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吴柳 《大观周刊》2011,(5):36-37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从肯德基苏丹红、中国乳业三聚氰胺事件、丰田广告门、汽车召回门事件等一系列危机事件在网上被热议,我们可以发现,在当今时代,随着网络技术革新,网络社区公共自由意见市场的形成,社区论坛成员发帖、顶贴、转帖模式下的高效传播使得区域性、局部性危机事件迅速蔓延,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危机蝻许击力和影响力;另外,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对企业的管理、产品、服务等也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一旦危机发生,公众的质疑聚集成焦点。这时,研究危机事件在网络社区时代的发展规律,如何通过有效的危机公关,维护和重塑企业和品牌形象,转“危”为“机”,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尚艳 《今传媒》2012,(3):103-104
"郭美美"事件发轫于微博,在网络上引发了强烈的反对红十字会的网络舆论。经过传统媒体对事件的报道,这股网络舆论蔓延至社会现实,引发了全国对红十字会的质疑和对我国慈善事业整体的否定,这种社会危机源于对网络舆论引导的不及时。面对网络舆论,传统媒体只做到对其的关注报道,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介入机制,引导网络舆论健康发展,进而产生积极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3.
网络时代,政府危机传播面临着特别复杂的媒介环境。本文分析了政府危机传播的网络语境、网络议程设置者、网络议程对政府危机传播的影响等问题,并提出了几点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网络时代,政府危机传播面临着特别复杂的媒介环境.本文分析了政府危机传播的网络语境、网络议程设置者、网络议程对政府危机传播的影响等问题,并提出了几点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将人类社会几千年形成的众多清规戒律一点点模糊:简言之:等级体系被模糊,媒介型态被模糊,国籍时空被模糊,人的社会角色被模糊,属地威权被模糊,传者与受众被模糊,体制内外上下左右关系被模糊。有句名言:“在网络里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相对的另一句话:“你也不知道在网络对面坐的是不是一头猪!”这种因网络模糊了高级动物与一般动物的区别,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6.
危机信息传播管理是政府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互联网、3G手机等新型传播工具的出现,网络社会的形成,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渠道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大,危机信息传播管理已成为政府危机管理成败的关键。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为了稳定社会,担心因危机信息的扩散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危机处理成本的大幅提  相似文献   

7.
网络社群在危机信息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平台与渠道作用,危机事件被迅速和广泛地传播,影响被成倍放大.影响网络社群危机信息传播的因素很多:危机事件类型及其与人们切身利益的相关度、危机信息的不确定性、网络社群的人群结构及信息结构特征、网络社群群体的行为及认知等.分析识别这些影响因素,可为危机信息决策者制定危机信息传播的应对决策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8.
一个幽灵,互联网的幽灵在地球飘荡,将人类社会几千年形成的众多清规戒律一点点模糊。简言之,等级体系被模糊,媒介形态被模糊,国籍时空被模糊,人的社会角色被模糊,属地威权被模糊,传者与受众身份被模糊,体制内外上下左右关系被模糊。有一名言:“在网络里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l”相对的另一句话:“你也不知道在网络对面的是不是一只猪!”这种因网络而产生的模糊,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9.
网络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使得社会道德面临新的选择与挑战。在明晰网络道德与网络道德危机的基础上,指出网络环境中网络道德危机的表现形式,从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及关联关系对网络道德危机的致因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开展网络道德危机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厉国刚 《新闻世界》2013,(8):170-171
当传谣和辟谣两种力量在微博空间博弈时,网络发言人应当及时发出自己的声音。网络发言人需要扮演好信息发布者、谣言监控者、危机公关者、舆论引导者等多种角色。与此同时,应该从多个方面着手构建有效的网络发言人制度,使其发挥积极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贺倩 《报刊之友》2014,(2):30-31
将熵概念引入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研究中,引申出舆情熵的概念,并从熵增定律出发具体剖析高校网络舆情危机。舆情熵增过程就是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形成过程,重点从学生、网络和管理三方面分析舆情熵增的来源。因此,采取负熵、反熵的措施来防止和降低舆情熵值,是高校防范和处理网络舆情危机的最佳方法。负熵探讨如何组建舆情信息管理部门、培养管理人员、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为高校网络设立舆情防火墙;而反熵则从事实和价值两个层面讨论处理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传播迅速、扩散性强、互动性强、难以控制、意见领袖作用明显、容易出现极化现象和与社会问题紧密相关等特点.网络群体性事件一般经历孕育、扩散、高潮和解决四个阶段,谣言对事件进程有着重要影响.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形成开放性对话机制、进行危机议题管理和信息发布等是政府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微博的信息传播首先体现在由头信息的围观速度化,形成舆论势力;而微博的媒体性和微博客身份的多元化,舆论焦点易走进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和事件相关人的关注范围,促成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实际解决;最后在微博的娱乐化传播中,权威遭到消解,事件的严肃性也被削弱,淡出公众的焦点视野。值得注意的是,微博的危机传播可能导致危机恶化,扰乱社会秩序和网络运营,应加强舆论引导和自媒体的新闻素质。  相似文献   

14.
王莉 《新闻三昧》2008,(1):93-96
2007年是中国网络舆论非常活跃的一年,互联网正在成为舆论形成的新型重要大众媒介,也成为民意表达的新的重要平台。网络舆论对民众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的解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细数这一年每一桩大的网络事件,如重庆钉子户吴苹夫妇誓死捍卫合法物权坚守“孤岛”、山西黑砖窑曝光、网民质疑华南虎真伪等等,无不因有全国众多网民积极参与其中,发表各种言论,  相似文献   

15.
将"香农-韦弗"信息传播模式理论与网上公共危机的形成相结合,分析网上公共危机形成过程,即危机信息的网络传播与扩散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网上公共危机综合防范架构体系,即政府是危机防范的主体,网民的防范意识是基础,信息技术的运用是核心,意见领袖的引导是关键,非政府组织是支撑,依法科学行政是前提。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揭示网络环境中浙江省不同社会阶层危机传播的规律,分析相关数据,辨析其中原因,以利于相关部门的危机管理。  相似文献   

17.
2011年6月,"郭美美事件"把红十字会推到了慈善丑闻的风口浪尖;2013年4月芦山地震,红会再一次失掉了公众的信任。面对公众质疑,如何利用危机重塑公信力,是红会当前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而在众多解决途径中,网络舆情利用其在公共领域中的监督作用,为红会提供了一条合理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借助网络平台,网络质疑成为舆论监督的新形态,很多网络质疑现象也在网络流行用语中得到体现。本文以2009年至2013年这五年的十大网络流行用语为例,浅析网络质疑现象得到扩散的原因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网络质疑现象,并探讨如何培育网络社会健康心态。  相似文献   

19.
谢金林在《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撰文认为,网络舆论危机是网络社会政府经常遭遇的一种危机,如何对其进行治理,将是网络时代政府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新时期政府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网络舆论危机事件使政府在网络民意的强大压力下不得不介入公共事件的解决。政府网络舆论危机治理的逻辑起点和归宿是社会发展的有序性和对群体利益的维护。本文就钱云会事件探讨网络危机治理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0.
网络信息生态环境的危机与保护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危机产生的表因是人们对网络的滥用与误用,内因是网络固有的开放性特征和网络主体伦理道德力量的不足,网络信息生态环境的保护要综合采用法律、技术和伦理等多种手段,同时也要为多元文化营造平等的交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