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档案著录与文件连续体模型 文件连续体模型给档案著录提供了一个不同的方法,它记录了档案在时间和空间上质的改变,并致力于消除线性与非线性文件之间的"档案界限".它源于澳大利亚人Scott于1960年提出的现在我们称之为"文件连续体模型"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连续体”的哲学概念,阐述了对西方“文件连续体理论”进行学术评论的背景和前提,并指出西方“文件连续体理论”存在的缺陷,即无法从文件连续体模型中找到符合哲学规范的“连续体”.因而认为真正的文件连续体理论尚未形成,但只要能找到符合哲学规范的文件连续体,则中国档案界就有望克服西方“文件连续体理论”的缺陷,重新构建起一个更为科学的文件连续体理论.  相似文献   

3.
档案界为适应社会发展,提出了"大文件"、"大档案"等与传统档案概念不同的新名词,以囊括传统概念中没有的新现象,扩大了传统档案概念的外延。笔者分析了"大文件"、"大档案"概念,来探讨"大文件"、"大档案"是对传统档案概念的泛化认识。  相似文献   

4.
档案概念扎根于文化传统,由于缺乏统一的术语往往难以翻译,这可能会导致误解,影响跨文化理解和国际协作。20世纪90年代,为了应对文件生命周期模型在电子文件管理应用中所遇到的问题,澳大利亚逐渐形成了文件连续体模型。文章着眼于法语系档案工作者和文件管理者对于文件连续体模型的理解方式,将对文件连续体理念的误解归因于不同语境中的翻译和转换问题;此外,特殊术语本身也令人费解,这些术语(特别是records、recordkeeping和continuum)的使用与日常语言所指不同,或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中有不同的含义。通过对瑞士法语系档案工作者进行访谈,作者探索了他们对文件连续体模型的理解,以及他们为满足众多利用者需求而在文件形成和文件保持中所采取的措施。虽然受访者是在文件生命周期框架中工作,但小范围的“连续体行为”对文件的形成、管理和保护,以及满足众多利用者需求的能力方面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国档案学术界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关系的研究,现有七种观点:否定论、补充论、兼容论、互补论、并行论、发展论和共处论,本文在分类介绍这些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广义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狭义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概念,并分析和论述了文件连续体理论在应用理论层面批判、继承和发展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电子档案与电子文件是有区别的,一是电子档案形成在前.是电子文件的前身,电子文件是电子档案的复制件:二是电子档案是记忆工具,电子文件是办事工具.还认为"前端控制"、"全程管理"、"档案化管理"、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连续体理论等都有局限,应该在"档案形成在前"的观点下实行电子档案全程管理.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弗兰克·阿普沃德为代表的澳大利亚连续体理论者吸收安东尼·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思想,正式提出多维、动态、宏观的文件连续体理论,这使得从实践中总结出的连续体方法进一步升华为具有时空结构的概念模型。它已经超出了官方文档管理实践的范围,高度概括了人类社会中的一切records管理行为。因此,文件连续体模型中文件保管形式轴上对应四个维度的坐标(Archival)document、Record(s)、Archive和Archives也被赋予了与管理实践不同的概念内涵。本文在正确理解这四个核心术语的基础上,指出我国档案界仅从档案管理实践角度理解文件连续体理论是十分片面的,偏离了其核心思想,是对文件连续体理论的误读。具体而言,这种误读体现在对“连续体”概念、文件连续体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运动规律的关系理解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北京地区高校科研文件档案管理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北京地区44所高校科研文件档案的管理现状进行调查,从科研文件档案管理规划与制度建设、科研文件档案的收集归档、科研文件档案信息化建设、科研文件档案的保管与鉴定、科研文件档案的利用等五个方面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还提出了对高校科研文件档案进行有效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件还是档案?——为records正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岚 《档案学研究》2009,23(5):13-16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交流的增多,档案界越来越多地出现以"文件"来解释档案工作.如:文件生命周期、文件连续体理论被称为档案学基本理论;文件管理及元数据国际标准将采用为国家档案工作标准;很多学者还认为国外没有电子档案、只有电子文件等.实际上这些以"文件"入主"档案"工作的困惑,都源于档案界多年来对records翻译、使用上的误解.  相似文献   

10.
<正>一、科研档案收集与利用现状1.科研档案收集随意性大。长期以来,由于文件归档服从于科研、生产进度的现实需要,在文件形成至移交,科研文件收集范围被"泛化",且归档时间随意性大,在粗放的管理模式下,收集往往处于"无序"状态,档案收集过程中的"任意所为"难以确保归档文件系统性、准确性。2.科研档案收集与利用脱节。科研档案收集未充分考虑不同专业、领域的利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针对社会化标注系统用于数字档案资源组织后带来的资源检索与导航问题,提出依托主题图的数字档案资源聚合模型,以期提高数字档案资源检索效率并建立有序的可视化导航。[方法/过程]在剖析利用主题图实现社会化标注系统资源聚合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构建数字档案领域基于主题图的资源聚合模型,给出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和形式概念分析析取数字档案资源主题图的主题类型、关联关系及资源指引三要素的体系化解决方案,从而实现数字档案标注系统资源聚合。[结果/结论]以NARA数字档案标注系统中的"Women at War"话题为例,利用所提方法并结合Ontopia工具实现目标话题的数字档案资源聚合,有效提高系统中数字档案资源的检索效率和导航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的,智慧档案馆的概念也应运而生。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在智慧档案馆建设中信息供给机制已不能适应社会需求,为了不断完善智慧档案馆理论并指导实践,使得档案馆中信息的利用呈现出最佳效果,笔者对智慧档案馆建设中信息供给机制问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本文以已有的智慧档案馆相关理论研究和各地智慧档案馆建设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在阐明智慧档案馆信息供给机制内涵的基础上,对现今实践中出现的信息供求、构建技术应用、“时差”、相关语言和社会环境等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完善信息交流系统、增强技术适用性、疏通交流渠道、提高信息处理效率以及加强新技术研究等建议,以期进一步丰富智慧档案馆的相关理论,推动实践工作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ole of trust in the information continuum. It argues that in the context of Canadian federal government records, an analogous ??trust continuum?? is a useful model for analysing the relationships that exist between creator, archives and user in the information-abundant environment. The paper borrows from sociological theory to posit that creator, archives and user are bound together in a complex expert system that facilitates trust and mitigates risk in a broad societal context and contends that these interactions are shaped at the macro level by a dominant public discourse of accountability. These points are illustrated through three recent examples at 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 Fir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nadian society and the archives is explored by interrogating the concept of relevance and assessing the feasibility of managing a pan-Canadian collection via a national network of knowledge institutions. Then, the role of trust between the archives and the creator in the management of government digit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is examined in light of the recently issued Directive on Recordkeeping, and in the context of LAC??s Trusted Digital Repository. Finally, Commissions of Inquiry??and the Indian Specific Claims Commission in particular??demonstrate both the power of archival records in repairing trust between a society and its government and the iterative na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ser and the archives.  相似文献   

14.
以《“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出台后档案资源数据化建设如火如荼、档案管理电子化发展势不可当、档案工作数字环境日新月异等“数治”背景为基础,深耕《“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涉及的数字档案管理理念、数字档案管理体制机制、数字档案管理实操性、数字档案资源开放利用等内容,提出数字档案创新管理的新进路:“法治化”指导数字档案管理更加规范;“科技化”指导数字档案管理更加整合;“信息化”指导数字档案管理更加共享;“智能化”指导数字档案服务更加精准。  相似文献   

15.
黄富才 《档案学研究》2021,35(5):145-148
医院档案数据是医院发展的重要战略性信息资源。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推动医院档案数据进入信息化治理时代,同时为档案资源的利用创造了机遇。随着全国区域性医疗中心的构建,医疗数据档案治理也从独立管控逐步朝着行业共享的方向发展。本研究基于区域性开放背景,对医院档案数据共享的基本概念、现状与区域性开放契合点以及共享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医疗档案管理对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基于1992-2011年CNKI核心期刊文章并以"医疗档案管理"为检索词对其进行标题式检索,之后对检索出的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归结出20年来我国医疗档案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档案管理、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信息技术与医疗档案管理、病历档案管理、医疗机构改革后档案管理和计划生育医疗档案管理七个方面,并对这些研究的相关观点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同时本文提出了医疗档案管理的研究不足。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综述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地区丝绸老专家口述档案采集实践,从概念、价值、规范等理论源头对口述档案采集实践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更富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口述档案定义,分析了口述档案及采集工作的特殊价值,以及规范性操作在实践中所包含的两层含义。最后,文章指出,当现有理论不足以指导实践时,应该反思理论,给予"新生事物"相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字人文与档案学跨学科背景下,通过探讨“数字人文”等概念的内涵,调研高校档案馆档案服务体系现状及数字人文对现有服务体系构成要素中问题所产生的影响,凸显基于数字人文视角的高校档案馆档案服务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并通过列举实践案例以论证体系构建的可行性。最后从管理、技术、法规维度构建数字人文视角下的高校档案馆档案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9.
论“民生档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分析了"民生档案"这一概念提出的经过及其各界反映后,主要从"民生档案"这一概念存在着争议焦点、显现出研究难点,从而提出了对民生档案应有落脚点的基本看法,并认为做好档案服务民生是近期档案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