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身体活动与身体锻炼的情绪效应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身体活动与(或)身体锻炼的心理效应是锻炼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身体活动或身体锻炼伴随着各种情绪效应,且大量的研究报告二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身体活动与(或)身体锻炼的范式是研究设计中制定锻炼计划的依据,也是临床开具运动处方的依据。当前的研究证据,不足以支持"身体活动或身体锻炼在改善情绪方面优于其他方式"的假设。  相似文献   

2.
使用POMS对北京城区182名中老年人进行的测量结果表明:北京城区中老年人的心境状态总体上健康;身体锻炼对于改善部分消极情绪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太极拳、剑、慢跑和导引保健功等不同锻炼方式在缓解紧张—焦虑、愤怒—敌意、疲劳感和慌乱情绪方面具有相似的积极作用;身体锻炼既未能彻底改善抑郁—沮丧情绪,也未能有效地增强他们的精力感,其原因可能与中老年人的年龄特点、情绪健康的基础水平以及抑郁—沮丧情绪自身的复杂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通过测定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经过2学期“情绪调节教学模式”教学实践后身体自尊和心境的变化,研究了“情绪调节教学模式”对体育弱势群体学生身体自尊和心境的影响,并将其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经过2学期“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教学干预,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PSPP总分效果显著(P〈0.050),主要表现在运动能力、身体自我价值感、身体状况因子三个方面。2学期后POMS全量表分数、紧张、愤怒、疲劳、抑郁、精力和自尊差异显著(P〈0.050)。“情绪调节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和改善体育弱势群体学生身体的自尊水平,降低其心境状态中的消极因素,有利于体育弱势群体学生心境状态的改善和良好的体育锻炼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针对有抑郁倾向的女大学生这一群体初步探讨以中、小强度健美操和跑步锻炼为干预手段对缓解女大学生抑郁情绪和身体自尊水平的效果,实验结果显示:中、小强度的跑步与健美操锻炼对抑郁女大学生的抑郁情绪和身体自尊水平具有干预作用,对抑郁情绪状况的改善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5.
运动时间知觉的表象训练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表象训练的方法,研究其对运动时间的判断和控制能力的影响.通过三项运动时间控制的实验证明,表象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运动时间的判断和控制能力,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很明显;然而在暂时终止实际训练的消退时期的情况则明显地不同,这说明表象训练对防止已获得的时间判断、控制能力和技术技能消退的作用尤为突出.就此,对表象训练效果作了理论分析,认为表象训练主要是通过加强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改善注意的集中、加强记忆等知觉因素,使得对运动时间的判断和控制能力提高.同时,还对表象训练影响的特性进行了描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回顾了有关表象问题的一系列研究,以表象及表象演练的基本特征为基础,指出了表象演练与心理演练的区别,讨论了表象演练与运动表现的关系,阐述了应将表象作为一种工具或技能的观点,分析了部分研究结果互不一致的方法学原因,提出了今后研究应当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身体活动与身体锻炼的情绪效应及其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身体活动与身体锻炼的心理效应是锻炼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身体活动或身体锻炼伴随着各种情绪效应 ,且大量的研究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但是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文章从生物和心理两方面对身体活动与身体锻炼产生心理效应的机制作了阐述。目前还没有一个能让大多数人接受的假说。  相似文献   

8.
身体锻炼心理某些领域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查阅和分析文献资料, 对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心理因素在身体锻炼中作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特别对身体锻炼心理中锻炼与情绪的关系、锻炼对身体自我的影响、身体锻炼动机、心理与锻炼表现、心理与锻炼中的生理代谢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9.
表象训练理论是铅球技术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表象训练是指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在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景,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是教练员、运动员和体育运动心理学工作者运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心理技能训练方法,被视为心理技能训练的核心环节。结合在铅球技术教学训练实践,就表象训练理论的作用进行探讨,以期为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中的技能学习,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探讨整体表象训练和部分表象训练对大学生罚篮成绩的影响,以及在焦虑情境下的具体表现。采用2×2的混合实验设计,对40名男性非篮球专项大学生(年龄19.80岁±1.49岁)进行研究。结果为:1)针对篮球罚篮,部分表象训练法要优于整体表象训练法(F=18.04,P0.05);2)表象训练类型和焦虑水平交互作用显著(F=31.55,P0.05),高焦虑水平上,2种表象训练类型差异显著,低焦虑水平上,二者差异不显著;3)高焦虑水平上,高水平罚篮者更容易受表象训练类型的影响。因此,对于技能习得,部分表象训练的效果会更好,在焦虑水平下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体能主导类健将级运动员艾森克个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成人卷]对体能主导类的两大专项(田径、速滑)的35名健将级运动员进行调查,同时将运动健将分别与普通人群及一般级别运动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体能主导类健将级运动员普遍表现出外向及情绪稳定(少数偏于不稳定)的人格特征;不同性别的健将级运动员与同性别一般级别运动员具有不同的人格特征.由此希望本文能为优秀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期间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与调整,以及对体能主导类运动员培养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有益的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探索体育锻炼对对立违抗性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以下简称ODD)(倾向)儿童情绪及行为的影响。方法:30名ODD(倾向)儿童被分入3组:排球组(n=10)、八段锦组(n=10)及排球-八段锦交替组(n=10),接受为期8周的干预。干预前、后及随访期使用破坏性行为障碍问卷、Buss-Perry攻击性量表、Conners教师评价量表及儿童-家长关系量表进行评价。被试同时接受神经电生理(GoStop冲动任务)测试,唾液5-羟色胺(5-HT)、5-羟基吲哚乙酸(5-HIAA)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测定。结果:1)八段锦可缓解易激惹心境、愤怒及怨恨情绪(P<0.05),但对敌意态度影响未见显著(P>0.05)。排球锻炼尽管能改善敌意态度(P<0.05),但会进一步加重易激惹心境、好争论或(和)违抗行为及愤怒情绪(P<0.05)。排球-八段锦交替锻炼仅能改善愤怒情绪及敌意态度(P<0.05)。2)排球组在Stop任务中失抑制率呈上升趋势,在Go任务中反应次数呈下降趋势;八段锦组在Stop任务中反应次数及失抑制率均明显降低。排球-八段锦交替组在Stop任务中失抑制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3)经锻炼,仅八段锦组5-HT浓度显著升高(P<0.05)。除排球组外,其他2组5-HIAA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1)排球运动可能不适合ODD(倾向)儿童;2)八段锦及排球-八段锦交替锻炼在改善ODD(倾向)儿童对立违抗情绪及行为方面效果相当,且可能与提升5-HT及5-HIAA表达水平有关;3)建议怨恨情绪更显著的ODD(倾向)儿童选择八段锦,敌意、易激惹表现更显著的ODD(倾向)儿童选择排球-八段锦交替锻炼。  相似文献   

13.
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结合体育教育的特点,对大学生在体育教育中情绪行为的心理活动规律做了分析,指出学生在体育教育中产生的各种情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但概括起来,情绪的种类不同,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4.
积极情绪及情绪有益感知对运动竞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符明秋  龚高昌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1):1490-1491,1507
运动心理学领域的以往研究主要集中探索消极情绪(如焦虑、紧张)对运动员赛前、赛中和赛后的影响.探索积极情绪及其情绪有益感知对运动竞赛的影响,回顾了积极情绪的相关研究,讨论了积极情绪和情绪有益感知对运动竞赛中的影响并为运动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COPE量表对运动员的测试与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237名运动员为对象对COPE量表中版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发现:(1)新建构的COPE量表与原版量表(53个条目构成14个应对因子)相比,在结构维度及项目组成上有所差异。即由45个条目组成9个应对因子:寻求支持、主动应对、情绪宣泄、正面认识、抑制干扰性活动、忍受、求助宗教、逃避、克制性应对。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2)运动员较多采用的应对方式是“主动应对”、“忍受”、“寻求支持。及“情绪宣泄”;较少采用的应对方式是“求助宗教”、“逃避”。男女运动员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女运动员比男运动员更倾向于采用“忍受”、“寻求支持”,“情绪宣泄”、“逃避”;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更倾向于采用“主动应对”、“克制性应对”。(3)人际关系比较紧张的运动员比对照组较多采用“情绪宣泄”、“忍受”、“逃避”。而较少采用“寻求支持”、“正面认识”、“抑制干扰性活动”、“克制性应对”。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开放式问卷,对200名全国各体育院校的足球运动员进行了调查,并将所得资料通过意思相近的 内容逐级归纳分析,得出运动员的应激源有自身素质和能力的不足,外界的干扰,比赛成绩带来的压力,心理承受 能力,本队状况造成的压力,自己的顾虑,共6个方面的因素,对应激源的消除方式上,运动员们更多的采用积极性 思维和行为调节方式,占反应总数的66.88%,而回避性思维和行为调节的方式也占反应总数的33.12%。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两课教学只有具备抑扬顿挫的统一语义、语音、语气、语调的统一简明、干净的统一有声语系统共性和个性的统一逻辑语言、艺术语言的统一才能达到以声引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声情并茂、情理双至,从而收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运动积极情绪的界定和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积极情绪在体育运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运动可以引发积极情绪,积极情绪也可成为运动的动力。对积极情绪的准确界定和测量是进一步考察其功能的基础。然而在当前的运动心理学研究中,积极情绪的概念还比较混乱,对积极情绪的测量也存在诸多的问题。该文分析了上述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若干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情绪stroop范式探讨大学生心理弹性和性别因素对信息注意偏向中情绪加工自动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性别对大学生情绪信息注意偏向的主效应显著,女性对情绪信息的加工多于男性。心理弹性对大学生情绪信息注意偏向的主效应显著,高弹性被试相对于低弹性被试总体上拥有较快的反应时。这说明,大学生对信息注意偏向中情绪的自动化加工受到心理弹性和性别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健康情绪对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极其重要,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健康情绪的标准,健康情绪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维持和增进大学生健康情绪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