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台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这是日前公布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于教育和高考的相关描述。不分文理科、不再一考定终生,这一直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在中国教育领域有什么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话,那么高考必定是其中一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高校招生考试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点: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考试一年多考"。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公布以后,作为全国两个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之一——浙江省于9月19日发布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全文发布,《决定》指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素质教育综合评价在招生录取中的地位,让教育真正回归育人的本质,2013年12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减少统考的科目,英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等信息。一时间,“高考改革”“学业水平考试”成为了我国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本期“视点”,我们从全国各地组织选取了几篇探讨相关内容的稿件,以期对理性认识高中考试评价体系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正>山西省2024年(2022级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是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对普通高中必修课程学业进行的合格性水平检测,主要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习要求,考试成绩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和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也是新高考中部分高校进行自主招生的重要参考。一、“双新”背景下数学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从2020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起,山西省开始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到2022年秋季,全省高中学段全部使用新教材。同时,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起,实行新的高考招生模式,即从2025年起,全省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实行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参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录取模式,即“两依据、一参考”模式。考试科目由统一高考科目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组成,即“3+1+2”模式。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为人人必考的统一高考科目,  相似文献   

7.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成绩等第转换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中面临的问题。本文利用教育测量学和统计学基本原理,在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第转换的必要性、等级划分的实用性、成绩相加科学性的深入探讨和分析基础上,建立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第转换量表,给出具体的学业水平考试等第成绩赋值方法。该方法不仅能解决不同科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第转换问题,而且也可以解决高考选拔过程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高考成绩之间的可加性和可比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这是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是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这也就是说,尽管高考改革是势在必行,必须动真格的,但是改革的推进又是异常的艰难,用举步维艰来形容丝毫不夸张.  相似文献   

9.
<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此决定一出台,引起了全国上下强烈争议,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文就政治学科在高考中的地位略陈管见,认为政治学科不能退出高考。一、从教育目的看,政治学科应是高考的首要科目  相似文献   

10.
地方     
《教育》2014,(29):13-14
上海:高考改革将致高中阶段学习考试难度降低目前上海正在加紧修订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以课标为依据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的命题要求等也将做出调整。据透露,高中阶段各学科学习难度将适当降低,新政策中“+3”的等级性考试难度也将低于现行上海高考的“+1”科目。9月19日,《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公布,上海启动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该方案包括调整统一高考科目,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建立高中生综合评价制度等内容,旨在实现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程序透明的高考招录模式。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基于此,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改革不但被列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战略规划之中,而且其科学规划与全面推行也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点课题之一.笔者认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改革需要全面考量其所深植的社会现实,明确定位其使命,从而通过理念革新和制度设计实现“扩张”与“超越”.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价值理性分析表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与统一高考存在互补关系。这种互补关系是多元录取的逻辑基础。技术理性分析认为:把学生所选三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转换成标准T分数,计入考生总分,比使用"等级分"更公平,区分度更高。综合素质评价使用"等级分"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3.
一、研究背景及现状 作为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于2014年9月4日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文理科将不分科;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三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三个科目成绩组成;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特长生加分项;部属高校公开招生分配办法;上海、浙江首批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说,改革的重点是探索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简单地说就是"两依据、一参考".目的是破解"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等问题,发挥高考"指挥棒"的正确导向,增加学生的选择机会,减轻学生的应试压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使高校科学选才[1].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于2014年9月4日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此轮的改革在考试科目、高校招生录取机制上都做出了重大调整,包括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改由两部分组成。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  相似文献   

15.
高考综合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江苏作为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之一,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总体要求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江苏实际,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统一高考科目、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普通高校统一招生录取模式、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等方面协同改革,逐步实现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出台文件1.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2.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3.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综合改革沪、浙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2 015年分类考试通过分类考试录取学生占高职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统一命题试卷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考试加分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自主招生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录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招生计划分配方式、考试形式和内容、招生录取机制、监督管理机制等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其中高考科目与内容的改革力度最大,论文从高考文理不分科、外语一年两次考试以及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改革三个方面,结合其演变历程,研究这些改革对高中教育教学将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公布。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一、外语可考两次,考生可自选优势科目计入总分此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高考考试科目设置方面,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改革之后,高考怎么考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这是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是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这也就是说,尽管高考改革是势在必行,必须动真格的,但是改革的推进又是异常的艰难,用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20.
《学苑教育》2019,(9):6-6
北京市教委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北京将建立初中学业考试制度,将初中毕业考与高中招生考合二为一,并于2021年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