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开展青藏高原校园室内微生物调查、了解学校室内空气洁净程度对预防校园流行性疾病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自然沉降法于2017年秋季对西藏大学新校区7个样点早、中、晚的微生物进行了采集。结果显示:图书馆阅览室微生物数量明显少于其它6个样点;实验室细菌数量远远多于其它6个样点;各个样点间真菌数量差异不显著。细菌数量最多和最少值分别是4561cfu/m3和51cfu/m3,真菌为420cfu/m3和51cfu/m3。秋季西藏大学新校区室内空气温湿度与真菌、细菌数量间无显著相关性。总体而言,西藏大学新校区秋季室内空气洁净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当前高校纷纷建设新校区,怎样从老校区的文献资源着手,规划好新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布局规划,是关系到高等学校今后的发展、壮大的问题.本文从实际出发,探讨了新校园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布局规划.  相似文献   

3.
由于学校招生规模日益扩大,中国矿业大学改善办学条件兴建了南湖新校区。目前文昌、南湖两校区的运行健康良好,新校区的后续建设井然有序。然而,如何加强两校区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对中国矿业大学新校区的校园文化积淀和老校区校园文化传承问题进行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杨柳春 《科教文汇》2010,(21):12-13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广东高校持续扩招,多校区办学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新校区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提供了必要条件,但这些新校区往往缺少老校区的文化积淀,新校区的学生管理也还处在不断探索当中。身处其中的学生辅导员在职业化发展中必然面临诸多困境,关注并思考新校区辅导员职业化进程中的问题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成为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中一项紧迫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实行扩招政策以来,各高校新校区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其速度之快、规模之大,是其他国家所不能及的。这为高校实现其职能提供了动力,但同时也出现了诸如如何高效的进行新老校区的管理和协调建设等相关问题。在纵观国外高校校区变化过程和调查国内高校新校区建设过程的基础上进行了概括分析,从而给正在新建校区和将要兴建新校区的高校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农民知识需求现状、新校区图书馆书籍利用率及农民走入高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校新校区图书馆帮扶农村社区图书馆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年来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招生数量和办学条件不足的矛盾日渐突出,各高校纷纷采取创建新校区的形式来缓解这一矛盾。在新校区的建设过程中,新、老校区自然分离的状态给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一些问题,使得新校区因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对滞后而引起学生对新校区认同不够,归属感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高等学校教育效果。本文旨在对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为今后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6,(24)
高职校园的面积逐渐扩大、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从而使新校区的安全管理被当代社会各界提上日程。由于新校区周边人流复杂、地处偏僻等常见现状及问题的存在,致使对校园安全管理变得较为困难。因此,逐步加强当代高职院校新校区安全管理的研究,在现有安全管理基础建设水平上,结合新环境思考新老校区过渡时期的安全管理对策,具有必要的实践意义和价值。本文作者结合多年从事该领域研究经验,提出高职院校新老校区过渡时期的安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近年来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招生数量和办学条件不足的矛盾日渐突出,各高校纷纷采取创建新校区的形式来缓解这一矛盾。在新校区的建设过程中,新、老校区自然分离的状态给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一些问题,使得新校区因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对滞后而引起学生对新校区认同不够,归属感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高等学校教育效果。本文旨在对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为今后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李剑 《中国科技信息》2023,(17):117-119
<正>江苏开放大学公共建筑能效现状(1)校内公共建筑情况本研究公共建筑范围为定淮门校区的综合楼、图书馆2栋建筑,建筑基本信息如下:(2)校内公共建筑能效情况江苏开放大学定淮门校区占地28亩,主要为办公区域,建筑中有供电系统、供水系统、中央空调系统、VRV空调系统、室内室外照明系统、充电桩系统等。其中,供电系统:变配电室共有2路低压总进线,101路低压出线,目前未建设能耗分项计量监测系统。给水系统:从学校西北侧引入市政接口,为全校范围内的建筑供水,学校泵房进水总管管径DN100,泵房出水管共3路,分别为图书馆、综合楼、食堂供水。中央空调系统:供给综合楼、图书馆(部分楼层)及餐厅的夏冬季冷热源。系统含5套风冷热泵机组、5台冷冻循环泵、3台组合空调、约500台风机盘管。VRV空调系统:供给图书馆建筑内部教室、办公室的夏冬季冷热源。系统含8套约克主机、5台格力主机。照明系统:照明控制回路分组设置,该区域照明回路共约30条,由管理人员自行管控。学校共有14间综合教室,每间教室内各有配电箱一个,有配电箱为教室内照明、空调、插座提供电源。目前,教室内各用能设备由师生自行管控、物业辅助巡查...  相似文献   

11.
多校区模式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布局与管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合并及新校区的兴建.使得多校区大学成为普遍现象.一枝多馆就是多校区办学体制下文献信息服务模式的必然产物.这种多校区多馆制模式给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本文从多馆制下文献资源的特点入手,探讨了应如何对这些文献资源进行合理布局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2.
袁亮 《科教文汇》2008,(27):28-28
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许多大学的老校区不断进行整合,新校区纷纷建设。新形势下高素质人才的巨大需求;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张;人才培养的多样性趋势;迫使我们不断思考如何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校园的规划与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高校利用老校区土地置换完成新校区建设的流程,总结出3种基本运作模式,即:BT融资建设模式、劳务分散输出模式、双平台综合模式等,并提出在项目实际实施工程中,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以交通繁忙区(污染点)和相对清洁区(对照点)道路两侧的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器官(包括主干、老树皮、2年生枝条、1年生枝条、叶片和果实)中重金属元素(Pb、Cd、Zn、Cu、As、Ni)的含量,并对污染点香樟各器官中6种重金属元素的累积量和污染指数及二者的分布比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香樟体内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因样点、器官及重金属元素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污染点6种重金属元素的累积量及其分布比例、污染指数及其分布比例则因器官和元素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总体上看,污染点各器官的Pb、Cd、Zn、Cu、As和Ni含量均高于对照点,且差异显著(P0.05);6种重金属元素相比较,均以Zn含量最高,Cu含量次之,而Pb、As、Ni含量较低;在不同器官中同一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也有明显差异,其中,2年生枝条中的Pb、Cu和As含量最高,老树皮中Cd和Ni含量最高,一年生枝条中的Zn含量最高。各重金属元素的累积量及其分布比例均以叶片最高,其次为老树皮;而各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指数及其分布比例:Pb和Zn以叶片最高,老树皮次之;其他4种重金属元素以老树皮为最,叶片次之。研究结果显示:香樟各器官对空气中的重金属元素均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并且叶片和老树皮的吸附能力明显优于其他器官,能很好地指示空气中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5.
潘安  唐勇 《大众科技》2010,(4):157-157,175
从高校新校区学生公寓社会化改革入手,并针对新校区公寓中学生工作中管理薄弱、管理人员素质低下、寝室文化淡薄等问题,提出高校新校区公寓中学生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高校合并新校区的兴建,一校多馆是多校区办学体制下文献信息服务模式的必然产物,这给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带来许多新问题。本文从纸质馆藏资源需要重新整合入手,探讨了纸质馆藏资源的整合过程中对书的剔旧、统一索书号、合并和重建书目数据库、重新布局等一系列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哈尔滨师范大学为例,简单介绍了高校新校区的特点,并分析了新老图书馆并存的情况给图书馆馆员带来的诸多新问题,并结合本地实际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01-2014年宁波市空气污染物浓度数据,以及同时期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社会经济报表资料,对宁波市空气质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对霾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初步探讨了控制霾的措施。结果表明:宁波市空气污染物的浓度和API值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四者极大值出现的时间有差异;污染物浓度在冬季最高,空气质量也最差,夏季相反;宁波市首要空气污染物为PM_(10),空气污染程度以轻度污染为主,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的出现频率很小;轻微霾和轻度霾较易出现在空气质量为良或轻度污染的条件下,当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时,只有重度霾出现。月霾日数与PM_(10)月浓度有很好的相关性,特别是2010年以后两者极值的变化步调高度一致;宁波的霾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有密切联系,控制霾需要从控制污染物排放着手,同时加快推进新能源建设,加强低碳环保宣传,还需完善大气污染治理联防联控机制。  相似文献   

19.
拥堵的地方,就是我们IE人进行改善的地方.除了宿舍,教室之外,食堂是大学生的第三大汇聚点.食堂卫生秩序的好坏与我们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每天的三大就餐高峰期是考验食堂能力的时刻,同时也是最暴露问题的时刻.通过观察与调查,发现了西安科技大学榴馨苑食堂的桌椅设计,冬季门帘布置和区域面积划分等存在诸多问题.运用人因工程学相关原理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评价,全面考虑人的生理、心理因素,微气候等情况,设计了适合人的生活方式的餐桌、门帘和区域划分的改善方案.  相似文献   

20.
陈进 《中国科技纵横》2011,(1):336-336,332
本文结合暑期调研实际和工作实践,主要就学院新校区多媒体教室建设与管理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构想。它对于搞好新校区多媒体教室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