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再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制定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和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我们提出“回归生活的课程理念,当时着重阐明的意义是课程与教材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出发点。当课程与教材进入实施阶段后,我们认为本课程向生活的回归应致力于使课程再回到儿童的生活中去,成为一个能够改变、改善生活的“因子”。这一种回归才是课程的归宿。课程与教材要转化为儿童的生活,这是本门课程教学所应持有的基本立场,同时我们也反对“立竿见影”的简单化联系。要深入研究课程转化为生活的具体机制,要开通课程走向课堂以外生活的渠道,要着力培养“践履躬行”的人格。  相似文献   

2.
再论“品德与生活”、“品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德与社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制定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和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我们提出“回归生活的课程理念,当时着重阐明的意义是课程与教材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出发点。当课程与教材进入实施阶段后,我们认为本课程向生活的回归应致力于使课程再回到儿童的生活中去,成为一个能够改变、改善生活的“因子”。这一种回归才是课程的归宿。课程与教材要转化为儿童的生活,这是本门课程教学所应持有的基本立场,同时我们也反对“立竿见影”的简单化联系。要深入研究课程转化为生活的具体机制,要开通课程走向课堂以外生活的渠道,要着力培养“践履躬行”的人格。  相似文献   

3.
对于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来说,其课程基础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我们在教学中应重视课程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以提高学生对于课程的掌握与实践程度。笔者借本文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之生活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我市从2002年进入义务教育新课程,14个区县先后全部开设“历史与社会”课,教科书选择了上海教育出版社、地质出版社出版的两个版本。“历史与社会”是国家课程改革中新出现的一门文科综合课程,它整合了历史、人文地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目的是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这门课程设计的初衷是好的。它借鉴了国外的经验,通过该课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从“学校人”转变为“社会人”。但是,在五年来的课程实验中我们遇到了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最终不得不放弃这门课程,重新选择分科历史课程。  相似文献   

5.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教学时,我们只有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灵活地组织教学,才能让教学变得“丰满”,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一、让生活与教材交融《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极为广  相似文献   

6.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的综合课程,理性主义方法论对其教学有效性有着不可替代的教学法作用。本文对三种形态的理性主义方法的由来和特征进行了历史性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将“精神助产术”、“科学怀疑法”、“理性认知法”应用到人教版《品德与社会》课例的设计之中.以期为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一种理性主义教学范式。  相似文献   

7.
从《基础教育课程》第5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十年诉求》中看到各地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达成这个共同的目标,这也让我们看到了这门课程的未来。我们希望孩子学到知识的同时,养成理论结合实践的良好习惯,拥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脚踏实地地为社会服务。教育培育出一群实用型人才,而非一个个“书呆子”和“空谈理论家”。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因此,生活的本身给予了这门课程许多丰富的课程资源。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除了教材本身之外,我们还挖掘了多渠道的课程资源。一是各学科的整合资源;二是课堂的即时生成资源;三是社会发展的时事资源;四是地方特色的本土资源;五是学生现实中的生活资源。  相似文献   

9.
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标准指出:从小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的之一。这为我们指明了品德与社会课程学生能力培养的方向。要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因此,生活的本身给予了这门课程许多丰富的课程资源。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除了教材本身之外,我们还挖掘了多渠道的课程资源。一是各学科的整合资源;二是课堂的即时生成资源;三是社会发展的时事资源;四是地方特色的本土资源;五是学生现实中的生活资源。  相似文献   

11.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这门课程要求学生在充分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提升对社会发展的关心,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基本认识,进而形成积极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课题内容与生活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感受<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新世纪课程改革中新开设的课程,也是一门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儿童的生活是这门课程的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明确将这两门课程的性质确立为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因为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源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对社会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不断致力于建构“生活化课程”,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然而,深入已有的品德课堂,我们不难发现,所谓的“生活化”成人色彩依然浓重,无论是生活内...  相似文献   

14.
鲁洁教授在《再论“品德与生活(社会)”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一文中说:“作为一门品德课,回归生活世界还包括另一方面的内涵,那就是我们的课程、教材、教学还要以生活世界为其归宿。”鲁洁教授的话告诉我们.品德教学要使学生通过教材、教学所学得的一切能回到他自己的生活中去,用以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他们的生活、生活方式。提升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价值观等等。如何实现这一课程意义呢?笔者结合执教的《我想要我能要》在这方面作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也越来越重要。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强、富有创造力的新兴学科,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育理念。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的主张.这对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仔细翻阅高年级《品德与社会》(以下简称品社)的课本,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有着大量的社会知识,以丰富学生的阅历,拓宽他们的视野,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必要的基础。但品社这门学科又有其必然的特殊性,课程标准是这样定义《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性质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由此可见,《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品德性是这门学科的灵魂。当然,品社教材中的社会知识,不论是教材中出现的历史、文学、地理知识等等,都隐含着一定的道德规范,承载着道德教育的重任。历史赋予我们善与恶的辨识与选择,文学闪烁着人性深  相似文献   

17.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对学生施行德育教育的综合性学科。古人云“学有余力,则从文”。先学做人再做事,这是我国古代教育的优良传统。教育的第一目的就是育人。广大教师应该对这一学科引起足够的重视.不仅把它看成一门知识性的课程.更是教育人的课程。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本文将做具体讨论。  相似文献   

18.
邓永鸿 《教师》2010,(19):83-84
自开展《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实验以来,我们以校训“博学、明理、厚德、求真”为指导,深入开展“开放品德课程.进行明理教育”的实验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实施策略是:以构建宽松的课堂环境.培养乐于学习的学生为实验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我国新课程改革以后在小学3~6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它与思品课和社会课相比较,最突出的特点是“回归生活”,即强调把生活作为本源,以生活为本,使学生在通过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得到品德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所以,我们说《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源于儿童现实生活,又高于儿童现实生活的课程。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20.
理念对接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