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下干部是一个特殊的历史名词,诞生于人民解放战争的烽火之中,代表着一个杰出的英雄群体,代表着一种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代表着一种顽强斗争的革命意志。  相似文献   

2.
宗教与群体传播密不可分。宗教沟通了人神关系的同时,也建构了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作为群体的宗教融合了作为个人的宗教和作为组织制度的宗教所呈现出来的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作为诞生于传播学领域的"沉默的螺旋"理论,其对分析信徒群体的宗教认同及其情感依附的过程有着很强的解释力。宗教组织正是利用了其所掌控的"舆论"的螺旋来对信徒群体进行意识形态化的舆论控制,促使其信徒对于宗教产生无可争议的信从与依从,即群体认同。这种认同如果从社会整合的角度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一旦这种认同被不当利用,便为群体极化打开了大门。  相似文献   

3.
"新市民"是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而诞生的一个新群体,他们的城市融入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分析了新市民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提出以促进新市民融入为目标的图书馆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4.
进入网商新时代2004年,一向眼光独到的马云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命题:"今年电子商务最大的成果就是‘网商’群体的诞生,电子商务正在让互联网走进‘网商’时代。"在马云的命题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由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和皮卡书屋合作开设的中英文少儿图书馆入驻体育馆路街道驹章胡同。这是东城区政府与民间机构"联姻"诞生的首个针对特定人群的社区图书馆,这家图书馆将服务内容锁定为"亲子阅读"。"定制化服务最大的特点就是为某一特定群体提供专业化服务。"该图书馆工作人员说,"本馆的定向服务群体就  相似文献   

6.
啸天  柳莺  王波 《新闻前哨》2008,(5):70-71
类型化广播(FORMATRADIO),是指根据分众的原理,为服务特定群体提供特定的广播内容所组建的广播电台。它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其鲜明的频率特色迅速抓住最有效的收听人群,从而稳固占领最大的受众市场。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是中国人最熟悉的群体之一,它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而诞生,如今已是有世界影响力的群体。2009年12月,在美国《时代》周刊公布“年度人物”中,“中国工人”赫然上榜!《时代》周刊评论说,该群体(中国农民工)的影响力在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的中国与日俱增。杂志认为,中国的“保8”目标一年前被很多人认为是天方夜谭,但中国做到了,成千上亿离乡背井来到中国繁华的沿海城市寻找工作的“农民工”是实现这一目标乃至帮助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8.
邵娣 《新闻世界》2009,(7):175-176
在中国电影圈内,有一批30岁左右的电影导演,他们的作品给观众带来一种新的视觉冲击,被称为第六代导演。从诞生之初,他们就面临着第五代导演不曾遭受的巨大压力,随着贾樟柯在威尼斯电影节一鸣惊人之后,也让人开始再次审视第六代导演这个群体。本文就是从这个群体的艺术创作背景来浅析作为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陆川导演的影片《南京!南京!》。  相似文献   

9.
经过三年的艰辛,“望长城”在一个创作群体中诞生了。这是一个充满了灵气,和谐而又强烈冲撞的创作群体,也正是这个群体教会了我怎样认识纪录片。我是个话剧演员,虽然在舞台上,屏幕中也塑造过不少人物形象,但参与纪录片拍摄还是第一次。平日,在电视台播出的节目里,凡遇到纪录片,我都是要换频道的。因此,参加《望长城》摄制组后,对于如何胜任一个大型纪录片中的主持人,心里一直没有底,直到节  相似文献   

10.
一、分众传播与精英定位
  分众的概念最早由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1970年《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提出,他认为,社会结构的非群体化、价值取向的非群体化以及思想意识的非群体化造就了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审美取向的群落。消费者、传媒的受众,都分化为各个不同的群落。此后,日本的市场研究机构“博报堂生活综合研究所”在《分众的诞生》一书中对分众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认为以“划一性”为基础的“大众”社会正在分化成为个别化、差异化的小型群体,这是一种“被分割了的大众”的现象,因而被冠以“分众”之名。  相似文献   

11.
2007年是《人民海军》报典型宣传的一个丰收之年,也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3月,由《人民海军》报率先在全国隆重推出重大典型“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教员”方永刚;8月,又坚决落实军委、总政和海军首长的指示精神,在全国率先对诞生于上世纪末的全国重大典型“衡阳抢险英雄群体”成员进行跟踪宣传,使这一英雄群体再次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2.
赵一鹤 《声屏世界》2012,(10):38-39
就像蒙牛主品牌从诞生开始就伴随着事件营销而得以快速进行品牌传播一样,蒙牛酸酸乳品牌也是善用事件、巧借事件进行品牌塑造的典范。蒙牛酸酸乳品牌的快速建立,笔者认为有三点不容忽视:一是坚守品牌基因;二是坚持音乐营销;三是全面整合营销传播。坚守品牌基因与蒙牛常温奶的白奶针对全体的普遍性和大众性不同,酸酸乳产品一诞生就带有明显的目标群体鲜明性,该产品的主力消费群体定位为15~25岁的年轻人。  相似文献   

13.
1993年8月,贵州省委机关报创办了全国第一家都市报《贵州都市报》。次年1月,《三秦都市报》在西安问世。时隔一年后的1995年,《华西都市报》、《大河报》、《南方都市报》、《三湘都市报》相继创刊。1997年,《楚天都市报》、《海峡都市报》诞生。之后,全国省报除少数省市区外基本上创办了省级晚报都市报。都市报群体在全国兴起。经过10多年的发展,都市报群体不断壮大。时至今日,都市报业发展中出现了某些转折,其突出表现是都市报群体分化特征日趋明显。  相似文献   

14.
文化脱口秀是指节目内容主要涉及历史文化、社会热点、人文与自然知识等,以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播为主要目的的脱口秀。2012年,诞生于优酷的文化脱口秀节目《晓说》自开播首期就得到了观众的认同与喜爱,开播当日就突破百万观看人次,其中青年群体是主要收视人群,起点不可谓不高。之所以会受到青年群体的关注,与节目的形式、内容、主持人密切相关,本文将从以上三个角度对《晓说》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当前的数字图书馆复制着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以图书馆为中心,制约了知识灵活的共享与传递。E-Knowledge机制的诞生为数字图书馆带来勃勃生机,使知识内容、应用环境和应用群体能进行有机交互。文章阐明了在E-Knowledge机制下新型数字图书馆在知识组织、应用环境以及知识服务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作为电视导播,必须要具备超前的思维和犀利的眼光,能够把结果在摄制集体操作电子设备时提前形成,作为电视的本质,就是导演要对制作群体进行有效指导和监督,并且通过精准操纵相对复杂的机器良好的表达视像,因此,作为导播,应该把制作意图清晰地交代给摄制群体,并通过精心选择的各种镜头,再加上声音的辅助顺利把视频完成。总之,这所有的一切都必须要诞生于导播的思想之中,最终,再借助设备和制作技巧把全过程完成。  相似文献   

17.
一、分众传播与精英定位
  分众的概念最早由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1970年《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提出,他认为,社会结构的非群体化、价值取向的非群体化以及思想意识的非群体化造就了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审美取向的群落。消费者、传媒的受众,都分化为各个不同的群落。此后,日本的市场研究机构“博报堂生活综合研究所”在《分众的诞生》一书中对分众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认为以“划一性”为基础的“大众”社会正在分化成为个别化、差异化的小型群体,这是一种“被分割了的大众”的现象,因而被冠以“分众”之名。  相似文献   

18.
冲突是发展的动力和合作的前提。出版社运行机制的完善也许正诞生于其中。群体组织中的协同效应、乘数效应 ,是随着社会化大分工之后 ,社会化劳动必然具备的组织特征。没有协同效应和乘数效应 ,就不可能形成边际效益递增的现实。反过来说边际效益递减 ,恰好说明了乘数效应消失和协同效应的相应逐步减弱。当人们的社会劳动(生产)组织 ,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不断沿着“集体———群体———团队”的提升轨道 ,越来越产生出相适的协同效应、乘数效应时 ,不难看到 ,正是群体的合作与冲突构成了这种提升的根本动因。在出版业的基本单元———…  相似文献   

19.
在火红的凤凰花盛开的季节,海南日报记者到琼海市阳江镇采访,街面上一座由三名红色娘子军组成的群体雕像映入眼帘,一名举旗在前,两名护卫左右。她们头戴红五星八帽,肩挎长枪和子弹带,身背斗笠,面容坚毅,昂首挺胸注视前方……它象征着这里是红色娘子军的诞生地。  相似文献   

20.
法国历史学家阿利耶斯发现,在18世纪以前,人们还没有对现代意义上的青春期进行划分,没有形成青春、青年的概念:童年、少年、青年这些概念,不仅没有形成,青年人也没有成为独立的社会性的存在群体参与历史.而恰恰是法国大革命的那个年代,“青年”才诞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