点之一,正是基于这一理性的认识。在教育整体走势良好的社会背景下,优  相似文献   

5.
教育公平不仅影响到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还关乎到学校乃至国家社会的整体发展。但仅靠国家的政策、法规、制度等是不足以保证实现真正全面的教育公平的。它应该将权利下放到能够实施教育的场所~学校中。而学校应试图从师生关系、学生个体以及学生群体间的交流和学校教育资源的享用等方面着手,寻找最优化的教育公平对策,以又好又快地实现其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6.
以实现学校教育的质量保障与质量发展为目标的系统监测,代表着当今国际教育领导的新路径。它可以分为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其终极价值是基于数据的学校发展。在过去近四十年中,以学校教育质量为主题的研究与实践,走过了从教育评估到学校发展再到教育领导的曲折道路。创立于1973年的德国多特蒙德理工大学学校发展研究所,是德国教育评估学家、学校发展研究者、教育领导研究者和中小学校长的摇篮。  相似文献   

7.
教育公平不仅影响到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还关乎到学校乃至国家社会的整体发展。但仅靠国家的政策、法规、制度等是不足以保证实现真正全面的教育公平的,它应该将权利下放到能够实施教育的场所——学校中。而学校应试图从师生关系、学生个体以及学生群体间的交流和学校教育资源的享用等方面着手,寻找最优化的教育公平对策,以又好又快地实现其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8.
姚止平 《江苏教育》2006,(12A):15-16
在农村从教数十年.时时刻刻都深切地感受到社会、家庭对学校教育的期盼与追求,十多年的校长生涯,也让我在承担校长责任与压力的同时.体验到校长的成功与喜悦。我在学校管理中经历了从简单到规范,从规范到精细.从精细到精致的发展历程。我始终坚持。要做就要做得最好!人生如此,学校管理同样如此。我把精致管理确立为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源,通过精致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相似文献   

9.
学校品牌也就是学校的名声。学校品牌建设的过程,就是学校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扩大知名度、美誉度和可信度,增强社会影响力的过程,其本质是追求学校教育的优质化。当前,我国教育正在从数量满足型向质量满足型转变,即从“让孩子有学上”到“上好学校”方向发展。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人们对优质教育需求日益强烈的形势下。通过学校品牌建设战略.谋划学校快速发展,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地方教育事业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共同选择。  相似文献   

10.
学校品牌也就是学校的名声。学校品牌建设的过程,就是学校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扩大知名度、美誉度和可信度,增强社会影响力的过程,其本质是追求学校教育的优质化。当前,我国教育正在从数量满足型向质量满足型转变,即从“让孩子有学上”到“上好学校”方向发展。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人们对优质教育需求日益强烈的形势下。通过学校品牌建设战略.谋划学校快速发展,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地方教育事业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共同选择。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整学校布局,不是简单地撤并几所学校,而是对原有教育格局和教育体系的一场变革,必须始终坚持全局的、发展的、效益的和质量的脱点.加强县级统筹,实行全县一盘棋。一是要根据人口、地理、经济等因素,着眼长远,科学制定布局调整总体规划和目标。二是要统缆全局,稳妥调整。在实施调整时,不搞强制迫从,不搞一哄而上,按照县办学校、乡办学校、村办学校三个层次进行调整,形成由中学到中心小学再到村级小学的连锁调整。  相似文献   

12.
家庭学校(homeschooling)是欧美国家兴起的一种教育运动。本对欧美国家家庭学校运动状况进行了分析,并从教育历史发展及教育思潮演变的角度对家庭学校的产生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揭示出家庭学校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新形式,是教育发展多元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面对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学校校长要以超前的眼光来帮助师生准备好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数字化生存、发展与创新基础,着力构建数字平台上的现代学校。学校教育数字化有一个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提升的过程。当学校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学校将从被动地适应教育技术走向推动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与进步,以此来满足学校的内在发展需求。当学校教育数字化走向以教育的内在需求为主导时,其为学校发展与学生发展所带来的活力与促进学校教育变革的动力将是无限的。本文结合我校数字化校园的构建实践,围绕“学校教育数字化必须以学校的内在需求为主导”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4.
当前,由于我国教育评价机制的不完善,使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对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缺失,严重影响到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影响到最终教育结果的成败。为此,家庭和学校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使得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没有合格的学校体育教育是不完整不全面的教育,没有学校体育教育的现代化就谈不上教育的现代化。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抓好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就是对教育工作的最大支撑。文章分析影响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几点因素,提出了因地制宜增加体育项目、提高体育老师业务教学水平、从体制上提高体育地位。  相似文献   

16.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开展学校劳动教育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从初步认识,到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同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再到立德树人,学校劳动教育实现了对人的本质的回归,实现了新时代劳动教育育人与育才的统一。新时代开展学校劳动教育一定要借鉴历史经验,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内涵,积极拓展劳动教育的形式。  相似文献   

17.
姚美琴 《今日教育》2006,(7S):44-46
学校发展规划。这个名词在中国已经不再是个新鲜的事物了。不论是高中示范校的建设。还是基础薄弱学校的改造.都将学校发展规划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来文施和研究。学校发展规划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归结其原因:一方面.社会对教育质量的关注自80年代以后日益强烈。追求优质教育,而教育质量问题是个性化的、具体的学校问题,因此,教育的发展则由宏观层面的教育事业发展问题转移到了关注具体的学校层面的发展问题。从另一方面来讲,学校自主权的加大.使学校有机会、有权力对学校自身内部微观上的发展进行一段时间内(三年或五年)的规划.以促使学校有计划地、有步骤地、渐进性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学校教育价值具有多样性与丰富性,以生命的眼光观察与体验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中的"人""知识""关系"都蕴含着丰富的生命信息,学校教育也应当承担起生命的责任,实现其生命价值。生命视域中的学校教育应实现从崇尚"占有"到引导主动生存,从病态适应到唤醒生命自觉,从"制器"到培育完整生命的价值转向。  相似文献   

19.
在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的过程中,学校教育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深入反思的倾向,主要表现为:学校教育无用论、学校教育万能论、学校发展环境决定论、学校教育质量生源决定论、校长英雄论、学校教育科研群众运动论,等等。这些倾向的存在已经给教育活动带来了负面影响,如果不加以分析和澄清,其对教育活动的消极影响将会进一步蔓延,从而给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20.
学校剧除了对中国戏剧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以外,其实在教育上亦有独特的价值,但它的发展受制于社会传统,故而有点曲折,特别是在东方社会。在制度化教育以前,古希腊人已经注意到教育与戏剧有着极为重要的关联;夸美纽斯将演剧带入了学校教育,并在课程上给它一定的地位;杜威则赋予了它更新的内涵,由此学校剧经历了从宗教手段之一到艺术教育最高级形式的转变;如今更发展为教育戏剧,用以辅助普通学科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