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现代学校教育不仅要求用各种形态的美来培养人,而且更要在考虑教学活动的教育性的基础上,充分关注其自身的立美问题,把教育自身的美纳入视野中,研究学科教学活动中的立美构成这一核心问题。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真正的美育应该是美学原则渗透于各学科教学而形成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浅谈英语自身的审美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审美教育的根本原則是“立美育人”。要立英语教学自身之美,其首要途径是挖掘英语自身所蕴含的审美因素,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英语自身的审美特性,提高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段全林 《教师》2019,(17):25-26
语文学科中的立美教育,就是把学生当作审美客体来培养,使学生自身成为美的人。语文学科立美教育的现状为:在理论上,把审美教育混同为美育,造成立美教育理论的空缺;实践上,立美教育这只眼睛虽然是睁开的,但处于懵懵懂懂的“半睁半闭”状态。加强语文学科立美教育的策略有:课程标准中应明确提出“立美教育”这一概念;加强对语文学科立美教育具体内容的研究;自觉地从多渠道、多领域实施立美教育;等等。  相似文献   

4.
郑佳珍 《学前教育》2005,(11):38-39
所谓立美,就是使教育成为“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存在,使教育自身拥有美,显现美,成为美的主体。“立美教育”是建立美的合乎规律的教育活动的实践过程,是对美育的创新和拓展,力求与教育相关的各个方面都成为一种美的东西。其前提是教育本身的关,包括教育环境、教育内容、园所文化、教师、课程的美。只有教育的各个方面构成统一、和谐的整体,才能实现立美。“教育立美”是以优化教育整体素质为直接目的,全面育人,优质育人,提高人的素质,造就富有创造力、竞争力的综合素质的人才。构筑美育化的全新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阶段,教师怎样才能把美育渗透在数学教学中呢?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有审美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应不断加强和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在教学活动中应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诱导学生创造美.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有审美意识在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就是情感教育的目标,情感教育的实质就是审美教育.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有审美教育目标,在教学活动中要有审美意识.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不断加强和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既肩负着各种专业知识传授的责任,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传播知识的  相似文献   

6.
根据马克思揭示的“人也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哲学思想,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体现“教育立美原则”-教学活动渗透着师爱美的感染力,充分挖掘并表现美的教学内容,选择美的教学艺术,运用富有美感的教学语言,表现教师美的仪表形象,在教师的乐教美和学生的乐学美中,实现德育美、智育美、体育美、劳技美。  相似文献   

7.
育人始于立美,此之谓施教于美立美造人。施教于美立美造人,即学校根据其特定的培养目标,按照美的规律使学习者得以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在教育实践中,不仅德、智、体、美、劳各类教育过程所建立的教育形式会碰到一个美不美的问题,而且诸育之间亦有一个能不能相互协调、和谐结为一体的问题。因此,施教于美立美造人的过程既指融德育为心灵之美,融智育为灵活之美,融体育为健壮之美,融劳动为创造之美的单项教育过程,亦指由德、智、体、美、劳诸育相互渗透和交融所呈现出来的完美、统一的教育过程。教育过程的这种审美价值,决定了要将审美教育的手段广泛地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并贯穿于教育过程之始终,使教育合乎善的内容和美的形式而成为美的对象。近些年来,上海市香山中学围绕立美教育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值得其他学校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根据马克思揭示的“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哲学思想 ,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体现“教育立美原则”———教学活渗透着教师爱美的感染力 ,充分挖掘并表现美的教学内容 ,选择美的教学艺术 ,运用富有美感的教学语言 ,表现教师美的仪表形象 ,在教师的乐教美和学生的乐学美中 ,实现德育美、智育美、体育美、劳技美 ,使我们培养的人才实现全面素质美。  相似文献   

9.
育人始于立美,此之谓施教于美立美造人。施教于美立美造人,即学校根据其特定的培养目标,按照美的规律使学习者得以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在教育实践中,不仅德、智、体、美、劳各类教育过程所建立的教育形式会碰到一个美不美的问题,而且诸育之间亦有一个能不能相互协调、和谐结为一体的问题。因此,施教于美立美造人的过程既指融德育为心灵之美,融智育为灵活之美,融体育为健壮之美,融劳动为创造之美的单项教育过程,亦指由德、智、体、美、劳诸育相互渗透和交融所呈现出来的完美、统一的教育过程。教育过程的这种审美价值,决定了要将审美教育的手段广泛地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并贯穿于教育过程之始终,使教育合乎善的内容和美的形式而成为美的对象。近些年来,上海市香山中学围绕立美教育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值得其他学校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育人始于立美,此之谓施教于美立美造人。施教于美立美造人,即学校根据其特定的培养目标,按照美的规律使学习者得以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在教育实践中,不仅德、智、体、美、劳各类教育过程所建立的教育形式会碰到一个美不美的问题,而且诸育之间亦有一个能不能相互协调、和谐结为一体的问题。因此,施教于美立美造人的过程既指融德育为心灵之美,融智育为灵活之美,融体育为健壮之美,融劳动为创造之美的单项教育过程,亦指由德、智、体、美、劳诸育相互渗透和交融所呈现出来的完美、统一的教育过程。教育过程的这种审美价值,决定了要将审美教育的手段广泛地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并贯穿于教育过程之始终,使教育合乎善的内容和美的形式而成为美的对象。近些年来,上海市香山中学围绕立美教育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值得其他学校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育人始于立美,此之谓施教于美立美造人。施教于美立美造人,即学校根据其特定的培养目标,按照美的规律使学习者得以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在教育实践中,不仅德、智、体、美、劳各类教育过程所建立的教育形式会碰到一个美不美的问题,而且诸育之间亦有一个能不能相互协调、和谐结为一体的问题。因此,施教于美立美造人的过程既指融德育为心灵之美,融智育为灵活之美,融体育为健壮之美,融劳动为创造之美的单项教育过程,亦指由德、智、体、美、劳诸育相互渗透和交融所呈现出来的完美、统一的教育过程。教育过程的这种审美价值,决定了要将审美教育的手段广泛地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并贯穿于教育过程之始终,使教育合乎善的内容和美的形式而成为美的对象。近些年来,上海市香山中学围绕立美教育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值得其他学校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育人始于立美,此之谓施教于美立美造人。施教于美立美造人,即学校根据其特定的培养目标,按照美的规律使学习者得以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在教育实践中,不仅德、智、体、美、劳各类教育过程所建立的教育形式会碰到一个美不美的问题,而且诸育之间亦有一个能不能相互协调、和谐结为一体的问题。因此,施教于美立美造人的过程既指融德育为心灵之美,融智育为灵活之美,融体育为健壮之美,融劳动为创造之美的单项教育过程,亦指由德、智、体、美、劳诸育相互渗透和交融所呈现出来的完美、统一的教育过程。教育过程的这种审美价值,决定了要将审美教育的手段广泛地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并贯穿于教育过程之始终,使教育合乎善的内容和美的形式而成为美的对象。近些年来,上海市香山中学围绕立美教育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值得其他学校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育人始于立美,此之谓施教于美立美造人。施教于美立美造人,即学校根据其特定的培养目标,按照美的规律使学习者得以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在教育实践中,不仅德、智、体、美、劳各类教育过程所建立的教育形式会碰到一个美不美的问题,而且诸育之间亦有一个能不能相互协调、和谐结为一体的问题。因此,施教于美立美造人的过程既指融德育为心灵之美,融智育为灵活之美,融体育为健壮之美,融劳动为创造之美的单项教育过程,亦指由德、智、体、美、劳诸育相互渗透和交融所呈现出来的完美、统一的教育过程。教育过程的这种审美价值,决定了要将审美教育的手段广泛地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并贯穿于教育过程之始终,使教育合乎善的内容和美的形式而成为美的对象。近些年来,上海市香山中学围绕立美教育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值得其他学校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教育教学活动的审美化,并不是很远的事情,而应该是在当下,如果我们愿意,马上就可以!正像檀传宝教授所说:我们需要有一个"我欲美,美斯至矣"的勇气和实践。策划者说美育是广义概念,远大于艺术教育。任何教育如果具有审美意义,都属于美育。近年来,学校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日益凸显,但是实际生活中的教育,美育仍然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还不能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能满足广大青少年获得全面发展的需求。解决当前美育存在的问题,应当破除种种功利化裹挟,以立德树  相似文献   

15.
育人始于立美,此之谓施教于美立美造人。施教于美立美造人,即学校根据其特定的培养目标,按照美的规律使学习者得以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在教育实践中,不仅德、智、体、美、劳各类教育过程所建立的教育形式会碰到一个美不美的问题,而且诸育之间亦有一个能不能相互协调、和谐结为一体的问题。因此,施教于美立美造人的过程既指融德育为心灵之美,融智育为灵活之美,融体育为健壮之美,融劳动为创造之美的单项教育过程,亦指由德、智、体、美、劳诸育相互渗透和交融所呈现出来的完美、统一的教育过程。教育过程的这种审美价值,决定了要将审美教育的手段广泛地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并贯穿于教育过程之始终,使教育合乎善的内容和美的形式而成为美的对象。近些年来,上海市香山中学围绕立美教育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值得其他学校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育人始于立美,此之谓施教于美立美造人。施教于美立美造人,即学校根据其特定的培养目标,按照美的规律使学习者得以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在教育实践中,不仅德、智、体、美、劳各类教育过程所建立的教育形式会碰到一个美不美的问题,而且诸育之间亦有一个能不能相互协调、和谐结为一体的问题。因此,施教于美立美造人的过程既指融德育为心灵之美,融智育为灵活之美,融体育为健壮之美,融劳动为创造之美的单项教育过程,亦指由德、智、体、美、劳诸育相互渗透和交融所呈现出来的完美、统一的教育过程。教育过程的这种审美价值,决定了要将审美教育的手段广泛地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并贯穿于教育过程之始终,使教育合乎善的内容和美的形式而成为美的对象。近些年来,上海市香山中学围绕立美教育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值得其他学校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刘翠红 《学前教育》2014,(11):54-55
“立美教育”是明天幼稚集团的核心教育理念,每个园如何结合自己园的实际情况,打造自己独具特色的“立美教育”,是每个园所发展必须要回答的问题。经过全园的实践摸索,我们提出了“艺术立美,和谐育人”的园本教育理念:“艺术立美”是过程,是指办园过程中优质的管理与教育;“和谐育人”是结果,是指幼儿的发展、教师的成长与园所的提升。这一理念的提出,成为幼儿园发展的导航图,它指引着幼儿园管理、教育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塑造人的神圣而伟大的社会活动,而人又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无数教育实践证明,青少年的心灵需要美来滋润,青少年的人格需要美来铸造,青少年的智慧需要美来激发,一句话,青少年的全面素质需要在美的主旋律中培养起来。为此,教育教学活动需要遵循一个共同的原则:教育立美。所谓教育立美,就是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作指导,把美学原理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把我们的学校办成教者乐教、学者乐学的创新教育基地,按照美的规律把受教育者塑造成“追求美好人生、创造美好世界”的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那么,在我们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7,(59):173-174
审美是认识美的前提,立美是塑造美的关键,立美教育是审美基础上按照美的目的和规律、全面育人的社会行为。立美教育观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彰显美育价值和意义的重要举措。实现大学生的立美教育,主要通过采取具体的外部措施和抽象的内在方法相结合的路径,共同建构完善的立美教育理论体系,从而推动立美教育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月红 《学前教育》2014,(10):53-56
“立美教育”是北京明天幼稚集团最根本的教育理论体系。1995年3月,中国第一家公办幼儿教育集团——北京明天幼稚集团成立。甫一创立,就提出了“立美教育”,即从根本上提高儿童心理品质、生理素质以及社会文化素质,培育幼儿健全人格的教育。明天幼稚集团历经19年的发展,始终把立美教育作为贯彻《规程》《纲要》和《指南》的载体,在倡导“启蒙明天,播种未来,涂人生最佳底色”教育宗旨的基础上,以“立美”贯穿幼儿园教育教学全过程:环境立美,以情至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