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一、任何一个大于3的素数,都可以写成4n+1(如29=4×7+1)或4n+3(如31=4×7+3,n为自然数)的形式,不能写成以上两种形式的素数是没有的。形式为4n+1的素数有无穷多个,而形如4n+3的素数也有无穷多个。每一个形如4n+1的素数,都可以  相似文献   

2.
刘凤清 《初中生》2002,(7):38-40
奇数和偶数是整数知识的两个基本概念.它们有许多有趣的性质:如: 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 =偶数 偶数×偶数 偶数个奇数和 奇数±偶数 奇数×奇数 =奇数 奇数个奇数和这些性质看起来简单,我们灵活运用这些性质,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例1 有五个都不超过13的正整数的和是37,它们的积是18480,问这五个数分别是多少?分析:这五个数一定都是18480的因数.因为18480=24×3×5×7×11,所以这五个数一定是1、2、3、5、7、11中一个数或几个数的公倍数.  相似文献   

3.
《良师》2004,(12)
一、把下列8个数平均分成两组,使这两组数的乘积相等。14、30、33、35、39、75、143、169,怎么分?分析与解:要使两组数的乘积相等,这两组数中的每个数(即因数)不必相同,但这些数经分解质因数,它们所含的质因数一定相同,这样才能使分成两组数的乘积相等。因此,解这类题首先应把题中所有的数进行分解质因数。14=2×730=2×3×533=3×1135=5×739=3×1375=3×5×5143=11×13169=13×13归纳以上质因数有两个2、四个3、四个5、两个7、两个11、四个13。那么在一组里必须有一个2、两个3、两个5、一个7、一个11、两个13。按质因数13、质因数5分,可分…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和学生一起讨论一道竞赛题的解法时,感受颇深。学生的奇思妙解令我耳目一新,也深深体会到了“教学相长”。题目:从12、13、14、15、16、17、18,…150这些分数中,找出7个分数使它们的和为1。老师解法:利用等式摇1n(n+1)=1n-1n+1来解答。12=11×2=11-12,16=12×3=12-13,112=13×4=13-14,120=14×5=14-15,130=15×6=15-16,142=16×7=16-17。将这6个等式左右两端同时相加,得到12+16+112+120+130+142=1-17,这样只须在上面6个分数和的基础上加上17,就能使12,16,112,120,130,142,17这7个分数的和为1。我认为这种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5.
分母是1001的最简真分数共有多少个?首先,分解质因数1001=7×11×13,用除法可求得1~1001这1001个自然数中,7、11、13、7×11、7×13、11×13、7×11×13的倍数的个数依次为:143、91、77、13、11、7、1。然后,在下图相应的分划块中依次填数:ACB1201272110660(注:圆A、B、C分别表示7、11、13的倍数)1.先在三个圆公共的区域填写“1”,表示这1001个自然数中同时是7、11、13的倍数的数只有1个(就是自然数1001)。2.其次在三个圆两两的公共区域分别填写“6”、10”、12”,表示这1001个自然数中仅是11×13、7×13、7×11的倍数的数分别是6个、10…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王国里,存在着许多神奇的数学规律,同学们如果能发现、掌握这些规律,就能运用它来巧妙简便地解题。例11×2+12×3=11×2+12×3+13×4=11×2+12×3+13×4+14×5+15×6=以上例题用一般方法计算,呆板又麻烦:11×2+12×3=12+16=46=23,11×2+12×3+13×4=12+16+112=612+212+112=912=34……计算时,如能先寻找问题的规律:1ab=1a-1b(a、b都为自然数,且b-a=1),由此得:11×2=1-12;12×3=12-13;13×4=13-14;14×5=14-15……运用规律计算,就灵活简便了。11×2+12×3=1-12+12-13=2311×2+12×3+13×4=1-12+12-13+13-14=3411×2+12×3+13×4+14×5+1…  相似文献   

7.
素数趣谈     
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如果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这样的数称为素数,也称做质数。如2、3、5、7……等都是素数,其中2是最小的素数,也是惟一的偶素数。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克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就做出证明:素数有无穷多个。许多数学家都在寻找素数的规律,如他们发现素数的有趣分布情况:(见下表)以上数字说明随着数值范围的扩大,素数个数在百分比越来理小。有的数学家提出一个“相差连续偶数和的素数列猜想”。猜想说:“从41开始,加2后得一个数,再加4又得一数,再加上6又得一数,……如此连续下去得到的全是素数。”即41+2=43,43+4=47,47+6=53,53+8=61…  相似文献   

8.
速算既可以锻炼快速反应的能力,又能赢得时间。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乘法速算法。 一、运用基础算理进行速算。如: 1.已知24×4=100 125×8=1000所以:25×7×4=25×4×7=700(乘法交换律) 26×8+99×8=8×(26+99)=1000(乘法结合律) 101×25=(100+1)×25=100×25+1×25=2525(乘法分配律) 2.利用平方差公式速算:如:28~2-22~2=(28+22)×(28-22)=50×6=300 二.记住一些常用数的平方,可加快运算速度。 如:(±11)~2=121,(±13)~2=169,(±14)~2=196,(±15)~2=225,(±16)~2=256,(±17)~2=289,(±18)~2=324,(±19)~2=361,(±20)~2=400,(±21)~2=441,等等。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12~2=144,而21~2=441,  相似文献   

9.
1979年数学家Erd s发现 :3× 4≡ 5× 6× 7≡ 1(mod1 1 ) ,于是他问[1] [2 ] ,使 k1i=1(a i)≡ k2i=1(a k i)≡ k3i=1(a k1 k2 i)≡ 1 (modp) ①的最小素数 p是什么 ?这里a ,k1,k2 ∈N .我们得到定理 1 ①成立的最小素数 p3 =1 7,即有同余式 ,2× 3× 4× 5≡1 1 !5 !≡1 5 !1 1 !≡ 1 (mod1 7) .定理 2 四个同余乘积式成立的最小素数 p4 =2 3 ,即4!≡8!4!≡1 1 !8!≡2 1 !1 1 !≡ 1 (mod2 3 ) .只须对 p =2 ,3 ,5 ,7,1 1 ,1 3 ,1 7,1 9,2 3直接验证即可知 .我们还有定理 3 使同余式(a…  相似文献   

10.
数与代数     
数与式例1:某音像社对外出租光盘的方法是:每张光盘在租出后的头两天每天收0.8元,以后每天收0.5元.那么一张光盘在租出的第n(n是大于2的自然数)天,应收租金元.解析:租金分两段计算,每张光盘出租的头两天的租金为0.8×2=1.6元;当租的天数为(n-2)天时,每天收0.5元,所以租金为0.5(n-2)元,因此总的租金为1.6+0.5(n-2)=(0.5n+0.6)元.例2:观察下列各式:21×2=12+232×3=23+334×4=34+454×5=45+5……设n表示正整数,用关于n的等式表示这个规律为:×=+解析:21×2=(11+1)×2=12+2;23×3=(21+1)×3=32+3,43×4=(13+1)×4=43+4;54×5=(14+1)×5=54+5……  相似文献   

11.
拜读了贵刊92年第二期刊登的万如英同志的“有趣的两个数”一文,颇受启示。经笔者探讨补充如下: 万文所选的两个数,属于“数型”问题,探讨此类问题能把算术与数论和代数相互联系起来,可以发现特殊数学模型之间的联系,获知数学领域中的许多重要内容,这对教师的业务提高很有帮助。数型问题趣味性强,新意浓,它包罗万象,无固定的模式可套,无现成的规律可循。因此,必须要考察具体数字模型,寻找出规律,方可趣题妙解。如,由观察特殊数型1 1/2+3=1 1/2×3,1 1/3+4=1 1/3×4,……可以获得:(1+1/n)+(n+1)=(1+1/n)×(n+1);由考察数型1-1/2=1×1/2,2-2/3=2×2/3,……可得:n-n/(n+1)=n×(n/(n+1));由研究数型1 1/3+2/3=1 1/3÷2/3,2 1/4+4/3=2 1/4÷  相似文献   

12.
如果a、b两个整数除以自然数m后所得的余数相同,就称a、b对于模m同余。记作:a=b(mod m)。同余有一些有趣而且非常有用的性质,如:(1)如果a=b(mod m),c=d(mod m),则a×c=b×d(mod m),如5=8(mod 3),11=14(mod 3),则5×11=8×14(mod 3);(2)如果a=b(mod m),则an=bn(mod m),如5=8(mod 3),则52=82(mod 3),54=84(mod 3)。运用同余性质,可以解答一类尾数问题。  相似文献   

13.
常听老师们讲,学生刚学完每一种运算定律时做题的正确率很高,可是一到综合练习就常常出错,特别是应用乘法分配律更是错误百出:有错误运用的,有与结合律混淆的,还有的干脆判断不出来该用哪个定律的,例如:104×25=100×25×4,99×101=99×100+101等等。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八册关于乘法分配律是这样安排的:犤例6犦分别计算:(18+7)×6与18×6+7×6;20×(15+9)与20×15+20×9,学生经过计算发现左右相等,于是便直接总结出乘法分配律。而且,关于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例题也非常典型:犤例7犦102×43;9×37+9×63。课后练习也基本上是这种形式的习题…  相似文献   

14.
素数的分布是没有规律的,古今中外的许多数学家都在寻求能否用一个公式来表示素数,即使是部分素数也行。数学家费尔马、欧拉等都找到了表达部分素数的式子。以律师为职业,把全部业余时间投入数学研究的法国数学家费尔马(1601~1665),曾在1640年提出用Fn=22n+1(n为非负整数)来表示素数,人们称这为费尔马数。当n=0,1,2,3,4时,F0=3,F1=5,F2=17,F3=257,F4=65537,都是素数。而当n=5时,F5=225+1=4,294,967,297,它是不是素数呢?在费尔马死后60多年,瑞士数学家欧拉于1732年算出:4294967297=641×6700417,是个合数,从而否定了费尔马的猜想。1880年…  相似文献   

15.
智慧乐园1.在○里填上“>”“<”或“=”。35-16○208×9○804×4○153×6○6+6+66×6○9×42.填上合适的单位。铅笔长18()大树高6()小学生高1()12()3.在对称的图形下面画“√”()()()4.中有()条线段,()个直角。5.水果下面藏着什么数?+=×=12同学们,一个学期的学习要结束了,老师知道你学的很棒,试试吧!你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神机妙算1.直接写得数。6×8=5×9=5×6=7×4=9×9=8×7=9×4=3×8=6×9=7×5=8×9=5×8=7×6=8×4=9×7=15+30=36-15=55-40=21+36=48-9=2.用竖式计算。37+2876-3690-593.笔算下面各题。39+60-7594-56+37心灵手巧1.画一条…  相似文献   

16.
例1在图1中,所有电阻的额定功率都为4W,若从A点流入电流为2A,则图中阻值为2Ω的电阻消耗的功率为·解析:如图1所示,图中的六个节点分别用A、B、C、D、E、F表示,A、B、C三个节点处的电流分别用I、I3、I4,I4、I6、I7,I7、I9,I10表示·现在我们先从网络的右边向左边逐一剖析,因为R1CF=R19+R10+R111+R12=41Ω+1Ω+11Ω+2Ω=21Ω,所以RCF=2Ω,同理可以推知,RBE=RAD=2Ω,于是Rab=R1+RAD+R2=1Ω+2Ω+1Ω=4Ω·然后再从网络的左边向右边分析,Uab=I·Rab=2A×4Ω=8V,UAD=Uab-I(R1+R2)=8V-2A×(1Ω+1Ω)=4V,I4=I-I3=I-URA3…  相似文献   

17.
第一课时(第11~14面) 一、引入练习 1.用线段连接左右相等的式子或数。 12+4 16 5×0.9 18+7 27-2 0.69 23×0.3 4.5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 )-1.6=7.2 ( )+2.5=6 ( )×6.5=13 16÷( )=8 二、新授练习 1.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 (1)12-x=8 (3)6x=0.3  相似文献   

18.
一·是非判断题 l.√;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 每题判断正确,得1分。未作判断或判断错误不得分。全对总计23分。 二.单项选择题 1.E; 2.C.E;3.B.E;4.E;5.E;6.C;7.B;8.D;9.A;10.C;11.B;12.D;13.B;  相似文献   

19.
哥德巴赫猜想是由普鲁士历史学家兼数学家克里斯蒂安·哥德巴赫提出的一个貌似简单的数学难题。他在1742年写给著名数学家列奥哈德·欧勒的信中,潦草地涂写出了这一命题。其陈述为:每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达为两个素数之和(素数是指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数,如7和13)。例如,18=7 11,其中7和11都是素数。这一命题的公式表达为N=P1 P2。人们认为这一猜想是正确的,然而关键的一点在于没有人能够确切地证明它适合于任何数字。哥德巴赫写道:“每一个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我认为这是一个确凿无疑的定理,尽管我没有能力证明它。”我国数学家…  相似文献   

20.
~~~不等号的右边是这两个数乘积的2倍,应是2ab郾故反映这种规律的一般结论是a2+b2≥2ab郾例5考查下列式子,归纳规律并填空:1=(-1)2×1;1-3=(-1)3×2;1-3+5=(-1)4×3……1-3+5-7+…+(-1)n+1×(2n-1)=郾(2002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题)分析本题的关键是确定-1的指数,通过观察可知,第n个式子等号右边-1的指数是n+1,故横线处应填(-1)n+1·n郾例6观察下列各式:21×2=21+2,32×3=32+3,43×4=43+4,54×5=54+5……想一想,什么样的两数之积等于这两数之和?设n表示正整数,用关于n的等式表示这个规律为×=+郾(2002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题)分析等号左边是两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