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利用兴安盟1964年~2018年逐日气温资料,采用EOF分析、线性趋势法、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55a初霜日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兴安盟55a平均初霜日期自东南向西北愈来愈早,西北部在8月下旬,其余地区在9月中旬至10月初。根据EOF分析,前三个特征场累计方差贡献占总方差的77%,第一特征向量场表示兴安盟年初霜日期是同时晚或同时早的空间特征,解释方差为49%;兴安盟平均初霜日期线性变化趋势为逐年提前,较常年均值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初霜日期偏早,90年代末开始转为偏晚;初霜日期近55a间周期变化存在准4a、11a、14a、20a的振荡周期,其中11a的周期振荡最强,是最显著周期。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暖背景下新疆无霜冻期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利用新疆101个气象站1961-2010年逐日气温资料,以日最低气温≤0℃为霜冻指标,使用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和t-检验以及基于ArcGIS的混合插值法对年平均气温和初、终霜冻日、无霜冻期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初、终霜冻日和无霜冻期的空间分布与年平均气温具有较密切的对应关系,年平均气温较高的区域,终(初)霜冻日出现较早(迟),无霜冻期也较长,反之,年平均气温较低的区域,终(初)霜冻日出现较迟(早),无霜冻期较短。在全球变暖背景下,1961-2010年新疆年平均气温以0.33℃/10a的倾向率上升,受其影响,终霜冻日和初霜冻日分别以-1.41d/10a 和2.21d/10a的倾向率提早和推迟,无霜冻期以3.59d/10a的倾向率延长,并且上述各要素还分别于1997年和1995年发生了突变。但各要素变化倾向率或突变前后变化量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总体来说,年平均气温上升倾向率或上升幅度较大的区域,终霜冻日提前、初霜冻日推迟、无霜冻期延长的倾向率或幅度也较大,反之,年平均气温上升倾向率或上升幅度较小的区域,终霜冻日提前、初霜冻日推迟、无霜冻期延长的倾向率或幅度也较小。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暖对山东省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选取山东省资料年代较长的86个地面测站1961年~2004年日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资料,计算历年日平均气温≥0℃、≥10℃积温和<0℃负积温,以及无霜冻终、初日变化,深人研究山东省热量资源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987年~2004年比1961年~1986年的平均气温明显增高,尤以最低气温增幅最大,这说明最低气温的变化比最高气温的变化更敏感,山东省气候变暖主要来自最低气温升高的贡献;冬季升温幅度大于夏季,日平均气温≥0℃、≥10℃积温增多,无霜冻终日提前、初日推后,无霜冻期天数增多,<0℃负积温绝对值明显减少。山东省20世纪80年代后期气候明显变暖,热量资源增加,对冬季大棚蔬菜等设施农业的生产有利,喜温作物面积扩大,复种指数提高;同时,干旱发生的机率加大,病虫等越冬存活率上升,防止难度加大。气候变暖对山东省农业影响是利弊并存。  相似文献   

4.
陕南气温变化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小燕  任志远  张翀 《资源科学》2012,34(5):927-932
利用陕南及周边28个气象站点1981年=2010年的气温数据,运用Mann-KendMl检验方法和经验正交函数法(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对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获得陕南气温变化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时段内陕南气温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1994年为突变点,之后,陕南增温尤为明显;②陕南气温变化分布场具有明显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受纬度影响温度变化呈现出南高北低;受地形地貌影响呈现出山区和盆地气温变化具有相反趋势;受季风气候影响表现出东西部气温变化具有相反趋势;受大范围大气状况影响气温变化具有普遍高温或普遍低温趋势;③陕南气温空间场对应的时间系数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和年内变化,且年内波动性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5.
利用内蒙古大兴安岭根河林区气象站点1980年~2019年日平均温度资料,采用一元线性趋势、5日滑动平均法、距平分析法、MK检验等对小于0℃积温进行积温突变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大兴安岭根河林区负积温年代际变化整体呈现减少趋势,内蒙古大兴安岭根河林区负积温距平,其中最大负距平与最大正距平之间相差781.2℃,2000年~2008年负积温距平以振荡为主。负积温整体呈现升高趋势,负积温距平及突变图共同分析可知1987年和1999年均发生大幅度变化。  相似文献   

6.
西藏丁青县1961—2015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丁青县1961~2015年气温资料,运用气候倾向率、M-K趋势检验和突变分析、Morlet小波变换等方法对丁青县气温年、季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丁青县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呈显著的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246℃/10a、0.242℃/10a和0.275℃/10a,升温率小于青藏高原地区,高于全国平均升温率。无论是平均气温、最高气温还是最低气温,四季均表现为增温趋势,以冬季增温幅度最大。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升高均为突变现象,突变点分别在1995年、2002年和1994年左右。气温变化存在明显的周期,且无论较长周期还是较短周期的变化都处于偏暖期,且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呈向较暖趋势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7.
昌都最冷月和最热月气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全球变暖背景下昌都气温变化规律及其演变趋势,利用昌都气象观测站1952年至2010年气温观测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M-K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近58a来温度变化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昌都平均气温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以0.012℃/a的速度上升,最冷月增温率达0.026℃/a,最热月增温率为0.007℃/a,冬季增暖明显,进入21世纪后升温更为明显。2005年为年平均气温增暖的突变点,且突变显著,1月平均气温突变点为2003年,7月平均气温气温上下波动,无显著变化趋势。昌都年、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气温分别存在着16a、27a和8a的震荡周期,从振荡主周期判断,在大的时间尺度上年及最冷月、最热月气温目前均处于偏暖期。  相似文献   

8.
东北玉米带热量资源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应用线性回归、非整数波谱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东北玉米主产区热量资源的长期演变趋势和变化周期,并对未来10a的情况进行初步预测。要素包括:日平均气温稳定≥7℃、≥10℃的初、终日期,≥10℃积温和5月∽9月平均气温之和。结果表明,近半个世纪内,≥7℃、≥10℃初日有逐渐提前的趋势,农业生产季内热量资源有增加趋势,但近些年这些要素不稳定。界线温度初、终日存在的23a、15a、和9a左右的变化周期,≥10℃积温和5月∽9月气温之和存在60a、35a∽41a、15a∽16a、9a和3a∽4a变化周期。目前所处的长周期内的暖期很可能在2010年前后结束,积温增加的趋势和农作物播期提前的趋势也将缓解,而且在中短周期内,近几年积温可能将减少,冷害和霜冻可能发生,农作物品种和播期都应有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9.
上海地区百年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应用滑动t检验、Yamamoto's检验、功率谱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上海1873年~2006年气温、降水、辐射、日照等资料,结果表明:上海地区年平均气温有明显升高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0.14℃,冬季和秋季的增温最为显著,平均每10年增加0.16℃;日平均气温5日滑动平均稳定通过0℃、10℃活动积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分别增加52.6℃·d和49.6℃·d;无霜冻期每10年增加8.7天。年降水量略有增加,其中春季降水增加显著,平均每10年增加31.8mm,秋季则略有下降。通过正态检验及概率估算,上海出现春涝的概率为20.43%,出现秋旱的概率为50.72%;年内降水分布不均,降水集中,暴雨日数增多。上海地区总辐射、水平面直接辐射呈显著的下降趋势,平均每10年分别减少102.1MJ/m2和156.2MJ/m2,散射辐射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47.6MJ/m2,日照时数略有减少。  相似文献   

10.
1971年至2010年陇东地区霜冻与积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媛媛  张勃 《资源科学》2012,34(11):2181-2188
本文基于陇东地区15个气象站点1971年-2010年的逐日气温和地温资料,采用相关分析、气候倾向率、MK突变检验法,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各站逐年的初、终霜日、无霜期及≥0℃、≥10℃和<0℃积温与持续日数等进行定量化分析,并阐述其时空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陇东地区初霜日和无霜期分别与纬度和海拔呈负相关,与经度呈正相关,终霜日则与纬度和海拔呈正相关,与经度呈负相关;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霜日偏早,终霜日偏晚,无霜期较短,自90年代以来呈反向变化;大部分地区初霜日后推,终霜日提前,无霜期延长,主要集中在中南部的镇原、崇信等地;初霜日和无霜期的突变年分别在1986年、1987年和1984年,终霜日无明显突变年。本区积温呈显著上升趋势,积温年均最大值与年均最晚初霜日、最早终霜日和最长无霜期都位于陇东南部地区;积温年均最小值与年均最早初霜日、最晚终霜日和最短无霜期则分布于西部和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